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76

发布时间:2023-08-01 15:5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为我们      了气候变化将会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概括

B:描述

C:记录

D:记述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在“后果”一词,从题意看,其表示的是将来可能会发生的某种结果,与“后果”搭配,“概括”、“记录”、“记述”这三个词都不合适。“记录”和“记述”针对的都是已经发生的某种事实。“概括”一词用来表示对事物某种特点的宏观的归纳总结。在所有选项中,只有“描述”一词与“后果”搭配最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油菜花遍地的金黄色,虽然没有红色的浓艳,没有绿色的________,但却开出了一种________的风格,花香之中让我嗅出了亲切的乡土气息,倍加增添了一种________的思念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隆重 朴素 强烈

B:

庄重 淳朴 热烈

C:

沉重 娇艳 深沉

D:

厚重 朴实 浓郁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可由第一空入手破题。“隆重”“庄重”多用于形容场面的庄严,不能用于形容颜色的性状,排除A、B。文段基调朴实平和,“沉重”与文段基调不符,排除C。“朴实的风格”符合文段对油菜花的定位,“浓郁的思念之情”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3、【言语理解】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允许体罚的,或者说中国有了体罚的“传统”,民间就流传着“鞭子底下出好人”的俗话。这是专制社会教育现象,至今仍然贻害无穷。这也是在当今尊重人权的民主社会里,体罚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教师允不允许体罚学生?这不是一个到现在还需争议的话题。
符合文义的观点是:

A:我国有体罚的“传统”

B:鞭子底下出优秀学生

C:是否允许教师体罚学生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D:中国的教育允许体罚

正确答案:A

解析:从全文的基调看,作者对体罚是持反对态度的,因此B项“鞭子底下出优秀学生”的说法根本不成立,排除。最后一句“教师允不允许体罚学生?这不是一个到现在还需争议的话题。”说明关于教师体罚学生这一问题已不是争议性的问题,由此C项不合文意。由“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允许体罚的”可知,D项的“中国的教育允许体罚”扩大了范围,不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教育机会平等权问题,源自城市化。加强对我国教育机会平等权的保护,________已不在上不起学的问题,而在于如何配置相对缺乏的教育资源,使其更加________,从而克服城市化带来的弊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点 平均化

B:重心 平等化

C:本质 均衡化

D:关键 均等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文段讨论的是我国教育机会平等权保护的核心内容,据此排除C项的“本质”。
第二空,对相对缺乏的教育资源进行配置,一刀切式的“平均化”处理是不恰当的,排除A。此处是对如何落实“教育机会平等权”的解释,再用“平等化”表达不妥,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7题

5、【言语理解】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屡有发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可否认,法律层面的规定,避免了高空坠物发生后出现索赔难的情形,确保了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然而,侵权责任法律的规定,明显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只有发生侵害行为后,法律才会介入。那么,当侵权行为发生后,伤害或死亡悲剧已经发生,根本无法实现亡羊补牢的效果。因此,如何强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让法律成为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的主旨无关的是:

A:强化立法源头设计,有效避免高空坠物

B:高空坠物侵权法律责任规定还不够完善

C:有关高空坠物的法律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D:筑安全防护网,让法律成为“事前诸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因果结构,“因此”后句子为文段主旨句,即文段强调的是“强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A项的“源头设计,有效避免高空坠物”、C项的“滞后性”、D项的“事前诸葛”均与此有关,排除。B项说的是侵权法律责任不够完善,与文段强调“法律前置”的主旨不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6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8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9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5题

6、【言语理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文字中的“在那里”指代的是:

A: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B: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C:这样一个联合体

D: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中的“在那里”指代的是前面的内容,A、B两项属于后面的内容,故排除;再根据就近原则,可知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每次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________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________了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声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________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魂牵梦绕 涵养 夹杂

B:心驰神往 滋养 错杂

C:流连忘返 浸润 掺杂

D:铭心刻骨 滋润 混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铭心刻骨”形容记忆极深,永远难忘,用在此处形容作者对浯台的喜爱,语义程度过重,排除D。
第二空,“涵养”指滋润、养育,一般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或涵养水源,不能用于琴声,排除A。“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浸润”指沾濡滋润,浸染熏陶。二者填入能够体现山水与琴声的融洽关系。
第三空,“错杂”指两种以上的东西夹杂在一起。“掺杂”指混杂。“错杂”侧重于“错”,强调交错、杂乱。“掺杂”侧重于“掺”,强调混杂。此处用来形容琴声中带有沉重之感,“掺杂”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38题

8、【言语理解】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大至关重要的功能:促进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凡是中小企业发达的社会,收入分配就比较公平,否则,收入差距会很大。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发达的城市,中产阶层庞大,社会稳定;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的城市,中产阶层比较弱小,社会分化、不稳定。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中小企业不发达的城市更可能出现社会动荡

B:大型企业发达的城市,中产阶层往往力量薄弱

C:壮大中产阶层有利于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

D:发展中小企业是降低失业率的根本途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可由末句“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的城市……社会分化、不稳定”得出。
B项,文段主要讲的是中小企业发达与否,对社会和城市的重要影响,“大型企业发达的城市”的情况文段未涉及,无中生有。
C项“中产阶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文段未涉及,排除。
D项的“根本途径”无法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虚拟经济是人类参与投机买卖,单纯期望商品(物质或物品)价格上涨而获得不涉及任何物质转化之经济活动,严格地说,一切虚拟经济活动乃是因为交易费用或信息费用或信息不对称而起。从降低交易费用、或信息费用、或减少不对称信息角度看,虚拟经济活动极大促进其真实活动,参与价值制造。
本段文字描述的“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的根本差异是:

A:虚拟的

B:不涉及物质转化

C:单纯期望商品价格上涨而获利

D:不参与价值制造

正确答案:B

解析:从文中首句关于虚拟经济的定义可知,A、D不正确,它们不是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的根本差异。虚拟经济单纯期望商品(物质或物品)价格上涨,不能说明真实经济不期望商品价格上涨,所以这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而虚拟经济不涉及任何物质转化,真实经济涉及物质转化,所以“物质转化”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唯意志论”者固然________,只追求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________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步维艰 留存

B:踌躇满志 保留

C:进退维谷 铺陈

D:瞻前顾后 增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同样”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一个与“苍白无力”语义相近的成语。“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非常不容易;“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进退维谷”指进退两难;“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举步维艰”与“苍白无力”意思最接近,填入符合“唯意志论”者人生不容易、苍白无力的语境。因此排除B、C、D。第二空,“留存”指保存,填入也符合题干强调不要丢掉理想的语境。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3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