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了能在激光脉冲照射下收缩的肌肉细胞。这种被称为“生物综合设计”的仿生学新理念除了________自然生物进行设计,还直接使用了真正的肌肉组织,不但融合了生物组织的优点并跳过仿生肌肉阶段,将目标专注于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轻量、低耗的肌肉组织控制系统,同时也模糊了自然物和机械装置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参考 界限
B:对比 概念
C:模仿 功能
D:根据 差异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仿生学新理念是仿照自然生物进行设计的,填“参考”或“模仿”恰当,排除B、D。
第二空,与“模糊”搭配,“界限”比“功能”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一个人得病最深,莫过于病入膏肓而自以为没病。比如古代的蔡桓公,神医扁鹊几次提醒“不治将恐深”,他先不屑,后不理,再不悦,可当身体毛病________时再想医治,已经________。与其说蔡桓公死于病症,不如说死于讳疾忌医,实乃可叹可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 无计可施
B:发作 无从下手
C:暴露 于事无补
D:显露 无力回天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身体的毛病十分严重了,从而显现出来,“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句意为蔡桓公病重时再想医治,已经无法救治了。“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填入最合句意。“无计可施”指没有办法可用;“无从下手”指没有任何途径没法着手去办,两项均不含病重无法挽救的意思,排除A、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3、【言语理解】土豆放置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发芽,土豆发芽后会产生一种毒素叫作龙葵碱,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产生________效果,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胃痛加剧,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伴随全身虚弱________,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蚀 无力
B:销蚀 衰微
C:侵蚀 乏力
D:腐蚀 衰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消蚀”指由于风或其他气候因素所致的侵蚀而使地面降低,文段是说龙葵碱对人体的作用,排除A。“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对应后文“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胃痛加剧,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可推知,龙葵碱对人的伤害不是缓慢、逐渐、长期才发生效果的,排除C。
第二空,“衰微”指由强盛到没落、不兴旺,适用对象是无生命的事物,如家族、命运、财力,不能是人体,排除B。“衰竭”指衰弱至极,用于句中恰当,语义也能与后文“可导致死亡”对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6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8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4、【言语理解】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和西方的诺亚方舟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________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________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绘写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领 思考
B:指引 拷问
C:引导 思索
D:指示 追寻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文意为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带领我们走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源头。“指示”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D。
第二空,“特质和精髓”是指对中西方文化中深层次的内涵。“拷问”指拷打审问,泛指用刑逼供,与文意无关,排除B。“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思索”指思考探求。对待中西方文化中深层次的内涵,我们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强化认识,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求,“思索”更符合文意,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
5、【言语理解】从蜻蜓低飞预测天气,到蟾蜍搬家预测地震。中国古代民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时至今日,在民间——也包括今天的网络上来看,依旧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则是数据和概率。在古代对于某一地区的准确预报,放在今天信息汇集和横向对比、统计来看,则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对于中国古代民间积累的地震预报的经验,作者认为它:
A:是在老百姓中传承多年的民间智慧的结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B:与重视数据和概率的现代地震研究背道而驰,不可信
C:具有偶然性,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D:可以在现代地震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尾句“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可知,作者认为古代的预测方式不具有普遍性,C项与此观点相符。
A项“具有相当的可信度”、D项“可以在现代地震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背道而驰”的说法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某些病毒毫无疑问能引起癌症。可是,有一些儿童期的癌症却可能是由于在生命早期接触感染过少而引起的。
作者想要表述的观点是:
A:儿童期接触病毒可能引发癌症
B:生命早期接触病毒会引发成年时癌症
C:儿童期适当接触病毒可能增强免疫力
D:某些病毒引起癌症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某些病毒能引起癌症,然后用“可是”一转,提出儿童期的癌症却是由于接触感染过少引起的,也就是说,儿童期适当地接触病毒可以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故答案选择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目前,不少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因缺乏对顾客消费心理的研究,常常因方法不当或举止不妥失去成交机会,致使长时间的业务洽谈________。因此,掌握顾客的消费心理,促成顾客的购买行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营销水平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毁于一旦 必由之路
B:功亏一篑 当务之急
C:前功尽弃 长久之计
D:功败垂成 万全之策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句中强调了掌握顾客消费心理对企业提高营销水平的必要性。“万全之策”指最好的解决办法,填入句中程度过重,排除D。“长久之计”意为长远的打算,与句中“目前”所表达的解决当下问题的意思不相符,排除C。“当务之急”与“必由之路”相比,“当务之急”与“目前”更对应,且更能突出掌握顾客消费心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第一空,“功亏一篑”符合洽谈失败的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8、【言语理解】
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顺着笛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这笛声吹得那么哀怨凄楚。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北京来了。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应去掉“这笛声”。B项语序不当,“千里迢迢地”应该放到“也”后面。C项中的“对象”和“面向”语义重复,应去掉“面向”。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大多数桥梁是向公众开放的。尽管一些桥梁要收取通行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车辆来说并不禁止通行。然而,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却是不开放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些网络系统是用来储存和处理个人通信、财务数据、医疗记录和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这些信息都跟个人和机构密切相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多数桥梁向公众开放的事实依据
B:桥梁和网络在开放程度方面的差别
C:网络系统的存储功能及其基本特点
D: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关闭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对桥梁开放性的论述,一转引出多数网络系统不对公众开放的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A、B两项的“桥梁”是文段为了引出“网络系统”而举的例子,非文段重点;C项未点明网络系统“不开放性”的特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在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价值规律的调节功能日臻完善。在此背景下,一些求富者纷纷将________的目光盯上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领域,意图从这些高度垄断的领域之中,________尽可能更多的金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攫取 挖掘
B:拜金 收获
C:贪婪 赚取
D:觊觎 掘取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攫取”是一种动作,“拜金”指把金钱作为崇拜对象的观念。二者修饰“目光”均不恰当,排除A、B。
第二空,“赚取”的对象多为“钱财”,一般通过做生意获得。此处与埋在地下的“金子”搭配,含挖取义的“掘取”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