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810

发布时间:2023-10-20 16:25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距今200万~100万年前,在类人猿向现代智人进化期间,人类祖先的大脑就进化出了支持合作的功能,以支持狩猎活动。这使人类祖先前额皮层里的记忆与思考中心变得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更发达。随着群体变得比个体更强大,大脑不断进化出管理更大群体的能力,群体之间的竞争就变得比个体之间的竞争更重要,同时拥有更多合作性个体的群体发展得更好,这一进化使得利他意识、伦理观、良知和尊严意识发展起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祖先的狩猎活动离不开群体的合作

B:大脑在群体生活中的进化可以激发美德

C:大脑的构造会因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演化

D:群体发展取决于拥有合作性个体的数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在类人猿向现代智人进化期间,人类祖先的大脑已进化出支持合作的功能,并指出这使人类祖先前额皮层里的记忆与思考中心变得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更发达;接着介绍群体不断强大使得大脑进化出更强的管理能力,拥有更多合作性个体的群体发展得更好;最后由指代词“这”指出人类大脑的进化使得利他意识、伦理观、良知和尊严意识发展起来。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是说明大脑的进化使人类进化出伦理观等,只有B项的“美德”与之相对应。
文段围绕“大脑进化”展开,A、C、D三项均与此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29题

2、【言语理解】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专注着现实和历史的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以平民化甚至平庸化的社会坐标、艺术坐标,消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和理想价值,使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人文操守在瓦解中实现着某种转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

A: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是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特征

B: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使得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和理想价值消解

C:专注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使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人文操守在瓦解中转型

D:在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悄然消失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文段为因果关系。文段首先指出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由于专注着现实和历史的平民心态和世俗生活,消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和理想价值,最终导致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作家的人文操守在瓦解中实现着某种转型。导致的结果应是文段的论述重点,C项是对结果的准确表述。A、B两项为原因的表述。文段说的是人文精神存在某种转型,D项“悄然消失”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在候鸟的眼中,中国的东北是湖沼成群、草水茫茫的绝佳驿站。每年春季,鹤、鹳、天鹅等候鸟纷纷飞向安静凉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雏。漫漫长路之中,它们会________地从富饶的东北湿地经过,有的吃饱睡足后继续北上,有的则干脆在这里筑巢成家,等待秋天的到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迢迢

B:拖家带口

C:不约而同

D:隔三岔五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中国的东北是湖沼成群、草水茫茫的绝佳驿站”“有的吃饱睡足后继续北上,有的则干脆在这里筑巢成家”可知,众多候鸟都把东北作为漫漫迁徙旅途的中转站。因此,尽管没有统一商量,它们也会在飞往育雏之地的途中“有默契”似的选择“中国的东北”。
A项的“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与横线前面的“漫漫长路”语义重复,排除。B项的“拖家带口”指带着一家大小,与文中“飞向安静凉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雏”的句意相悖,排除。C项的“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填入与句意最相符合。D项的“隔三岔五”指每隔不久,时常。句意强调的是候鸟行动一致,而非行动频繁,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1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4、【言语理解】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________,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有怀抱

B:各自为政

C:分道扬镳

D:分庭抗礼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可知,空缺处应与“彻底分离”意思相近。“各有怀抱”指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各自为政”指按照各自的主张做事,不互相配合;不顾全局,各搞自己的一套。“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比较可知,只有“分道扬镳”可修饰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彻底分离”的情况。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5、【言语理解】尽管书籍史已日渐成为历史研究中为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若想通过现存的史料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仍然会有“更隔蓬山一万重”的无奈感。这种无奈感来自现存材料的特质。比如,在讨论清代江南书店针对普通读者的售书情况时,无论是各类清代遗留的刊本、抄本、精校本,还是清代文人和收藏家编写的各类书目,都是经过筛选的二道材料——它们或许能展示出清代出版业在某些领域所达到的极致,抑或能展现某些文人学者的个人偏好,但却不能说明当时一般的出版状态,更不用说从中窥探当时思想学术变动的走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原始史料缺失制约清代书籍史研究

