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有一些空间,有时太过亲近,不小心失了 ,口无遮拦,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氛围
B:空间
C:分寸
D:和气
正确答案:C
解析:句子是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否则就会造成关系的紧张。从后面的“口无遮拦”可知,前面应是没有把握好“度”,所以应选“分寸”。“氛围”与“失了”不搭配,排除。本句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所以B项不合适。如果选D就会造成因果关系颠倒。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___了自己的生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种 证明
B:经历 重现
C:存在 超越
D:同类 延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从常识来看,植物标本代表的只能是这类植物,不能代表它在地球上的“经历”,排除B。
第二空,“证明”与“生命”不搭配,排除A。植物标本“超越了自己的生命”的说法也欠妥,排除C。“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表示作为标本的植物已经没有了生命,故说它们在科学的殿堂中“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3、【言语理解】①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 、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②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等20多种 鸟类,近年来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断 揭穿 珍稀
B:终断 揭露 珍奇
C:终断 揭示 珍贵
D:中断 揭开 珍稀
正确答案:D
解析:中断: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还可以继续。终断:指终结,停止。依据第一句句意可知,中华文明是没有断开、一直延续五千年的文明,选“中断”比较合适,排除B、C两项。第二句“揭穿”、“揭露”、“揭示”都不能与下文的“新篇章”搭配,只有“揭开”合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太阳能在地面上的利用率不高,因其会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季节、昼夜更替的影响而________很多,能量密度变化也很大、很不稳定。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可为地面提供商业化的、大规模的电力供给,解决人类长期对于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问题。同时,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也将为更为长远的月球太阳能电站的发展________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弱 积累
B:缩小 打造
C:散逸 铸就
D:衰减 奠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提取句子主干可知,此处说的是太阳能能量的减弱。“缩小”通常形容范围。不能用来形容“太阳能能量”,排除B。第二空,“积累”常与“经验”搭配。“铸就”常与“奇迹”搭配。与“基础”搭配,“奠定”最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5、【言语理解】在今日10时的家属沟通会上,马航工作人员向家属表示,目前马来西亚外交部已向南北走廊上所有国家发出外交照会,并请求这些国家提供支持和协助,包括雷达和卫星信息、海陆空搜救行动、相关国家的搜救行动计划及马来西亚请求提供的信息等。目前已有26个国家参与搜救,几乎涵盖南北走廊的所有国家。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马航组织家属沟通会
B:马来西亚请求援助搜救工作
C:马航与家属协商搜救工作
D:马方已向多国发出外交照会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指出马航工作人员向家属汇报工作进展——已向南北走廊上所有国家发出外交照会并请求提供搜救帮助。第二句话介绍已有26个国家参加搜救。D项能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当选。
A项表述过于笼统,没有体现事态的进展。B项“请求援助搜救工作”是发出外交照会的内容,且第二句话介绍了各国参加援助的情况。C项“协商”文段没有提及,文段是汇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1题
6、【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范筹 抉择 棉里藏针 望风披靡
B:防害 亟待 徇私枉法 挺而走险
C:枯躁 脉络 投鼠忌器 因噎费食
D:怂恿 羁绊 阴谋诡计 同仇敌忾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范筹”应为“范畴”,“棉里藏针”应为“绵里藏针”;B项,“防害”应为“妨害”,“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C项,“枯躁”应为“枯燥”,“因噎费食”应为“因噎废食”。D项全部正确。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7、【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关联词语搭配最好的一项是:
A:骄傲的人哪怕有天大的才能,却难以受到众人的欢迎。
B:平时来这里游览的人尚且这么多,节假日来的就更多了。
C: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然而他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
D: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了什么人的问题,就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中“哪怕”表让步,“却”表转折,两者不相搭配,排除。D项“只有”一般与“才”搭配,与“就”搭配不当,排除。C项“然而”表示转折,虽然与句意相符,但与“虽然”也不是习惯搭配。故本题选B最合适。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分厂厂长为了这批出口订单,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
C:年逾花甲的国际机构领导人谈起《论语》来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竟以“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使自己在央视的大好前程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使用对象不恰当,排除。B项,“不可理喻”指不能用常理使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用在此处语义不合。D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多用于形容音乐,此处使用不恰当。C项使用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9、【言语理解】①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分工体系的急速扩张,引发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及环境难民增加
②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危机,是全球风险社会的突出问题
③然而,由于选举周期的政治考虑或经济问题优先等现实局限
④而传统地缘治理体系却无法抑制,急需寻求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方案
⑤一些国家缺乏解决生态问题的政治意愿,使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③①②④⑤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分别以②、①、③作为首句,③中含有转折词“然而”,前面应有转折前的论述内容,作为首句不恰当,排除D。
由③中的“由于选举周期的政治考虑因素和经济问题优先等现实局限”可以推测,这句话的主体应该是类似政府的对象。只有④中的“传统地缘治理体系”能够与之对应,④③两句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10、【言语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精神理念的载体,容易凝聚成为现代建设最大的财富,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文化效应,大幅度提高市民素质,各种文化形态随之融汇渗透、辐射四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观点的观念尚难为人们接受
B:物质层面的财富是城市建设可感可触的基础
C:历史文化遗产有益于提升城市的精神品质和塑造城市的风貌形象
D:
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了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B、D项未涉及“历史文化遗产”这一论述对象,可首先排除。A项的表述文中没有涉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