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2791

发布时间:2023-10-17 21:24     浏览量:8

1、【判断推理】理性预期指的是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做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理性预期的是:

A:省立医院分院一投入使用,小陈就在附近开了一家水果店

B:老秦获悉某政策即将施行,凭着长期炒股的经验进行股票操作

C:传言说城南要建某重点中学分校,老刘立即在附近买了一套房子

D:小张得知其高考成绩在全省排第二十位,果断决定第一志愿报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A

解析:理性预期的定义要点:①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时;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做出行动。
A项,医院已经投入使用,小陈充分利用了所得到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期而开了水果店,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去医院看望病人时经常会购买水果,所以医院附近的水果确实比较畅销,因此小陈的决定体现了理性预期,符合定义。
B项,老秦在政策还未实施时就进行操作,不符合要点②。
C项,老刘听到传言就买了一套房子,不符合要点②。
D项,说的是小张报考志愿,并不是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9题

2、【判断推理】地膜覆盖:增温保水

A:田间管理:霜冻虫害

B:临床试验:不良反应

C:天气预报:卫星云图

D:整顿市场:净化风气

正确答案:D

解析:地膜覆盖能起到的作用是增温保水。
A项,田间管理可以防止霜冻虫害,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临床实验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天气预报依靠卫星云图预测,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整顿市场能起到的作用是净化风气,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春节:饺子:饺皮

A:中秋节:月饼:蛋黄

B:清明节:青团:青艾

C:端午节:粽子:粽叶

D:元宵节:酒酿:糯米

正确答案:C

解析:春节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皮是饺皮。  
A项,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有蛋黄馅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的皮是由青艾汁和糯米粉制成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的皮是粽叶,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并没有喝酒酿的习俗,酒酿是糯米酿制的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

4、【判断推理】期刊:杂志

A:水果:柠檬

B:酱油:食品

C:油墨:印刷

D:皮肤:搔痒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期刊和杂志是包含关系,期刊包含杂志。A项水果和柠檬也是包含关系,水果包含柠檬;B项酱油和食品是包含于关系,酱油包含于食品;C、D两项均不具备这种关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5、【判断推理】π型人才,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π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多门知识的融会贯通。
下列属于π型人才的是:

A:庄先生拥有理学、管理学两个博士学位,现在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个人拥有多项专利,业余时间喜欢自行车运动

B:张女士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理发师,每天为20多位顾客理发,一天下来尽管十分疲惫,回家后还要陪着女儿弹钢琴

C:曹先生是服装界达人,对各类服装的款式、面料、做工、产地及市场行情了如指掌,他几次进军餐饮业都铩羽而归

D:老赵是某酒店的大厨,川菜、粤菜、淮扬菜样样拿手,平时还苦练书法,歌唱得也好,是朋友圈里有名的麦霸

正确答案:A

解析:π型人才的定义要点:①拥有两种专业技能;②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
A项,拥有理学、管理学两个博士学位,即拥有两种专业技能,符合要点①;现任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且个人拥有多项专利,是将所学的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符合定义。
B项,张女士的专业技能只有理发一种,不符合要点①。
C项,曹先生的专业技能只有服装一种,不符合要点①。
D项,老赵的专业技能只有做菜一种,其他的都是业余爱好,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0题

6、【判断推理】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两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垂直迁移的是:

A:小学生在学会写“木”这个字后,有助于学会写“森”

B:学习了“植物”“动物”等概念后,有助于对“生物”这一概念的学习

C:学习了“老虎”“狮子”等概念后,有助于对不熟悉的鲸或海豚的识别

D:学习了有关正方形的知识后,有助于对菱形、长方形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垂直迁移的定义要点: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A项中的“木”和“森”,C项中的“老虎”“狮子”和“鲸”“海豚”,D项中的“正方形”和“菱形”“长方形”,都是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属于水平迁移。
B项中的“植物”和“动物”包含于“生物”,属于不同概括水平的概念,符合垂直迁移的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7、【判断推理】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化感作用的是:

A:在人参上喷洒的农药被土壤吸收后,会杀死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

B:胡桃树的叶、皮会释放葡萄糖代胡桃醌从而杀死胡桃树下的植物

C:桉树树叶中分泌出来的酚类物质被雨水冲刷下来后对附近亚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黑麦残株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羟基肟酸,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A

解析:化感作用的定义要点:①植物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②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作用。A项农药不是植物释放的,不符合要点①;其余三项均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相邻效应指的是个体或者组织的付出和其应该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但由此形成的费用差别和收益差别在社会上却没有相应的弥补来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相邻效应的是:

A:某厂商训练的熟练工跳槽到其他厂家工作

B: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允许范围内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有影响

C:甲厂生产的品牌电脑非常畅销,乙厂也盗用该品牌进行销售

D:邻居甲家养护良好的草坪花木常常使得习惯早起的乙神清气爽

正确答案:C

解析:相邻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付出和利益之间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
A项,厂商训练的熟练工跳槽,体现了组织的付出和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并且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B项,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但由于工厂的噪音在允许范围内,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即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C项,乙厂盗用甲厂的品牌,侵犯了甲厂的合法权益,甲厂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获得赔偿,即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有弥补来源,不符合定义,保留。
D项,甲家的草坪花木使乙神清气爽,而甲养护草坪付出了劳动和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并且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9、【判断推理】增加还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评价一切行为是否道德的终极标准。这就是说,评价行为是否应该、是否道德,不能看它对行为者的道德、品德、道义的效应如何,而只能看它对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的效用如何:凡是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的行为,不论他的品德境界如何不理想、不完善,也都是应该的、道德的;凡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的行为,不论他的品德境界多么理想、完善,也都是不应该、不道德的。
下列各项是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的是:

A: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B:道德标准对人心向善并不一定有鼓励作用

C:个人的品德境界,对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有影响的

D:行为是否道德,并非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准来考察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观点是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增加或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不论个人品德境界是否完善。   
A项,指出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无法说明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增加或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题干结论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B项,指出道德标准对人心向善不一定有鼓励作用,但无法说明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增加或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题干结论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C项,指出个人的品德境界对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有影响,则道德的评价标准应考虑个人的品德境界,与题干结论中“道德的评价标准不论个人品德境界是否完善”的说法相反,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D项,指出行为是否道德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准考察,否则如果行为道德与否的评判标准不清晰,则不能确定其增加还是减少了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那么题干结论将不能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10、【判断推理】在某公司中,李明帮助了王刚,而王刚帮助了赵贤。李明纳税比赵贤多。
由此可以推出:

A:王刚纳税比赵贤多

B:李明纳税和王刚一样多

C: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多的人

D: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假设三人的纳税额大小关系为:①李明>赵贤>王刚时,李明帮助了王刚,即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②李明>王刚>赵贤时,也符合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③王刚>李明>赵贤时,王刚帮助了赵贤,依旧符合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即无论什么情况,D项均为真,其余几项不能确定推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