B:历史研究者应始终保持客观的立场

C:一手资料在书籍史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D:书籍史研究需对史料进行充分的挖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书籍史的研究中,想通过现存史料回答一些基本问题还无从入手,很无奈。然后阐释这种无奈感来自现存材料的特质——清代遗留的刊本、抄本等都是二道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的出版状态和思想学术的变化。故文段说明的是书籍史的研究有无奈感,因为现存材料都是二手材料,原始史料是缺失的,A项是对此的同义转述。B项“客观的立场”无中生有,排除。C项强调的是“一手资料”的重要性,无法体现当前书籍史研究的无奈,排除。D项强调的是对史料研究得不充分,而文段说的是原始材料的缺失,故“对史料进行充分地发掘”表述不当,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6、【言语理解】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似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将是这个铁血帝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从隆裕皇太后万寿圣节(正月初十)的歌舞升平开始的,而在这一年行将结束的十二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却颁布了一纸退位诏书,中国的封建政权就此曲终人散。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上面一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清帝国何以灭亡

B: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辛亥革命何以成功

D: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辛亥年到来的时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将是中国封建政权曲终人散的一年。然后表明观点,“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与此最相符的为B,当选。
A、C两项文段没有谈及。D项表述过于宽泛。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7、【言语理解】虽然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在高温闷热的“秋老虎”时节,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常会感觉不适,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另外,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出汗过多,血液浓缩,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形成斑块;一旦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就可发生急性心梗。此外,人在炎热夏夜往往得不到良好的睡眠,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闷热天气还会使人情绪波动、心情烦躁,这也是冠心病突发的危险因素。在这段时间,因工作劳累而缺乏休息的人,尤其要警惕心肌梗死突然来袭。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养生”尤其要“养心”

B:“秋老虎”之名因何而来

C:心脑血管疾病诱因知多少

D:夏秋之交要预防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转折指出“秋老虎”时节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常感不适;接着由“另外”引出高温天气人体出汗过多,血液收缩,容易引发急性心梗;然后由“此外”介绍,夏天人得不到充分休息也易引发心肌梗死,闷热天气使人情绪波动也是冠心病突发的诱因。最后指出在这段时间人们要注意休息,警惕心肌梗死来袭。文段主要介绍了夏秋交替之际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意在提醒人们在夏秋之交要预防心肌梗死,故标题应体现这一观点,只有D项符合。A、B两项与文段无关,C项未体现夏秋这一关键词,均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4题

8、【言语理解】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但并非人人都可做到。平视,需要心的正直与坦荡;平视,需要情的________;平视,需要识的________;平视,需要度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纯洁与高尚 广博与深邃 准确与合理

B:准确与合理 广博与深邃 纯洁与高尚

C:纯洁与高尚 准确与合理 广博与深邃

D:广博与深邃 纯洁与高尚 准确与合理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分别与“情”“识”“度”构成对应。第一空,“情”即情感。与“情”对应,“准确与合理”“广博与深邃”均不恰当,排除B、D。
第二空,“识”即学识、认识的意思。与“识”对应,“广博与深邃”更恰当,排除C。
第三空,“度”即量、程度的意思。与“度”对应,“准确与合理”亦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在政务公开中,公众本身________是被动的接受者,________是主动的参与者。只有公众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 又

B:不仅 更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只有公众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公众的广泛参与,即强调公众是“主动的参与者”。故前两空之间应构成语义上的递进关系。
A项,“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能表示“参与者”这一身份更重要,排除。
B项,“不仅……更……”表示递进关系,强调的是“更”后面的内容,填入恰能与后文的“只有……才……”对应,正确。
C、D两项,“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二者明显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题

10、【言语理解】“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根据这段文字,对“低碳农业”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低碳农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B:“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C:“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理想目标

D:“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形式之一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推出。
B项,由文段首句即可推出。
C项,“农业发展的理想目标”从文中无法得出,属无中生有。
D项,由“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可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