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676

发布时间:2023-09-30 11:3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历史学家有责任把人物的原貌和事件的真相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向读者讲清楚。说“尽可能”,是因为受史料的局限,有些人物和事件无法核实,难以还原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做出推断。历史不是自然科学,不能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精确的数据和结论,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对动机和起因的推论,对结果和影响的分析,都需要历史学家作出主观的评判。
以上文字重点阐述的是:

A: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大不相同

B:历史研究常常因史料限制而无法还原史实

C:历史学家进行推理判断必须依据史料

D:历史研究需要以史料为基础进行主观评判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历史学家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做出推断,然后又指出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真相的推断需要历史学家进行主观评判。综合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历史研究需要以史料为基础进行主观评判,D项概括全面,当选。
A、B、C三项均为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题

2、【言语理解】中国文化讲究因果,具体到陶瓷之上,明显能看出地域文化的影响。例如同为宋代青瓷,北方耀州青瓷与南方龙泉青瓷各自凸显性格,耀州青瓷呈橄榄绿,强调________;龙泉青瓷呈梅子青,表现________;演绎各自地方性格特点,色泽即可见一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豪放 婉约

B:深沉 柔婉

C:沉着 俏皮

D:稳重 活泼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句意可知,耀州青瓷和龙泉青瓷,同为绿色,一种颜色深,一种颜色浅。结合常识可知,深色的橄榄绿呈现出的应是沉稳的性格特点,“豪放”与此不相符,排除A。
第二空,由“各自凸显性格”“龙泉青瓷呈梅子青”可知,两种瓷器呈现深浅不同的两种绿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活泼”与“稳重”是完全相反的性格,差异过大,排除D。“梅子青”莹润青翠,色泽柔和,“俏皮”不能体现其所代表的性格,排除C。“柔婉”能体现出“梅子青”的特质,且“深沉”与“柔婉”相对,能体现出二者性格的相关性和差异性。B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3、【言语理解】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不仅做了整体要求,还规定了细节。比如“严禁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但只靠规定效果有限,关键在于一切放在阳光下,让所有的公务支出、官员财产都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才能达到真正的廉洁。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通知 廉洁

B:规定 廉洁

C:廉洁 节日

D:廉洁 监督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转折词“但”之前讲的是中央纪委发出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廉洁的有关规定,转折词“但”之后讲的是,光靠规定还不够,还要靠纳税人的监督。故本文段的关键词是“廉洁”和“监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4、【言语理解】它(       )也会回家来看看,走时眼睛里会(       )出些许的留恋与不舍。

A:偶然 透露

B:偶尔 透露

C:偶然 流露

D:偶尔 流露

正确答案:D

解析: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间或;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透露一般表示消息或秘密等的显露。流露一般是感情的显露。根据句意,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①穿越灾难,我们更加懂得,人类是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进化、生长,我们________ 要认识自然,还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
②网络使现代人的阅读行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常常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________才进行一次细嚼慢咽式的传统纸质阅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光 有时

B:不只 偶尔

C:必须 偶然

D:不仅 碰巧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搭配,通常与“还”搭配的词语是“不光”“不只”“不仅”,可首先排除C。
②句中与“常常”相对,“偶尔”最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6、【言语理解】如果可以,机器人甚至能挽救你的生命。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美国近年来年均车祸致死量高达13000人,自动驾驶汽车至少能够降低因醉酒和走神导致的车祸数量。然而大部分美国人声称,乘坐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会让他们感觉不适。若此类想法得不到改变,科技的发展必然受阻。事实上,在很多领域机器人都可以替代人工以提高安全系数。令人讽刺的是,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机器人却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对机器人仍缺乏信任

B:人类在社会中仍居主导地位

C:人类还不能制造出超过人类本身智慧的机器

D:机器人还未寻找到更接近人类智能的进化路径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题出处: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9题

7、【言语理解】在现实中的罗浮宫,你需要在蒙娜丽莎的外围等上数十分钟,才能凑近那发黄的小画看上片刻。虚拟博物馆此时就可以发挥效用:攒动的人潮没有了,距离没有了,推到眼前的只有高度还原的展厅景观和70亿像素无限细腻的细节和质感。而且博物馆虽然有丰富的馆藏和长期列展,但因为空间有限,并不会将所有作品都同时展示在展厅里,但在数字展厅,那些难得一见的艺术品你都可以随时观览。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数字博物馆的优势

B: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C:传统博物馆的技术局限

D: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虚拟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对比,指出虚拟博物馆不仅省时节力、高度还原展厅景观,更可以无空间限制的同时展示各种难得一见的艺术品。而这些在传统博物馆都是难以实现的,即文段主要介绍的是虚拟博物馆的优势,A项表述与此相符。
B、C两项都没有提及“数字博物馆”。D项“建设必要性”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8、【言语理解】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段文字表达了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念中的:

A:系统观

B:价值观

C:生产观

D:环保观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怎样看待自然资源,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看待人自身的发展。而“怎样看待”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选择层面的问题。因此“价值观”与此最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绝妙与糟糕,是人生中不断涌现的高峰与低谷。我们被生活的铁拳一次次打倒在地,又凭借蕴藏在体内的强大“复原力”,一次次地爬起来,擦干泪水,重新前行。“复原力”是人生的宝藏,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像不断输出的基础是不停输入一样,“复原力”的宝藏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储蓄式充值,而这种“充值”的关键时期,就在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且模糊不清、摇摆不定的童年时期。父母的悉心陪伴与支持、孩童眼界的增长与扩充、均衡的营养令肠道菌群及大脑化学物质保持平衡,这三个方面是构筑“复原力”宝藏的关键因素。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要在童年为孩子筑牢“复原力”的基础

B:“复原力”是父母给予孩子的重要宝藏

C:激发强大“复原力”才有勇气面对生活

D:“复原力”的养成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们在生活低谷中被一次次打倒后,总能凭借“复原力”重新爬起来前行;接着指出“复原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不断进行储蓄式“充值”,“充值”的关键时期在童年时期;最后具体指出在童年时期构筑“复原力”宝藏的三个关键因素。文段主要说明童年是构筑“复原力”的重要时期。
A项准确概括了文段所强调的重点,正确。
B项,父母的悉心陪伴与支持是构筑“复原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不能偷换概念,替换为“复原力是父母给予孩子的重要宝藏”,该项说法错误,排除。
C项,文段未提及激发“复原力”的内容,排除。
D项,文段只提及三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多种复杂因素”说法有误,且未提及“童年”这一关键时期,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在此背景下,亚洲国家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正视历史、妥善处理分歧,聚焦共同利益,把互利共赢的合作愿望落到实处。

B:年会专门设计了一个“超越冷战思维:新的亚太安全观”分会,就是希望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希望推动走出一条各国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C:我们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专门设置了一场分论坛。中国倡议建设亚投行以来,许多国家积极呼应。

D:我们围绕“亚洲命运共同体”设置了众多议题,目的就是想挖掘地区经济体在不同领域有何共同利益,尝试从它们各自的角度来诠释亚洲面临哪些共同挑战和共同机遇。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表达有误,应把“能否”去掉。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