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78

发布时间:2023-08-01 19:3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继承了危险的包袱,形成对侵略的嗜好和媚上仇外的习性,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很不利的。但是我们也学会了同情别人、热爱子孙后代、渴望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些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有力武器。人类本性中的哪一方占上风尚无定论,尤其是当我们的眼光、理解力和思想境界只局限于地球时,就更没有定论了。然而,宇宙的无穷奥秘,还要靠我们去发掘,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就无所谓国界。假如地球是一个脆弱的蓝色发光体,在群星的辉映下变成一个不显眼的光点,那么种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就难以维持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恶的本性会阻碍人类的发展

B:宇宙视野能使我们的心胸开阔

C:向外太空扩张将使人的本性不再重要

D:回顾历史有助于人类获取更广阔的视野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说人类的本性中有侵略、仇外的恶,也有同情别人、热爱子孙等的善,当我们的视野局限在地球时,具体哪一方占上风没有定论;但当我们的视野扩大到宇宙时,种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就难以维持了。可见,文段意在说明宇宙视野有助于我们开阔心胸。B项与此表述一致。A项是文段的论述内容,非重点。C项表述不当,“宇宙视野”不等于“向外太空扩张”。D项“回顾历史”无中生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

2、【言语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世界经济”。C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不如D项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3、【言语理解】下列诗句蕴涵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的是:

A: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

B: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出自郑板桥《竹石画》,意思是自己画了四十年竹子,白天作画,晚上思考,终于悟出去掉繁杂提炼精髓才能画成功的道理,才能在十分的熟练中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新风貌。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项是江泽民为雾凇奇景所题的诗。前两句在介绍雾凇的美妙景致,后两句主要阐述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经历艰辛才能生成。此项蕴含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C项出自苏轼《琴师》,意思是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直接听到乐声呢?意在说明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动听的乐声,需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项出自杜荀鹤《小松》,意思是小松刚出土很小,被埋没在周围的深草里,但它并不示弱,一个劲地往上长,高出了蓬蒿的高度。当时人们不识得小松,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知道它高。体现的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4、【言语理解】测谎的基本原理是:欺骗的人会紧张,以致呼吸、脉搏加快和血压升高。测谎专家因而声称,只要操作、解析得当,测谎仪能够有效发现说谎者,结果是________的。反对者则认为,一个________且擅长控制情绪的人是可以对付测谎仪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人与机器,而是测谎者与被测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见多识广 博弈

B:科学 不露声色 抗衡

C:可靠 有备而来 较量

D:准确 从容不迫 对决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反对者认为结果不可信可知,测谎专家认为测谎仪的结果是可信的。“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科学”指合乎科学精神或方法,二者均无“可信”之意,排除A、B。第二空,“从容不迫”指沉着镇定不慌张,强调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擅长控制情绪”语义重复,排除D。验证第三空,“较量”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34题

5、【言语理解】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班长关心我们,不让我们再加班了。我们再三恳求,终于答应了。

B: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

C: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编的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行世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于计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群。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偷换主语,“答应”的主语应是“班长”,而不是“我们”,可改为“他终于答应了”;B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有好的学习方法”;D项语义重复,“广大”与“群”不能同时使用,可删除“群”。C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6、【言语理解】瓦盆,是旧时常见的日用品,因为烧制时要将大小瓦盆一套一套摞起来,运输和店家卖时也是一套一套摞着,故而有句歇后语,说某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是“卖瓦盆的出身——一套一套的”。“卖瓦盆”式的干部并不少见,这些人说起话来________,讲起道理________。表面看很热闹,但仔细想想都是一些喊口号、使虚劲的嘴上功夫,根本就是“假大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舌灿莲花 闻一知十

B: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C:妙语连珠 声情并茂

D:口若悬河 引经据典

正确答案:D

解析:从第二空入手,所填词语用来形容有些干部讲道理一套一套的,却都是在喊口号。“闻一知十”指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两者填入均与语境不符,排除A、B。“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与“喊口号”不能构成呼应,排除C。验证第一空,“口若悬河”指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对应前文“滔滔不绝”和关于瓦盆的歇后语可知,“口若悬河”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2题

