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硝石:加拿大
B:磷矿:摩洛哥
C:铜矿:智利、秘鲁
D:金矿:南非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对应错误。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二位,铜、铁、铅、钾、硫磺、钴、铬、钼及鱼类等产量相当丰富。硝石的主要产地为智利。
B项对应正确。摩洛哥主要经济部门是磷矿、旅游业和渔业。
C项对应正确。世界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
D项对应正确。南非兰德金矿区为世界最大的金矿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2、【常识判断】下列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正确的是:
A:涿鹿之战:草木皆兵
B:牧野之战:阵前倒戈
C:长勺之战:投鞭断流
D:马陵之战:破釜沉舟
正确答案:B
解析:涿鹿之战是距今大约65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东方的蚩尤部族所进行的一场大战。而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A项错误。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商军阵前倒戈,B项正确。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而投鞭断流出自淝水之战,C项错误。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而“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战役。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3题
3、【常识判断】下列情形符合史实的是:
A:西汉时,钦天监的人用地动仪测地震方位
B:班固将靖康之耻写入《后汉书》中,警惕后人
C:西晋某文人在宴会上朗诵《兰亭集序》
D:唐太宗时期,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日夜苦读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传闻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西汉时期的人们不可能使用地动仪。B项错误。班固是东汉史学家,其写作的史书是《汉书》;《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历史,是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范晔所著。“靖康之耻”是指导致北宋灭亡、举国南迁的靖康之变,不是汉代历史。C项错误。《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著。西晋先于东晋。D项正确。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符合史实。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A:供给减少
B:供给增长
C:需求减少
D:需求增长
正确答案:D
解析: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这时成本增加,商品价格上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购买力下降,需求下降。如果此时没有刺激需求增长的措施,则经济萧条;如果需求增加则可以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许多成语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卧薪尝胆
B:退避三舍
C:秦晋之好
D:负荆请罪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卧薪尝胆”典故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
B项错误。“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发生的故事。
C项错误。“秦晋之好”是说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并且相互扶持,相继出现了秦穆公和晋文公两代霸主。
D项正确。“负荆请罪”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的一段故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黄河是我国境内的第二长河。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有:
A:黄河河套地区有时会发生凌汛
B:银川和济南都是其流经的省会城市
C:其主要支流包括汾河、渭河等
D: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凌汛是下游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凌汛常在黄河出现。黄河河套地区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最低温小于0 ℃,河流有结冰期,每年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河流上游段有大量浮冰流下,下游段仍然封河,形成冰坝,导致河水泛滥,形成凌汛。
B项说法正确。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最后流入渤海。黄河干流流经的省会城市有兰州、银川、郑州、济南。
C项说法正确。黄河的主要支流包括汾河、洮河、渭河、洛河等。
D项说法错误。黄河壶口瀑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其并非位于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处。
故本题选ABC。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2题
7、【常识判断】在铅笔上,常常印着“6B”“4H”或者“HB”的字样,这些字样代表着铅笔的软硬。“B”代表软,“H”代表硬,前边的阿拉伯数字代表软硬的程度,“HB”则代表软硬适中。如果你要选择铅笔分别用来画画、写字、制图,相应选择的铅笔类型分别为:
A:6H 4B HB
B:HB 6H 4B
C:4B HB 6H
D:HB 4B 6H
正确答案:C
解析:在铅笔的笔杆上通常都有硬度标志,H表示硬质铅笔,前面的数字越大硬度越大,制图适用硬度较大的铅笔;B表示软质铅笔,前面的数字越大笔芯越软,绘画适用较软的铅笔;HB则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适合日常书写之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8、【常识判断】下列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执法必严,执法必公
B: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法律具有强制性
C: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依法治国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答案:B
解析:“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出自《管子·版法解》,指凡有关法度之事,掌握起来不能不公正。拿捏不公正,则判断不公正;判断不公正,则治事不完全合乎事理,办事不完全得当。即政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项说法正确。“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出自《管子·任法》,意思是“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现的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非法律具有强制性。B项说法错误。“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出自《管子·明法解》,是指治理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C项说法正确。“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出自《韩非子·有度》,是指惩罚过错,不避讳是否权贵大臣;奖赏善行,不遗漏普通百姓。即在运用过程中不因人的主观因素不同而发生变化,对任何人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摘自历史专题片中的解说词,内容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汉景帝时,刘濞等宗室诸侯王因不满中央政权削减封地,便起兵发动“七国之乱”
B:七七事变激起国人抗日救国的高潮,张、杨二将军为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兵变
C:嘉靖年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取得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D:项羽虽未称帝,在《史记》中,司马迁却将项羽列入“本纪”,并给予高度评价
正确答案:B
解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从时间来看,B项显然有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三叠纪——泥盆纪——侏罗纪——白垩纪
C: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五四青年运动
D:《论语》——《百年孤独》——《三国志》——《战争与和平》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南朝和北朝长期并存,若以北魏的建立来说,北朝时间排在前。
B项错误。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之下又可划分若干纪。泥盆纪属于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
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五四青年运动发生于1919年。
D项错误。《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描写19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于1967年首次出版。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