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725

发布时间:2023-10-07 22:46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朱熹是从天道说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局限,知可为不可为,当为不当为,因为这种“知”,不仅产生自我意志行为的深刻变化,而且也形成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大转换。
这段文字意在:

A:从人道的角度诠释“知天命”

B:说明“知天命”即能够掌控自我意志

C:论证“知天命”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D:辨析不同流派对“知天命”的认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朱熹从天道角度对“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天命”做的注释,引出从人道角度而言“知天命”的含义。“而”字表明文段强调的是从人道角度对“知天命”所做的注解。与此最为相符的是A。
B、C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D项“不同流派”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2、【言语理解】如果两个朋友已相识多年,他们之间的感情必然非常      :有时亲密无间,有时形同陌路。潮起潮落,甘甜苦涩。我们如何平静地对待这些起起落落,直接影响到友谊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厚 发展

B:复杂 进展

C:细腻 保持

D:多样 延续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冒号后面对感情状态的描述可知,感情是“复杂”的,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不敢、不愿批评的人,千般托辞,归结一点:为私心所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
②利益关联错综,人际关系复杂,圆润一点,中庸一些,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③有人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
⑤殊不知,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疾而忌医,难免病入膏肓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④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④以“正如”开头,属于举例的内容,作为首句不恰当,排除A、C。⑤的“殊不知”是对③②“有人说”观点的反驳,①、④均提到“批评”,应紧密相连。故五句顺序为③②⑤①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23题

4、【言语理解】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B: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C: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D: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结合文段可知,留守儿童古已有之,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成了一个公共议题,不仅因其规模庞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乡村社会在通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发生了嬗变——乡村文化衰落了。由此可知,留守儿童成为公共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乡村文化的衰落,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不是文段论述重点。B项无法从文段推出。C项为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5、【言语理解】研究发现,经常上网的人和从未上网的人大脑在使用搜索引擎和读书时会有不同反应。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时,两组实验对象的大脑神经激活表现则明显不同: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其功能是控制决策和整合复杂信息)很活跃,而上网生手的大脑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但是,在互联网上仅活动5天之后(每天l小时),搜索引擎就激活了他们大脑中的这一区域。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上网并不能有效提高人的阅读能力

B:与上网生手比,上网高手大脑左半球更加发达

C:书本阅读和网络搜索引起的大脑活动区域不同

D:经过一段时间后,网络对人脑的刺激作用就不明显了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和“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时……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很活跃,而上网生手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的对比可知,C项正确。其他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

6、【言语理解】在进行植树任务时,无人机植树系统首先会对地势展开________,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同时画出播种路线图,________播种的最优路线。接着,无人机会在播种范围内飞行并进行“精密的植树活动”,利用空气压力把顶部发芽的种子射进土壤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勘验 确定

B:勘探 拟定

C:勘测 设计

D:勘察 设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地势”。“勘验”指司法人员对案件或民事纠纷的现场、物证等进行实地勘查和检验;“勘探”指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两项均与“地势”搭配不当,排除A、B。“勘测”指勘察和测量;“勘察”指实地考察或调查,勘查。C、D两项均可与“地势”搭配,填入符合句意,保留。
第二空,由“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同时画出播种路线图”“接着,无人机会在播种范围内飞行并进行‘精密的植树活动’”可知,无人机植树系统会确定好路线。“设计”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其强调的是预先制定,不符合句意,排除C。“设定”指设置确定,拟定,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己看成是万物之主。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经过长达30亿年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A:大多数思想家并不理解进化论的思想

B: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

C:所有物种事实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黑猩猩与人类的进化史实际极为相似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开头以思想家对于黑猩猩的认识为引子,通过“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把话题自然过渡到“自然选择”上,进而得出结论:所有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中“思想家的看法”是作者为阐明观点所作的一个引子,不是文段重点,排除。D项,由“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可知,这里的黑猩猩和人类都是举例,二者进化史的相似性并不是文段想说的,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

①最富有创造性的著作往往是少而精的

②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小说,动辄数十万言,有的甚至百万字以上

③例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只不过四万字

④读书贵于精,包括精选、精读和精思

⑤可是,现在图书的体量越来越大,字数也越来越多

⑥这是每一个名家读书的共同心得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⑤②④⑥③

B:

④⑥⑤②①③

C:

①③⑤④②⑥

D:

④③⑤②①⑥

正确答案:B

解析:

观察选项,从首句入手较难排除。分析题干可知,①论述最富有创造性的著作往往是少而精的,③论述王国维的著作字数少,③是对①的举例说明,故①③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D。⑤指出现在的图书体量大、字数多,②指出学术著作或小说动辄十万言、百万字。由“无论……还是……”可知,②是对⑤的补充说明,因此⑤②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4题

9、【言语理解】(1)对于西方汉学家来说,若想解读《红楼梦》,不仅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还要迈过好几道难关,才能________,领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文艺复兴时期的绝世天才达·芬奇,既是一位艺术家和哲学家,同时又是工程师、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他在上述每个领域,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________的成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登高望远 登坛拜将

B:登堂入室 登坛拜将

C: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D:登高望远 登峰造极

正确答案:C

解析:(1)句,由前文“不仅要了解作者生平,还要迈过好几道难关”可知,想要解读《红楼梦》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领悟其艺术魅力。“登高望远”指登上高处望远方,形容眼界开阔,目光远大。“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登堂入室”更符合句意,排除A、D。(2)句,由句意可知,绝世天才达·芬奇在他所涉及的多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登坛拜将”指被任命为将帅或委以重任,明显不符合句意,排除B。“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最高境界,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10、【言语理解】夜间是重要的消费时段。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但也要看到,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夜间消费的“菜单”能否更丰富,让人们有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能否跟上,为消费者和延时下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可以说,这一切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夜间经济将影响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B:夜间经济考验着管理者的城市治理水平

C: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

D:夜间经济繁荣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文意,文段并未涉及“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B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断出来。
C项说法符合文意,“夜间消费的‘菜单’”“公共交通”体现的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D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断出来。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