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789

发布时间:2023-10-17 17:0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看起来生活好像总是如此不公平。但即便是这样,没有谁因此占了谁的便宜,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不公平的受难者。也就是说,刻薄的世界________,厚待的人生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屈指可数 指日可待

B:广阔无垠 回头是岸

C:比比皆是 遥遥无期

D:寥寥无几 遥不可及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不公平的受难者”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刻薄的世界”之普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与文意相悖,排除A、D。
第二空,与“刻薄的世界”普遍相对应,“厚待的人生”应是少见,难得。“回头是岸”比喻只要悔改就有出路。与句意不符,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24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24题

2、【言语理解】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个案证明,一位作家、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最为高超,具有久远而又强劲的生命活力的作品。
这段文字中提及的“大生命意识”是指:

A:艺术家要加强修养,要有大格局、大智慧

B:拥有超人类的生命襟怀,向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人类所有正常的生命本能都应得到尊重

D:以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对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定位原文,“以超越性的胸襟”和“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是对“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的具体阐释,由此可知,“大生命意识”指的是要有宽广胸襟,使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和谐生存。A项强调的是艺术家的修养,C项强调的是生命的珍贵,D项强调对作品中人物的判定尺度,三项均不能包含“万物”,不能体现出超越人类生命观的意识,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3、【言语理解】夏商及周早期,中国并无商税。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手工业和商业较为落后,且必须在官府作坊内从事生产和贸易,史称“工商食官”,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目前也尚无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曾开征商税。
夏商及周早期中国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在于:

A: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太低

B:这个时期手工业和商业比较落后

C:当时的统治者还没有征收商税的意识

D:从事生产和贸易的作坊全都属于官府

正确答案:D

解析:由“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可知,夏商及周早期中国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在体制方面,即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都属于官府。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

4、【言语理解】在知识社会里,有文化远不止于会阅读、写作与计算,如今,有文化还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对信息化社会的了解。每个社会成员对这个复杂的世界都必须有相当深的了解与广博的知识,而新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大量这样的知识。在知识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迅速变化是知识的基本性质。因此,学会如何学习远比掌握有限的知识更重要。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在知识社会里,阅读、写作与计算等能力不再重要

B:在知识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掌握广博的知识

C:在知识社会里,新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大量的知识

D:在知识社会里,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今有文化还包括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对信息化社会的了解。接着解释了原因——因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从新的传播媒介中获得。最后得出结论,面对迅速变化的知识,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远比掌握有限的知识更重要”。D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不再重要”说法有误。B、C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1题

5、【言语理解】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指示代词“这”开头的句子,一般不放段首,排除D。⑤中的“悖论”对应的是④、⑥,故这三句应是紧密相连的,且顺序为④⑥⑤,排除B。①②③句之间的关系:③为概括句,①②是对③的补充说明,由此可确定这三句的顺序为③①②。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6、【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禾苗把鸦鹊湖成无边的草原,一条机耕道在稻田间蜿蜒着没入远方。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

C: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穿,期盼着奥运冠军凯旋归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退

正确答案:D

解析:“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用在D项中明显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7、【言语理解】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是要推崇文化和学术的。考量文官的标准,不但要看他的政绩,也要关注他的文化修养如何。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做官要有“经略之才”,那么“知识就是力量”,文化修养就自然成了政绩的铺垫和补充,从上到下,恐怕都难以相信,一个“大老粗”会成为一个“治世能臣”。所以,在官场的圈子中,官员们的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辞章、风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评价的标准。那么既然这样的比较成了一种“风气”,古代官员的“读书热”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古代官员“读书热”的原因

B:古代文官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C:古代太平时期对文官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D:古代很多官员读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说文化修养是古代官员政绩的铺垫和补充。接着说在官场中,官员的文化修养是评价他们的重要标准之一。最后一句得出结论,由于官场中这种文化修养的比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读书热”。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古代官员“读书热”的原因。A项表述正确,当选。
B、D两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不是论述的重点。C项“对文官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3题

8、【言语理解】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介绍了在不利的环境(浮冰面积减小,食物海豹的数量减少)下,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下水,抓鱼)这一现象。文段一直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D。A项“聪明的物种”无法体现。文段只讲了北极熊因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性,没有讲到不适应环境而灭绝的现象,所以文段没有充分说明B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项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6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6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9、【言语理解】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图景:一种是乐观的,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成无须工作的自由发展的人;另一种则是悲观的,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人类将变得一文不值,成为真正的“一无所有”者。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让大多数人或者代表大多数人的组织成为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也许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但危机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工智能不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危机

B: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图景并被接受

C:人工智能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

D:人工智能会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假设了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图景;然后指出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最后总结说明人工智能虽然可能会带来社会危机,但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C项是对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D两项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10、【言语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多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控制各种燃烧排放的残留物就能有效减少PM2.5

B:PM2.5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只要能使PM2.5降落到地面,就能避免其危害

D:PM2.5会直接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内影响健康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可得出。
B项,由“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可得出。
C项不能由原文推出,且说法本身过于绝对,没有科学依据。
D项,由“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