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649

发布时间:2023-09-26 4:57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量子保密通信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出发,从________上保证了保密性,即通信双方能够检测到窃听者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由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所________的,因为观察或者测量一个量子系统均会造成量子态的扰动,造成可以检测出的________,从而可以提醒通信双方泄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本 推导 错误

B:基础 体现 异动

C:源头 保障 结果

D:理论 保证 反常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出发”可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锁定答案D。第二空,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保证”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理论可行性,恰当。第三空,“反常”填入表示泄密即可造成量子态的不一样,符合文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29题

2、【言语理解】15.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额目标,主要途径就是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需要贯彻“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而且政府引导必须先行。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化进程,为企业创造必要的市场空间;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确立扶持重点,专注于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在节能环保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B:节能减排关键在于调动企业内在的积极性

C:节能减排需要企业和政府的互动才能实现

D:实现节能环保目标要走产业化道路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开发需要贯彻“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而且政府引导必须先行。第二句紧接着进一步阐述政府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因而整个文段强调的是“政府在节能环保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的。从传播的角度看,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表达。观其行再晓其人,公众就是通过外在举止了解行为人的。举止代表什么意义,解释权往往不在自己,对于公众人物尤其如此。就拿前阵子某市领导打伞观看学生淋雨做操的事件来说,可能领导平时也是爱孩子的,到学校也不过是正常的工作,可对比画面凝固下来,传递出的形象就由不得他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舆论对公众人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B:公众人物更容易暴露在舆论危墙之下

C:舆论主导的公众形象未必与公众人物自身相一致

D:公众人物更应注重自身形象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公众通过外在举止了解行为人,举止代表什么意义,解释权往往不在自己,对于公众人物尤其如此。然后以领导打伞、学生淋雨的事件为例,说明领导的不合适的举止可能会造成公众的误解,从而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为了避免这一后果,公众人物更应注重自身举止的得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珠联璧合

B:相辅相成

C:相得益彰

D:取长补短

正确答案:A

解析: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题干指“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又都具有极高“开通民智”的功能。用比喻同为杰出的事物在一起的“珠联璧合”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就能做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谦受益”与“满招损”

B:“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C:“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

D:“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学习悖论”,并指出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然后说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后由“其实”引出破解“学习悖论”的方法。即空缺处所填句子是针对文段中的悖论而提出的解决方法。文段中悖论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A项是关于“自满和谦虚”的问题,C项是关于“积累和作为”的问题,D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均与文段无关,排除。“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然”,“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所以然”便可破解悖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50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0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

6、【言语理解】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人已长时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他们已惯于从自己的着眼点出发,选择对于文人艺术家有利的观点。而如今——或许早该如此——已是我们对他们提出抗衡的时候了,并且也应该质疑他们眼中所谓的好画家或好作品。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在此,我们应该一一重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文人艺术家的鉴赏水平落后于他们的创作水平

B:古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因偏见而被埋没

C:文人在中国绘画理论领域长期居于强势地位

D: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分歧由来已久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部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中国文人已长时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可知,C项表述正确。A、D两项无中生有。B项偷换概念,原文中因偏见而被埋没的是“非文人艺术家”。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7、【言语理解】艺术精英主义是艺术一以贯之的高雅姿态和自我意识,它强调艺术是艺术家内心经验的独特写照,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意义,消费大众的需要和欲望,一般不在它的考量视域里。而大众文化更愿意强调艺术如何在消费和接受中呈现意义,如若大众的需要和欲望发生变化,那么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就有必要生产出作为现代艺术普遍范式的新的大众文化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艺术的发展同样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B:艺术的本质在于其文化属性

C:自我意识是高雅艺术的灵魂

D:艺术创造应与社会相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艺术精英主义强调艺术家内心经验的独特写照,一般不考量普通消费大众的需要和欲望;然后由此引出与之区别的大众文化,即大众文化强调艺术如何在消费和接受中呈现意义,因而艺术家的创作应随大众需要和欲望的变化而做出调整。选项中与大众文化的这一倾向相符的为D,当选。
A项说法有误,艺术精英主义不考虑消费者。B、C两项文段没有谈及。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8、【言语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脱离实际地“浑沌开窍”、一厢情愿地“帮蝶破茧”、罔顾规律地“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始终考虑政策出台和实施之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杜绝“好事蛮办”、摒弃“好事虚办”、防止“好事滥办”,才能真正落实好意、办成好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操之过急

B:为群众办实事不能只有诚心

C:为群众办实事应该讲究方法

D:为群众办实事要讲求效果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为群众办实事要讲方法的观点,然后论述了方法错误对工作的危害,末句进一步强调只有方法正确,才能真正落实好事,办成好事。“方法”为文段强调的重点,C项与此相符。
A、B、D三项说法无误,但均为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软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从当前的发展速度看,软科学必将在广泛的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段话强调了:

A:人们对软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B:软科学应当受到重视

C:软科学发展的原因及前景

D:人们重视软科学的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中第一句指出了软科学发展的原因,接着在后面提到在世界范围内,从当前的发展速度看,软科学必将在广泛的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________之中,经济仍在艰难复苏,技术革命一日千里,突发性风险始终存在,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________既有期待,又有忧虑。国际之“乱”和中国之“治”,凸显中国方案的可行、中国理念的可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变 远景

B:变革 愿景

C:改革 愿望

D:变局 前景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演变”意为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不能用来形容当前的世界形势,排除A。“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就社会制度而言),文段不涉及社会制度的改变,排除B。“改革”指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合理、完善,更加适合需要,多为主动发起的、有益的改变,不能用来形容世界形势,排除C。“变局”指变动的局势;非常的局面。其填入符合句意,当选。验证第二空,“前景”指将要出现的景象,符合文段对未来情况的一种预测。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