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可别小瞧了那些在路边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自然遗产。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抑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的同时,共同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A:野生果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
B:野生果树成为优质水果需要驯化
C:我们应该重视野生果树的培育开发同时加强保护
D:野果其貌不扬但却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野生果树对人类的价值,接着以“然而”作转折引出部分野生果树被破坏的现状,末句点明观点——在开发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保护。
A、B、D三项均为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是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0题
2、【言语理解】量子保密通信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出发,从________上保证了保密性,即通信双方能够检测到窃听者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由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所________的,因为观察或者测量一个量子系统均会造成量子态的扰动,造成可以检测出的________,从而可以提醒通信双方泄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本 推导 错误
B:基础 体现 异动
C:源头 保障 结果
D:理论 保证 反常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出发”可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锁定答案D。第二空,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保证”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理论可行性,恰当。第三空,“反常”填入表示泄密即可造成量子态的不一样,符合文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29题
3、【言语理解】海底砂矿床蕴藏丰富,从贵重的金刚石、铂砂、金砂,到一般的锡石、磁铁矿、铬铁矿、钨矿,以及廉价的沙砾碎屑,足足有20多种。海底锡矿的开采已成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一项重要工业。不过,从浅海海底开采最多的还是沙子和砾石,光是美国每年就要开采5亿多吨。这些沙砾除用于玻璃、陶瓷、砂轮的生产外,主要用作建筑材料,还有一些国家从近海浅海底开采钙质砂、贝壳、石灰质页岩等做生产水泥的原料。
以下概括符合文意的是:
A: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几乎都能从海底砂矿床获得
B:海底锡矿的开采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支柱产业
C:近海浅海海底已成为巨大的建筑材料供应基地
D:浅海海底沙子和砾石的开采业主要集中在美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提到“海底砂矿床蕴藏丰富……足足有20多种”,A项的“几乎都能”表述绝对,排除。
文段提到“海底锡矿的开采已成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一项重要工业”,B项的“支柱产业”言过其实。
C项可由“从浅海海底开采最多的还是沙子和砾石……,主要用做建筑材料”得出。
文段提到“从浅海海底开采最多的还是沙子和砾石,光是美国每年就要开采5亿多吨”,由此不能推出D项的“主要集中在美国”。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4、【言语理解】阅读危机与障碍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且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一项关于“阅读危机”的调查报告表明,人们在逐渐远离书籍,而接近电视和电子媒体。还有一项题为“读还是不读”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青少年是读书最少的人群。和过去的20年相比,家庭用于买书的费用减少了;阅读理解技能正在退化;阅读质量受阅读者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关于阅读现状的研究引起各界的关注
B:全球范围内人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C:青少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普遍下降
D:电视和电子媒体对读书构成较大威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提出“阅读危机与障碍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且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的观点,然后通过两个报告具体地说明阅读危机与障碍的具体体现。故文段意在强调全球范围内人们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B想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C、D三项为论述部分内容,不是文段的中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直到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 重中之重
B:独领风骚 势不可挡
C:方兴未艾 一往无前
D:和而不唱 大势所趋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1964年”“1981年”的时间差可知,在杂交水稻研究在一段时期内成果寥寥,“如日中天”“独领风骚”“方兴未艾”都突出了研究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与文段表述的未出太多成果的语境不符。“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体现了虽然赞同这一研究,但并未体现对此进行付出,由此造成了成果寥寥的情况,填入符合句意。
第二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填入符合文段强调杂交水稻发展前景良好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7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7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6、【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是:
A: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B:我的心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C: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D:所有这些语言手段,尖锐、泼辣、犀利有力,像一颗颗威力无比的枪弹,戳穿了敌人的心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将“青菜”比作“土地美丽的女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接着又运用了一次拟物的手法,将“青菜”比作“光辉”的发出者,第二次拟物手法运用有误,“青菜”无法发出“光辉”。
B项,将“我的心”比作“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将太阳的光线和露水分别比作“金色的手指”和“珠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太阳“露出笑脸”和“悄悄地捡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将“语言手段”比作“枪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7、【言语理解】
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的。不过,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各种因素正在冲击这一传统模式,致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老龄化加速到来将引发养老革命
B: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C:
满足养老需求将是巨大的社会难题
D:
老龄化趋势要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如何养老这一大问题;接着指出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这一传统模式来解决养老问题;然后指出目前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各种因素正在冲击这一传统模式;最后以强调词“必须”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即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老龄化趋势的要求。文段最后提出的对策为文段的重点, 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文段并未提及“养老革命”,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只是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并未说明其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是要提高社会养老能力,并未强调养老是社会的巨大难题,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
8、【言语理解】一切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________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人们手捧旅游图,肩挎照相机,________,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在某某峰、某某亭“咔嚓”几下,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地离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走马观花
B:急功近利 按图索骥
C:浮光掠影 有的放矢
D:急于求成 独辟蹊径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只求结果,藐视过程”可知,填入词语应有追求结果之意。“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两词都是说方法的,排除A、C。
第二空,“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按图索骥”与“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的语境相吻合,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17题,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5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2题
9、【言语理解】在“自媒体时代”,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的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由此我们看到与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日趋专业化相背离的一个现象,即专业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不专业”。
与这段文字语意不符的一项是:
A:“草根史学”由于其自由灵活更利于发挥史学的作用
B:“草根史学”由于其非专业性,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
C:在过去的一百年,历史研究越来越脱离社会现实需求
D:在某种意义上,“草根史学”比传统的专业历史研究更“专业”
正确答案:B
解析:A、D两项,由“,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的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可得出。
B项,由“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的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可知,“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的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而非“草根史学”。
C项,由“由此我们看到与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日趋专业化相背离的一个现象”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10、【言语理解】作为一条合作通道的“一带一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多边机制,开展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它的历史作用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________。今天“一带一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为________的所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界限 举世瞩目
B:界限 举足轻重
C:范畴 举足轻重
D:范畴 举世瞩目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范畴”指类型,范围。文段说的是“一带一路”的历史作用很大,超过了经济交流的范围,故选“范畴”更契合文意,排除A、B。第二空,“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关注。文段强调的是“一带一路”所经地带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而非其所处地位重要,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