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
下列四位作家原名与其作品、笔名对应错误的是:
A:
舒庆春——《月牙儿》——老舍
B:
郭开贞——《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C:
李尧棠——《寒夜》——巴金
D:
万家宝——《原野》——曹禺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对应正确。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月牙儿》讲述了一对母女在旧社会为生存所迫沦为暗娼的故事。
B项对应错误。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中国现代作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古文字学论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中国现代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C项对应正确。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现代作家,曾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寒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杂文集《随想录》等。《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重庆为背景,描写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D项对应正确。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其代表作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了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2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3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
2、【常识判断】下列人物与各项主张、言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卢梭——人民主权
B:梁启超——民主共和
C: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正确答案:B
解析:
B项错误。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号召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史称戊戌变法。他们主张“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思想。其他三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3、【常识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因工作太忙,委托邻居肖某代为照顾12岁女儿小张。因肖某疏忽,致使小张重伤另一儿童,此时张某无须承担责任
B:王某在某直播带货平台购得零食一箱,吃坏了肚子,可直接向卖家索赔
C:赵某在小区遛狗时没牵绳,致使狗将同小区小李咬伤,后经警方调查为李某故意挑逗所致,赵某可免责
D:丁某在某栋居民楼下行走,被高空抛出的物品砸伤,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该栋楼的某一住户蔡某能证明自己当时不在家,也要给予丁某一定补偿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该项中,小张重伤另一儿童,监护人张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因此,王某可以直接向卖家请求赔偿。
C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该项中,李某故意挑逗狗,自身有过错,但赵某遛狗不拴绳,也存在过错,仍然要承担部分责任。
D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该项中,蔡某能够证明自己当时不在家,可以不承担责任。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对下列古语所蕴含法律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法律应当服从民意
B: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严刑峻法有其局限性
C: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法律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D: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理解不正确。“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出自《商君书·壹言》,意思是法律不体察民情、不体现民意,就不足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其并不是说法律应当服从民意,“服从”二字太绝对。
B项理解正确。“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单靠刑罚不能够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单靠杀戮也不能够禁绝奸邪。其体现的则是严峻刑法的局限性。
C项理解正确。“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出自《韩非子·饰邪》,意思是国家有了固定的法制,即使遇上危难也不会灭亡。其体现的是法律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D项理解正确。“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出自张居正的《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难,难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其强调法律实施的重要性,体现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古诗十九首》产生于秦汉时期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C: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
D: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史。《古诗十九首》产生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A选项正确。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B选项错误。《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C选项正确。“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D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含蓄之美,古典诗词文学中更是经常使用典故来表情达意,下列有关典故对应错误的是:
A: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唐·杜牧)
B:尺素——代书信——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张先)
C: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唐·李白)
D:画眉——指喜欢——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馀)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古时合浦产珍珠,可地方官员贪婪无度,珠蚌都迁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珠蚌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出自唐代杜牧的《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此处“还珠”即官吏为政清廉的意思。
B项对应正确。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备注:关于B项中词句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晏殊,但是也有作者是张先的说法。而且本题中问的是典故对应正误的问题,不涉及作者,因此我们觉得B项作者的争议不是错误之处。)
C项对应正确。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最后淹死在水里。“抱柱”后被喻为坚守信约。“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出自唐代李白的《长干行》,此处“抱柱”即为坚守信约的意思。
D项对应错误。西汉张敞夫妻恩爱,张敞曾为其妻画眉,后以“画眉”形容夫妻恩爱。但是此诗句中只是说妻子自己画眉完毕问夫婿“入时无”,没有表达喜欢的意思。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7、【常识判断】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同时期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比较,其明显的不同是:
A:以弱胜强
B:建立抗日根据地
C: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合作共同对敌
D: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正确答案:D
解析: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并存着两个战场: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这两个战场虽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协助”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的配合作战,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与同期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相比最大的特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以下科学家与其重要科学发现,对应正确的有: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居里夫人——元素铀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D:爱因斯坦——能量守恒定律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对应正确。1687年,《自然哲学的科学原理》出版。在这一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的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B项对应错误。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了元素铀。居里夫人发现的是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C项对应正确。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依照原子量大小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次排列,并编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D项对应错误。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最初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迈尔提出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进行探索的一个发现过程,其中做出直接的、主要贡献的科学家除罗伯特·迈尔外,还有焦耳、亥姆霍兹和开耳芬勋爵。
故本题选AC。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3题
9、【常识判断】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通过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主要是指:
A:各国之间的商品流通活动
B: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联系
C: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D:各国之间的劳务相互交换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国际市场是商品交换在空间范围上扩展的产物,它表明商品交换关系突破了一国的界限。
B、C、D三项错误。科学技术交流、思想文化交流、劳务相互交换都存在于商品交换和流通中,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内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如果能够穿越到秦朝,最可能看到的事情是:
A:士兵使用铁制武器
B:客栈里邻居在吃玉米
C:妇女边聊天边剪纸
D:学者收藏雕版印制的“四书五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后期,铁兵器即已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秦朝在战国之后,已经有铁制武器出现。
B项错误。玉米是在明朝末期传入我国的。
C项错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秦朝早于汉朝,不会出现“妇女边聊天边剪纸”的景象。
D项错误。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秦朝不可能出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