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79

发布时间:2023-08-01 23:24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人类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知识、科技、教育等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新的形势,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更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参与到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改革方向

B:新时期高等教育应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C:知识经济时代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D: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提高自身质量及改革的迫切性,并以两个“更”字指明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对此概括最恰当的只有A,其他三项均非文段主旨所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2、【言语理解】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____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________,越是______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论 错误 严谨

B:异议 弱点 复杂

C:偏差 瑕疵 前沿

D:意见 局限 真实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甚至错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须与“错误”构成递进关系,即与“错误”意思相近,但语义程度稍浅。四个选项中只有“偏差”符合要求。
第二空,“弱点”一般用来形容人或物,不适合用来形容“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排除B。
第三空,“越是严谨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不合逻辑,排除A。“科学研究”没有真实不真实之说,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3、【言语理解】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作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

B:建设美丽乡村要符合乡村的发展规律

C: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

D:建设美丽乡村是要考虑城乡差别化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可知,C项与文意相悖,故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对城市建设焕然一新的追求,不仅会使城市记忆受到损坏甚至毁灭,也是对城市中人的生活情感的________。城市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风格和人文环境,被当作了“过时”的东西予以________或抛弃,城市记忆也因此没有了依托对象,公众的情感认同无法被唤起,在心灵上就会出现________的不安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视 改造 居无定所

B:淡忘 分解 无依无靠

C:漠然 整饬 孤苦伶仃

D:亵渎 批判 举目无亲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亵渎”的词义过重,与文段整体语境不符,排除D。
第二空,“整饬”意为整顿使有条理,不适用于“过时”的东西,排除C。
第三空,“居无定所”侧重居住状态不安定。“无依无靠”侧重孤苦无依靠。填入词语应能表示城市过度求新后心灵无所依托的不安状态,“居无定所”更贴切。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5、【言语理解】①杭州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各有关部门仍要________为之。
②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必须加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________。
③形势发展非常快,________使许多人出乎意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勉力 沟通 以至

B:勉励 沟通 以致

C:勉力 勾通 以致

D:勉励 勾通 以至

正确答案:A

解析:①句,“勉力”指努力,尽力。“勉励”指劝人努力,鼓励。由句意可知,应用“勉力”。排除B、D。
②句,“沟通”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勾通”指勾结串通,贬义词,明显不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有学者认为,应该将个人数据信息作为公共物品来规制,对个人数据信息使用进行治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专门机构,进而治理的法律性质应该是公法而不是私法,进而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而促进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由共享。这种治理方式并不影响和损害已经存在的私权例如隐私权和其他财产权等。
这段论述中未涉及的一项是:

A: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措施程序

B: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法制属性

C: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意义目的

D:个人数据信息治理的行政主体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措施程序”文段未涉及。
B项,由“治理的法律性质应该是公法而不是私法”可推出。
C项,由“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而促进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由共享”可推出。
D项,由“治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专门机构”可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7、【言语理解】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上述语句的语病为:

A:成分残缺

B:表意不明

C:结构混乱

D:搭配不当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句子前后陈述对象不一致,句子前半部分的陈述对象为“七彩瀑布群”,后半部分的陈述对象为“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导致结构混乱。该句可改为“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这一旷世奇观是由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8、【言语理解】①将会造成时间上的错位,舍近求远
②靠单纯大力发展新能源,远水解不了近渴
③如果忽视了这点,而盲目发展可再生资源的“装机容量”
④目前而言,最需要重点对待的是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合理利用
⑤但是可再生能源(含水能)产量只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约占全部能耗的13%
⑥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国总耗能约达45亿吨标准煤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①③④⑤

B:⑥⑤②④③①

C:④⑥①⑤②③

D:④③①⑥②⑤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⑤、⑥构成转折,且两句中数据存在比例关系,故这两句应排在一起,且顺序为⑥⑤。由此可快速得出答案为B。代入验证,其顺序恰当。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9、【言语理解】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实际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B: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的沙尘卷起,使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C:沙尘暴这种天气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与人类活动无关

D:沙尘暴就是在人类因素的干扰下产生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对特定概念的解释,需首先抓住该概念的本质属性。沙尘暴的本质是一种天气现象。四个选项中体现了这一点的只有B,再对比可知B项表述与文段内容相符合,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10、【言语理解】医学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危,对于      社会的治安有重要作用,加上儒家思想认为,医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所以也受到历代政府和知识分子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维护 重视

B:保持 推崇

C:维持 支持

D:保障 肯定

正确答案:A

解析:词语习惯性搭配在选词填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题干中两个词都属于习惯性搭配,维护——治安,受到——重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