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823

发布时间:2023-10-22 7:3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据报道,针对不少冬奥会运动员带伤参赛的情况,德国奥委会总干事米夏埃尔·费斯佩尔对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提出质疑。他认为“应该放弃‘更快、更高、更强’的原则,回归到体育最基本的理念——安全第一”。他呼吁各体育联合会根据顶级运动员和相对缺乏体育经验的运动员的不同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设施标准。
这段话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运动员带伤参加冬奥会违背奥林匹克精神

B:“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口号不适用于冬奥运

C:各体育联合会应该制定规则和设施标准以确保安全

D:奥运会应该回归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D

解析:针对冬奥会运动员带伤参赛的情况,德国奥委会总干事米夏埃尔·费斯佩尔对奥运会口号产生质疑,并提出了奥运会应该回归“安全第一”的理念。A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B项非文段重点,且“不适用于”表述过于绝对。C项与原文“重新制定”的说法矛盾,重新制定说明目前已存在相应的规则和设施标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题

2、【言语理解】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起着________的作用。它既可以跟消费者对话,也可以跟政府对话,制定行业规则,清除行业当中的________,还可以在行业出现危机的时候,救助行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 跳梁小丑

B:举不胜举 残渣余孽

C:举足轻重 害群之马

D:不可或缺 狐鼠之徒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这里是说行业协会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举不胜举”指举也举不完,形容非常多。根据词义可知,“举重若轻”“举不胜举”不恰当,排除A、B。
第二空,“害群之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结合语境可知,句中说的是清除行业中不遵守规则,危害行业发展的个体,用“害群之马”贴切。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题

3、【言语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在诸多方面改善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各种航天器与地面应用系统的配合,________使古代传统的千里眼、顺风耳走出神话变为现实,________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而且

B:虽然 不是

C:不是 而且

D:不是 而是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先看选项,B项“虽然……不是……”、C项“不是……而且……”均搭配错误,可排除。分析可知,题干中“使古代传统……”与“为公众提供了……”两句间存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斯科时间2月7日20点14分,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度假胜地索契市举行,金碧辉煌的开幕式演出吸引了全球约30亿的电视观众

B:联合国特别协调员卡洛,兴致勃勃地参观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补给的中国海军盐城舰,高度赞扬中国政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所做的努力

C:3月21日,“雪龙号”上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澳大利亚人员的配合下,倾巢出动,火速前往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

D:《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作为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对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力方面的贡献,可谓两全其美

正确答案:B

解析:“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不能形容“开幕式”。A项成语使用错误。“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雪龙号”帮助搜寻MH370失联航班的义举。C项成语使用错误。“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句子形容的是两部影片获奖,D项成语使用错误。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4题

5、【言语理解】①每一类型的法制本身都经历了适应社会发展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
②历史地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因生产力的发展前后相继地依次更迭
③这种变化或表现为由盛入衰,或表现为弃旧扬新,没有永恒不变的法
④这一阶段的法制在总体上保持旧法体系的同时,不断地“部分质变”,增生着新法的因素,新类型法的因素不断增多
⑤在法的这种动态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的“部分质变”贯穿于法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法的前承后继,不断完善
⑥在一种类型的法与取而代之的另一种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一个为时漫长的过渡阶段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②⑥④⑤③

D:②⑥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B

解析:梳理句子可知,④开头的“这一阶段”指代的应是⑥末尾的“过渡阶段”,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⑥④,排除D。③开头的“这种变化”指的应是①末尾的“动态变化”,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①③,排除C。④、⑤都提到“部分质变”,且由⑤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可知,⑤是对④的进一步强调,故两句顺序应为④⑤,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

6、【言语理解】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       )。

A:职业

B:位置

C:职务

D:处所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 )”构成并列关系,因此所填词应与“席位”意思相当。选项中与“席位”表述最接近的为B项的“位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在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的今天,中国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加大参与国际组织的力度,同时也需要以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今国际组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把握,对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对未来国际组织发展趋势及其走向做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C: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定位和把握准确

D: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要对国际组织有新认识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指出当前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对国际组织有两方面的认识。由“不仅需要……同时也需要……”可知,中国一方面要积极进取,加大参与国际组织的力度;一方面要认真求实,要有清楚的认识与合理的判断,并具体说明对国际组织应有哪些新认识。由此可知,后一方面是文段强调的重点,主要说明的是在当前大环境下,中国对国际组织要有全新的认识,对应D。
A项,“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作为背景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文段说的是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应怎样做,B项变未然为已然,排除。
C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及的是“对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8、【言语理解】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发现了一条可以逃出黑洞的线索

B:黑洞终将“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黑洞的预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预言却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指出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不祥的预言,即万事万物皆逃脱不出黑洞,然后指出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最后以“但是”转折指出霍金的理论存在一个障碍,这一障碍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爱因斯坦和霍金对“黑洞”认识的发展过程,具体是霍金的方程式推翻了爱因斯坦黑洞永存的预言,但其理论也存在障碍。D项概括正确,当选。
A项本身表述不当,排除。B、C两项仅指出了霍金对于黑洞理论的颠覆,未体现其理论存在的障碍,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2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题

9、【言语理解】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________,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________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欲罢不能 沉静

B:手不释卷 沉稳

C:乐此不疲 安宁

D:爱不释手 安定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的“超然物外,沉浸书中……而不觉”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读书时的沉迷状态。“欲罢不能”指正在做某事,想要停止却不能停止下来。用来表示读书沉迷其中,使用恰当。“手不释卷”指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侧重指勤奋好学,而非读书的沉迷,排除B。“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与空前的“偶一日”的一次性经历不相符,排除C。“爱不释手”喜欢得舍不得放手。用来修饰被书的内容吸引而沉迷其中,恰当。
第二空,通过“而”“竟然”可判断,空缺处所填词语与“浮躁”为反义关系,“浮躁”的“浮”含有飘起来的意思,与此相对,含有下沉之义的“沉静”更符合语境,且“沉静”也能对应后句的“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7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斯科时间2月7日20点14分,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度假胜地索契市举行,金碧辉煌的开幕式演出吸引了全球约30亿的电视观众

B:联合国特别协调员卡洛,兴致勃勃地参观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补给的中国海军盐城舰,高度赞扬中国政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所做的努力

C:3月21日,“雪龙号”上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澳大利亚人员的配合下,倾巢出动,火速前往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

D:《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作为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对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力方面的贡献,可谓两全其美

正确答案:B

解析:“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不能形容“开幕式”。A项成语使用错误。“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雪龙号”帮助搜寻MH370失联航班的义举。C项成语使用错误。“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句子形容的是两部影片获奖,D项成语使用错误。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