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2277

发布时间:2023-08-01 16:55     浏览量:16

1、【判断推理】农业资源:指可供农业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下列不属于农业资源的是:

A:重庆市植物资源有4000多种,其中有维管植物2000多种,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稀树草丛等五种主要植被类型,其中亚热带绿阔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

B:烟叶是河南省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类经济作物,总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

C:杭州市西湖区著名的特色产品有西湖龙井茶、九曲红梅、西湖莼菜三大传统拳头产品

D:广西柳州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起日用化工、造纸、制糖、卷烟、纺织、制药等产业以及建材、化工、电工设备制造一批基础产业

正确答案:D

解析:农业资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供农业利用。D项所列产业不都符合该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A: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B: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C: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D: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正确答案:C

解析:生态入侵的定义要点:①把某种生物带入;②生物种群不断扩大;③危害当地的生产与生活;④改变生态环境。
A项,放射性核素泄露使得某物种发生变异,即该物种是当地原本就有的,并非外来的,不符合要点①。
B项,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并未体现改变生态环境,不符合要点④。
C项,南美洲凤眼莲被我国引进体现了要点①,凤眼莲疯狂蔓延体现了要点②,云南滇池鱼虾绝迹体现了要点③④,属于生态入侵。
D项,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并未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

道教:基督教:基督新教

A:

软件:程序:游戏

B:

怀表:手表:电子表

C:

淡水湖:咸水湖:死海

D:

含羞草:茉莉花:玫瑰花

正确答案:C

解析:

道教与基督教是并列关系,基督新教属于基督教。

A项,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怀表和手表是并列关系,但手表与电子表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淡水湖与咸水湖是并列关系,死海属于咸水湖,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含羞草、茉莉花、玫瑰花三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2题

4、【判断推理】传统逻辑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基本规律之一,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也是思维的规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
据此定义,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排中律定义的关键信息: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
A项,除了输赢,还可以是打平手的中间状态,并未违反排中律。
B项,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还可以学其他专业,并未违反排中律。
C项,除了输赢,还可以是打平手的中间状态,并未违反排中律。
D项,正义与非正义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3题

5、【判断推理】

塑料:容器


A:

石灰:水泥


B:

陶瓷:餐具


C:

桥墩:桥梁


D:

木材:木头


正确答案:B

解析:

塑料可以是制作容器的原材料。

A项,石灰和水泥都是无机胶凝材料,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陶瓷可以是制作餐具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桥墩是桥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头是木材和木料的统称,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6、【判断推理】

形成权是指依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行使形成权的是:


A:

甲追回六岁儿子给网络主播的打赏

B:

甲按照合同约定从乙处采购一批手机

C:

甲因乙违约,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解除合同

D:

甲因乙婚前未告知其有重大疾病而请求撤销婚姻

正确答案:B

解析:

形成权的定义要点:①依权利人一方的意思;②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A项,甲追回六岁儿子给网络主播的打赏,是依甲这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符合定义。

B项,甲按照合同约定从乙处采购一批手机,甲、乙双方订立了合同,并非依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不符合要点①。

C项,甲因乙违约,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解除合同,是依甲这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符合定义。

D项,甲因乙婚前未告知其有重大疾病而请求撤销婚姻,是依甲这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83题

7、【判断推理】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这些“熊家长”对“熊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娇惯,这使得“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容易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当“熊孩子”有些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时,“熊家长”也会以“他还是个孩子”来护短辩解,要求原谅。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

A:“熊孩子”犯错误不是故意的

B:只要是孩子就难免犯错

C:“熊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好孩子

D:孩子犯错误应当被原谅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熊家长”以“他还是个孩子”来护短辩解。题干论点:“熊家长”要求他人原谅“熊孩子”。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跳跃,需要在“孩子”和“原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熊孩子”不是故意犯错的,“熊孩子”是否有意犯错与是否应该被“原谅”并无必然联系,不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排除。
B项,指出是孩子就难免犯错,与是否应该被“原谅”并无必然联系,不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排除。
C项,指出“熊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好孩子,与是否应该被“原谅”并无必然联系,不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排除。
D项,指出孩子犯错应该被原谅,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93题

8、【判断推理】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有的人害怕胆固醇高,不敢吃蛋黄。近期一篇涉及50万中国人、随访时长近9年的研究报告提出,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那些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6%,相应的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8%。考虑到脑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研究者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A:来自日本的一项涉及4万人的追踪研究中,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不吃鸡蛋的人,全因死亡率低了30%

B:鸡蛋的营养十分丰富,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较高

C:食物摄入胆固醇并不等于血胆固醇水平,且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D:每天吃鸡蛋的人,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都更高,饮食更加健康,生活更自律,更有可能补充维生素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题干论据: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那些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6%,相应的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8%。
A项,通过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吃鸡蛋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未表明是否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无法加强题干观点,排除。
B项,指出鸡蛋的营养丰富,但与题干主要论证的心血管健康无关,排除。
C项,表明鸡蛋中的卵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的沉积,从而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通过解释吃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原因,有力地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每天吃鸡蛋的人教育水平和收入较高,饮食更健康,因此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低,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9、【判断推理】

黑洞其实并不“黑”,它会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极其微弱的光(电磁波),这种光被称为“霍金辐射”。因为“霍金辐射”会释放出能量,所以,黑洞会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黑洞蒸发)。有科学家认为,“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也就是说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

以下说法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观点的是:

A:

黑洞的表面就像“全息图的底片”,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

B:

根据量子物理学的信息守恒定律,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

C:

任何携带信息的物质被黑洞吞噬后,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

D:

黑洞引力极强,任何物质被它吞噬都无法逃逸,连光也不能幸免,因此无法确认被吞噬的物体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

科学家的观点:“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

A项,指出黑洞的表面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说明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并不会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观点。

B项,指出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说明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不会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观点。

C项,指出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而黑洞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的电磁波被称为“霍金辐射”,因此“霍金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支持了科学家的观点。

D项,指出无法确认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说明并不能确定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是否会消失,不能支持科学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8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8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

10、【判断推理】执行回转:指执行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执行人员采取措施,将被执行人的财产恢复到执行前的状况。
下列属于执行回转的是:

A:人民法院制作的先予执行的裁定,在执行完毕后,被本院的生效判决或者二审法院的终审判决所撤销,因先予执行而取得财物的一方当事人应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

B: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C: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

D: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正确答案:A

解析:执行回转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执行完毕后。B、C、D三项都不符合这一关键信息,只有A项符合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