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46

发布时间:2023-07-28 3:19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人文关怀是儒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孟子曰“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也”,反映出“仁”的核心意义即自爱、爱人、互爱。儒家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爱互助,而晋商尤其注重行义举、做善事。他们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往往会以购义田、建学校、办赈灾等形式行义举、做善事,也会在灾荒时平价售粮或捐建粮库,还对当地官学、私学予以慷慨捐赠或不惜巨资办学兴教。从晋商乐善好施的种种行为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们经营理念中“仁”的存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晋商的财富观念秉承了儒学精神

B:仁爱是儒家的核心理念

C:回馈社会使财富更有意义

D:晋商对当地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关怀。然后指出晋商非常注重儒家思想中的互爱互助,其后具体列举了晋商行义举、做善事的事例。最后以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晋商经营理念中“仁”的存在作为结尾,由此可以推出晋商的财富观念秉承了儒学精神的结论,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两项脱离了文段的论述对象“晋商”。D项没有点出晋商与儒家精神的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2、【言语理解】凡是符合立案条件,并已办理立案手续的所有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理由外,均应当在人民法院决定立案的七日内在网上公示,同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和案件审理期限,便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防止拖延审限,提高司法效率。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怎样提高司法工作效率

B:加强立案公开制度的措施

C:案件审理期限的告知方式

D:司法工作怎样接受社会监督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说的是人民法院关于立案后相关事项的公开制度。A项的“提高司法工作效率”、D项的“司法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均属于过于宏大的论题,与文段仅涉及“立案公开”这一具体环节的论述不符,排除。C项“审理期限的告知”属于“立案公开”的其中一项内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7题

3、【言语理解】曹雪芹通过贾府的衣食住行把_________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屋一室,或雕梁画栋,或_________,或金碧辉煌,或简约古朴,相映成辉,相映成画;一餐一饮,精烹细作,食不厌精;_________,雀衣彩绣,美轮美奂。但仍然没有宴席上的浅斟深酌,更能体现出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没有比推杯换盏之时的琴歌酒赋更能体现出翰墨书香之族的风流雅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筚门闺窦 岸芷汀兰 一裙一裳

B:兰艾同焚 粉墙黛瓦 一丝一缕

C:钟鸣鼎食 曲径通幽 一衣一带

D:桑枢瓮牖 小桥流水 一鞋一袜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把……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可知,填入的词语应描述以贾府为代表的富贵人家的情形。“筚门闺窦”形容住室极其简陋,旧指穷人的住处。“兰艾同焚”指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桑枢瓮牖”指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三词填入均与语境不符,排除A、B、D。“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验证其余两空,“曲径通幽”指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和“雕梁画栋”相互呼应,符合文意。“一衣一带”与“一屋一室”“一餐一饮”对应,和“雀衣彩绣”相照应,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4、【言语理解】①汉武帝一锤定音,选择“相濡以沫”的儒术,使其成为治理天下的主流文化
②从此以后的两千多年,孔孟思想作为官方话语,规范、制约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这场关乎文化核心价值的争论,一直延伸到西汉中期
④“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的争论,成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核心话题
⑤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是一致的
⑥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物质与精神如此步调一致,显然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⑤⑥

B:④③①⑤②⑥

C:①③②⑤⑥④

D:①③⑤②④⑥

正确答案:A

解析:④指出先秦时期的争论,①说明汉武帝的一锤定音终结了这场争论,故④应在①之前,排除C、D。②的“从此以后”的“此”指的是①的“汉武帝一锤定音”,故②应紧跟①后,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9题

5、【言语理解】“极端主义”大多固守一隅而放弃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看问题。________________,“极端主义”审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违背了事物存在的现实逻辑。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极端主义”的判断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悖于行为的内在规律。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极端主义”的言行不仅是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侵犯,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走向现代化的大国,十分不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片面的方法论

B:作为一种狭隘的认识论

C:作为一种错误的认识论

D:作为一种主观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的句子与后文的“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为并列关系,分别对应文段首句中的“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与“全面”对应,A项最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6、【言语理解】从监控摄像机到无人机,很多城市已在公共安全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称,到2030年,人们会高度依赖“预言性监管”。机器学习技术可使电脑自主学习,该技术已经在打击犯罪活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机器学习技术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预测犯罪事件的能力,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预言性监管”不久之后将会成为现实

B:机器学习对打击犯罪活动的意义

C: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的作用

D:人工智能技术是打击犯罪的新型武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很多城市已在公共安全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然后通过引用专家的话,强调了未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后两句以“机器学习技术”为例,阐述其对打击犯罪、预测犯罪的作用。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的作用。C项与此一致,故当选。A、B、D三项均为论证观点的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7、【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通过考察美国几所中学,使这些中国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B: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C: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主语残缺,可删除“使”。B项主谓搭配不当,“出勤率”只能说“提高”,不能说“增加”。C项不合逻辑,既然上句说“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那么下句就不可能有“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D项无语病。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8、【言语理解】科学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命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无法忽视它、绕过它。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科学与艺术,或者说理性与感性的边界正在________。艺术展上艺术家们摆弄起了宇宙爆炸、量子世界,而不少科学家也乐于把科学仪器下观察到的景象捕捉下来,展示到人们面前,其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艺术家的加工描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遁

B:消失

C:消除

D:

消弭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说的是感性与理性的边界正在模糊。“消遁”指消失逃跑,与文意不符,排除A。“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理性与感性的边界正在淡化,但不代表不存在了,“消失”语义程度过重,排除B。“消除”与“消弭”意思接近,后者多用于书面语,与文段的语体风格更相符,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6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1题

9、【言语理解】朊病毒是结构异常的蛋白,能迫使正常蛋白呈现相同的错误折叠形状而像传染病一样在组织中传播。这是继认识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后,人类又发现的另一种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因此,如果想要成功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针对 靶向 有活性的朊病毒而不是已经死亡的斑块和缠结物中的大量蛋白。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出:

A:朊病毒的结构非常复杂

B:朊病毒比细菌危害更大

C:朊病毒能够引发疾病

D:朊病毒引发的疾病能够被有效治疗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能推出,由“朊病毒是结构异常的蛋白”只能推出其结构“异常”,而不能推出其结构“复杂”,排除。
B项不能推出,文段并未比较朊病毒与细菌两者危害的大小,该项无中生有,排除。
C项可以推出,由“这是……人类又发现的另一种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可知,朊病毒能够引发疾病,该项说法正确。
D项不能推出,由“如果想要成功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知,尚未成功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该项的“能够被有效治疗”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

10、【言语理解】

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________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而人们之所以________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海纳百川 否定

B:千姿百态 反感

C:兼容并蓄 质疑

D:独树一帜 排斥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后文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可知,设空句说的是中国的建筑风格不是封闭、排外的,而是能够吸收“洋建筑”的风格特点的。“海纳百川”比喻心胸宽广,包容一切,形容中国建筑对“洋建筑”的吸收不恰当,排除A。“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独树一帜”比喻自有一种风格,自成一家。两词都与文意不符,排除B、D。“兼容并蓄”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都收容包罗进来,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质疑”填入句中,指人们对当下西式建筑热的态度,能够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