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666

发布时间:2023-09-28 22:05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利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先进的技术,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技术优势又是其获得垄断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他们也会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技术垄断与控制,防止技术过度扩散,以充分发挥其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回报。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需要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消除其垄断优势

B:应正确认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可行性

C: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负面效应

D:需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力引入跨国公司,其目的在于利用“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先进的技术,然后指出,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垄断地位而努力防止技术过度扩散。故“因此”后的总结句应与前面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关,选项中只有D项提及了“技术溢出效应”。A、B、C三项均与“技术溢出”效应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新型U盘不仅能够防病毒,使电脑免受蠕虫、木马、钓鱼软件及间谍软件的侵扰,而且还能够存储文件。

B:在领导科学中,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关系,领导失去了群众的理解、信赖、拥护和支持,必将一事无成。

C:一首曲子往往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D:巴金的晚年,仍然文思敏捷,精力充沛,写了许多优秀的反应时代风貌的作品。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能够防病毒,使电脑免受蠕虫、木马、钓鱼软件及间谍软件的侵扰”与“存储文件”应当交换位置。C项“原因”与“因为”语义重复,可删去“因为”。D项主谓搭配不当,“巴金的晚年”应改为“晚年的巴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3、【言语理解】

2020年夏天无糖饮料火了,贴着无糖、低糖标签的饮料已经开始向饮料界传统“大咖”——可乐、酸梅汤、冰红茶等发起了挑战。据24小时连锁便利店便利蜂统计数据,7月饮料销售上涨25%,其中代糖水饮、高纯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显,毕竟在炎炎夏季,这些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在享受喝冰镇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心里又少了很多“罪恶感”,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糖饮料并不如人们心目中所想的那么完美

B:

喝无糖饮料是不会对人体带来任何副作用的

C:

喝无糖饮料引起人体代谢的变化不是特别大

D:

在追求健康体型的人群中无糖饮料备受推崇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发现,设空处在尾句,且其前有总结词“因此”,考虑其为总结句,重点分析前文内容。文段首先指出2020年夏天无糖饮料向饮料界传统“大咖”发起了挑战;接着用数据说明7月饮料销售上涨25%,其中代糖水饮、高纯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显;然后说明这类饮料销量高的原因——让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能过足嘴瘾。“因此”后的总结句应是对前文原因的归纳总结。D项准确概括了前文无糖饮料畅销的原因,作为总结句恰当,正确。

A、B、C三项均与前文内容无关,不能作为总结句概括上文,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

4、【言语理解】习近平讲述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以此重申这样一个道理: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成大事者应有的品质,________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________坚定信念、坚守气节,________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 也要 就

B:无论 只要 就

C:一旦 只要 也

D:如果 但是 也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可知,此处分句表示的是一种无条件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无论”填入与此相符,排除A、C、D。
后两空,“坚定信念、坚守气节”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之间为充分条件关系,“只要……就……”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9题

5、【言语理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这段文字接下来讲的是:

A:为什么我们认为当前的世界正处于发展与激变的时代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C: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

D: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的主题才是各国制定政策的依据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并通过当前国际发展形势说明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然后以“同时”说明,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并具体说明了这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表现,最后点明“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逻辑,文段接下来应围绕“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这一问题,给出解决对策,即C。A、B两项非对策,D项是针对文段首句提出的对策,与“同时”后提出的问题无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40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44题

6、【言语理解】

方言,指各地用语。周秦之时,政府派遣“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并加以记录整理。两千多年前,西汉扬雄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方言》,此后“方言”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60年后,普通话推广已非常成功,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需要保护的局面。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

C:

作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

D:

应该思考如何让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相得益彰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排除。
B项,文段只说“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普通话是否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无从得知,排除。
C项强加因果,方言的式微与普通话的推广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
D项可由文段末句得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7、【言语理解】“________________。”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要坚持。在保证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意义重大。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

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正确答案:D

解析:横线位于段首,所填句子应是引出话题的句子或者为全文的观点句。后文围绕“勤俭节约”展开论述,故首句应与后文保持话题一致。D项强调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能够体现“勤俭节约”,填入恰当。
A项侧重节约粮食,较为片面,不如D项全面,排除。B项侧重“节俭”和“奢侈”的转化,文段没有涉及“奢侈”,排除。C项说的是财物是有限的,但是消费却是没有止境的,侧重要计划着花钱,概括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基层工作中,长期直面各种矛盾和诱惑,不断经受大事急事难事烦事的考验,可以在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磨砺中壮筋骨、长才干,练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培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成长为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的高手,发展成治理社会、发展经济的能人。
上述文段主要说明了:

A:基层锻炼是干部培养的必要条件

B:基层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C:基层需要能力强的干部

D:基层工作有助于干部成长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基层工作的困难性,即要长期面对各种矛盾和诱惑,要不断经受考验。然后指出这个过程对于干部成长的积极意义:可以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政治品格,培养百折不挠的性格,最终成为治理社会、发展经济的能人。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基层工作有助于干部的成长、成才,对应D。
A项,培养干部并非只有基层锻炼这一个途径,“必要条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项,“面临巨大挑战”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需要能力强的干部”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题

9、【言语理解】允许媒体发言,是一种文明,(       )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       )这种文明,(       )祛除任何对于真实的畏惧。

A:一旦 只有 才能

B:甚至 只有 才能

C:一旦 只要 就能

D:甚至 只要 就能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语境,第一空后一分句“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与前一分句“允许媒体发言”存在递进关系,再结合句中的“也是”可知,第一空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甚至”更恰当,排除A、C两项。最后一句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且“只要……就能”代入,句子不通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近代以来,怎样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这些________的观点当然受到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即用________的思维来看待复杂的文化现象。这种思维模式在今天的研究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的:

A:荒谬 泾渭分明

B:偏颇 非此即彼

C:片面 针锋相对

D:极端 水火不容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可知,学者的这些观点过于偏向一方,所填词语应含偏向一方的含义。“荒谬”指极端错误,强调非常不合情理,而非偏向一方,填入此处与句意不符,排除A。
第二空,由“即”可知,所填词语与前文“有人主张……也有人主张……”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所体现的思维构成解释说明关系,表示两者必须选其一之意。“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均侧重双方对立,不含两者必选其一之意,排除C、D。“非此即彼”指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