7、【言语理解】理解视知觉工作机制的传统观点可追溯至16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认为,大脑会首先构建一个外部世界的镜像模型,之后在大脑内,我们像看电影一样观察这个世界。据此观点,倒置眼镜会使内在的镜像模型也发生倒置,大脑根据这个倒置的镜像产生视知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解释,德根纳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实验进行到第30天时体验到的视觉现象使他彻底站到了笛卡尔镜像论的对立面。
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视知觉的工作机制

B:德根纳的实验结果

C:倒置眼镜的工作原理

D:笛卡尔镜像论的缺陷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介绍笛卡尔关于视知觉工作机制的观点;接着以“但是”转折,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观点,并引出德根纳的实验及观点。按照一般行文逻辑,文段接下来最可能承接尾句介绍德根纳的实验结果。B项与此相符,当选。
A项“视知觉的工作机制”、C项“倒置眼镜”、D项“笛卡尔镜像论”均为前文信息,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8、【言语理解】和西方的《荷马史诗》《圣经》一样,中国历史上早期的一些典籍获得了备受________的地位。当然,这些典籍之后无一例外地经受了历史时代的文本筛选、价值________的复杂过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尊崇 阐释

B:膜拜 诠释

C:拥戴 注释

D:青睐 解释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文段以西方的《荷马史诗》《圣经》类比中国早期的一些典籍在中国的地位。“膜拜”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多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不能描述对“典籍”的态度,且与“备受”搭配不当,排除B。“青睐”意为喜爱,程度过轻,且不能描述“地位”,排除D。
第二空,“阐释”意为解释说明,“注释”多指对文本的解释,对“价值”的阐发说明,选“阐释”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5题

9、【言语理解】以经典重生为主线的怀旧音乐综艺扎堆亮相,让很多人在歌声中回忆往昔,也让部分年轻观众初听老歌惊为天人,从此进入到听歌的“考古”岁月。如今的年轻人成长在网络时代,在海量歌单的冲击下,唱片和专辑对不少年轻歌迷来说已经是很陌生的概念。在此情况下,经典老歌通过怀旧音乐综艺重新进入大众曲库,让不少年轻人开始追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歌曲。这几年,经典的滚石、宝丽金时代的老歌,越来越被年轻歌迷所认识和了解。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经典老歌越来越被年轻歌迷所认识了解

B:怀旧音乐综艺进入听歌的“考古”岁月

C:年轻歌迷追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曲

D:唱片和专辑对于年轻歌迷来说非常陌生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怀旧音乐综艺扎堆让部分年轻观众进入听歌的“考古”岁月;然后说明经典老歌通过怀旧音乐综艺重新进入大众曲库,越来越被年轻歌迷所认识和了解。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经典老歌被年轻歌迷所认识了解这一现象,A项概括准确,当选。
B项未提到年轻歌迷这一对象,排除。
C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缩小了范围,文段说的是“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歌曲”。
D项偏离主题,未提到年轻歌迷对经典老歌的“考古”这一现象,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大家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眼光都被那些肉眼可见的植物所吸引了,完全忘记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其实是属于微生物的,而且它们的作用要比动植物大得多。举例来说,海洋吸收了大气中至少一半的二氧化碳,这一吸收过程非常复杂,有大量微生物的参与,但人类对它们情况了解得极少,因此也就很难预测它们会对气候变化做出怎样的反应。幸运的是,随着DNA测序技术的改进,科学家们终于开始进入这个神秘的微观世界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DNA测序技术在微生物观测中的应用

B:微生物在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的作用

C:对生物多样性的重新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D:微生物的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尾句提到DNA测序技术的改进帮助科学家进一步进入微观世界,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具体介绍“DNA测序技术”如何帮助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即“DNA测序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B、C、D三项与末句话题无法衔接。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