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理查德·比特纳把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但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
以上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
A: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B: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引起的
C: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大量没有还贷能力的穷人
D:美国政府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监管不够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先是用理查德·比特纳的话对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做了一个描述,接着简单地评论,“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最后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但”字,强调了作者的真正想法,那就是: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由此引发作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的思考。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体现了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层次思考。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对一个领导而言,要想使事业获得成功,必须学会________,就是要敏锐、全面地观察和分析,正确估计发展方向和力度,这样才会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中________,选择恰当的时机与人选来完成任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势利导 一举两得
B:高屋建瓴 游刃有余
C:审时度势 有的放矢
D:统筹兼顾 全力以赴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就是”可知,“要敏锐、全面地观察和分析,正确估计发展方向和力度”是对第一空的具体阐述。“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审时度势”指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统筹兼顾”指统一筹划、全面照顾。根据题干的“正确估计发展方向和力度”分析,“审时度势”最符合句意。第二空,“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恰与“选择恰当的时机与人选来完成任务”对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3、【言语理解】然而,当牛顿派自己的理论处于事实批评的烈火之中时,他们就摆出老练的若无其事的样子,似乎很少担忧。按照牛顿的规定:如果现象中没有出现例外,就可以宣布得出了一般的结论。但是如果在其后的任何时间内实验中出现了例外,那么,宣布结论时要连带宣布所出现的例外。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牛顿的理论遭到了其他理论家的批评
B:牛顿派相信自己的理论是符合牛顿的科学规则的
C:牛顿派并没有真正按照牛顿的科学规则处理一般结论与例外之间的关系
D:牛顿派相信不符合牛顿一般结论的例外是不存在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首句可知,是“理论处于事实批评的烈火之中”,即出现了牛顿所谓的例外,而非“理论遭到了其他理论家的批评”。
B项,由文段可知,牛顿派在被批评时,很少担忧是因为按照牛顿的规定,即便实验中出现了例外,也可以宣布结论,B项表述正确。
C项,“并没有真正按照”与文意相悖。
D项,分析可知,牛顿派并非不相信不符合牛顿一般结论的例外是不存在的,而是根据牛顿的规定,宣布结果时需要连带宣布所出现的例外而已。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6题
4、【言语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善于________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常常讲,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并没有使我们的文化出现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吸收 断裂
B:接纳 蜕变
C:借鉴 浮躁
D:融合 停滞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借鉴”与“文化”搭配不当,排除C。结合题干中的“敢于”“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可推知,空缺处后的“所有优秀的文化”指的是外来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用“接纳”比较形象。“接纳”指吸收纳入。与“吸收”相比,“接纳”多了一层包容、打心底认同的意思。
第二空,题干意为大唐时期流行胡乐,却没有因为胡乐而使本土文化发生大的、不好的变化。“停滞”填入与句意不符。“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或衰变,与句意契合。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5、【言语理解】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使人的阅读内容、阅读媒介、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呈现多元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特点,读者被多样化地细分,“界面”阅读受到年轻人________。伴随便利而来的是娱乐化的泛滥,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一切文化都甘心情愿地成为娱乐的________,以分得一杯娱乐的残汁,而思考愈发远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捧 附庸
B:认可 陪衬
C:青睐 注脚
D:欢迎 随从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以分得一杯娱乐的残汁”可知,此处的意思为文化需要依附娱乐生存,且文段对泛娱乐化的文化现象持否定态度。“脚注”指列在一页末了的附注,对某些名词事物加以解释,明显不合文意,排除C。“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陪衬”指作为衬托的事物。“随从”指跟从者,侍从者。三者虽然都是作为附属事物,但“附庸”程度最重,与文意最契合。
第一空,用“追捧”表达年轻人对“界面”阅读的态度也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6、【言语理解】
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________。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众所周知 不谋而合
B:
根深蒂固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同向而行
D:
牢不可破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逐渐刻进人们心里,被人们所接受。“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该词仅仅强调人们知道,未体现被人们接受,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两词均强调牢固、稳固,而文段表达的是环保理念被人接受,并未强调其是否稳固,排除B、D。“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中国的理念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指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7、【言语理解】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该如何操作的线索,比如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________体现,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如果简单物品也需要用图解、标志和说明书来________操作方法,这个设计就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面 呈现 粗糙
B:有效 指导 落伍
C:充分 解释 失败
D:合理 演示 笨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一看便知”“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可知,填入词语应表体现很彻底之意。“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与题意无关,排除D。“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全面”指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充分”指足够。A、B、C三项填入均可。
第二空,“指导”可与“操作”搭配,与“操作方法”搭配不当,排除B。
第三空,“粗糙”侧重于不精致。对于简单物品也需要解释操作方法的设计,用“粗糙”描述程度过轻,“失败”更能表达其根本缺陷,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4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4题
8、【言语理解】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刺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西方文字的书写形式各有优势
B: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D:不同书写形式的文字对思维有不同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指出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促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接着指出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综合可知,不同书写形式的文字会形成不同的思维,D项正确,当选。
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书写形式对思维的影响。A项仅提到“书写形式”,C项仅提到“思维”,均不全面,排除。B项的“语言”范畴过大,文段讨论的是“语言的书写形式”的影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
9、【言语理解】短短三十年,手机已经从奢侈品发展成百姓的日常用品。如今的街头,再也看不见抽出长长的天线接打电话的现象了,近几年内置天线几乎成为手机外观的主流。手机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既展示了手机的发展轨迹,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手机外置天线的缺陷及弊端
B:手机天线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C:跟手机天线相关的一些经历
D:跟手机外观设计有关的故事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尾句承上启下,总结了手机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展示了手机的发展轨迹,这是承前;二是带来了一些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这是启后。故文段接下来的内容应紧扣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展开。C项的“天线”“经历”与文段论述的关于天线的故事相对应,当选。其他三项均与文段衔接不当,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的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首先提出问题: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接着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务必发掘服务业对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A项未提到“服务业”这一关键信息,B、D两项未指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