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622

发布时间:2023-09-22 10:17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逻辑作为人类探求知识、追求理性的工具,其研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________是以推理有效性为核心研究内容的逻辑,其形态也是丰富多彩的,________有演绎的逻辑,还有各种非演绎的逻辑,如归纳逻辑、类比逻辑等,________围绕推理研究,逻辑还研究与推理有关的概念、判断、论证以及基本的逻辑规律和逻辑方法等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 而且 甚至

B:即使 不仅 并且

C:如果 那么 也是

D:既然 所以 然而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突破。“演绎的逻辑”与“还有各种非演绎的逻辑”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因此第二空所填词语要能与“还”搭配,表递进关系。“而且”与“还”不能构成递进,排除A。“那么”“所以”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与“还”也构不成递进,排除C、D。“即使”“并且”填入第一空和第三空后,语句也通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题

2、【言语理解】中国当下最大的社会不公平还不是在经济领域,而是在公共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在消极排斥方面,往往是因为贫富悬殊导致贫困人口无法进入富裕人群的社会空间。在积极排斥方面,往往是经济、社会某些规章或规定导致弱势与贫困人口无法进入某些社会空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社会排斥现象

B:当前中国在公共领域广泛存在排斥穷人现象

C:公平社会绝对不能排斥穷人

D:社会不公平最终将导致社会不稳定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句为中心句,指出当下中国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是公共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后面具体围绕贫富差距阐述了积极排斥和消极排斥。B项概括较为全面。中国当下最大的社会不公平不是在经济领域,A项与此冲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当被冠以“聪明人”称号时,很多人都会认为那些难题到你手里便会________。如果遇到难题,周围的人便会将目光集中到你身上,并将你看作那只“会下金蛋的鹅”。只要你________流露出一丝为难之情,人们就会说:“哎哟,我还以为你很聪明呢!”如果你失败了,人们也会更容易流露出________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迎刃而解 稍微 失望

B:势如破竹 略微 绝望

C:一蹴而就 严重 同情

D:不攻自破 轻微 扫兴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填入词语表示难题得到解决。“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两词均不用来形容“难题”,排除B、C。
第三空,“绝望”语意过重,“扫兴”指原有的兴致因某种干扰而低落,均可排除。“失望”意为希望没能实现,表示一种心理期待的落空,与文段所说的人们对“聪明人”的期望落空语意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8题

4、【言语理解】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有时会突然发病”与原文“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不符。
B项,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在文段没有提及。
C项,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问题文段也没有提及。
D项,由“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知,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6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5、【言语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某人大代表在分组讨论中对李克强总理表示,“作为人民代表,我要把医疗保障的困境讲给李总理听。但我讲的只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李克强总理立即赞扬说:“你是人民代表,你有权利要求我为人民谋福祉。”
对李克强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B: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代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直接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D: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而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

正确答案:A

解析:李克强的话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即“你是人民代表,你有权利要求我为人民谋福祉”。总理的话“你有要求我的权利”中的“你”代表的是人大和人大代表,“我”代表的是以总理为首的人民政府。由常识可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你有权利要求我”表明人民代表有监督政府工作的权利。因此李克强总理的话表明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可以监督政府的工作,A项表述正确。B项未体现人大代表对政府的监督,排除;C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文段中没有体现,且与常识不符,排除。D项,“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6、【言语理解】水污染的形势是严峻的,而尤其使我们________的是,当前工业发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畏首畏尾

B:骑虎难下

C:进退维谷

D:瞻前顾后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解答。“畏首畏尾”指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骑虎难下”指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这三个词语都含有贬义色彩,与题干整体感情基调不符,排除A、B、D。“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1题,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题

7、【言语理解】市政市容委上半年就曾对全市报刊亭开展过整治,包括对破旧报亭进行维修、粉饰;重点治理亭外占道经营行为,拆除私自搭建的各类棚架等。若这类治理还止于“________”的话,那动不动就把报亭拆除,只会是________,制造更多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适得其反

B:公事公办 画蛇添足

C:墨守成规 事倍功半

D:就事论事 过犹不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纸上谈兵”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公事公办”指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就事论事”指根据事情本身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此处是拿上半年对报亭的治理与动不动拆报亭的做法进行对比,并不是批判之前的治理未落到实处,排除A。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制造更多问题”对应,表达对动不动就拆报亭做法的不认同。“画蛇添足”强调多此一举,“事倍功半”强调效率低下。二者均不会制造更多问题,排除B、C。“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与“动不动”“制造更多问题”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8、【言语理解】①这价钱哪儿贵呀?这可是________的黄金。
②看着乡亲们干劲________地重建家园,县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③你放心,本店的商品,分量________,童叟无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十足 十足 实足

B:实足 十足 十足

C:十足 实足 十足

D:实足 实足 实足

正确答案:A

解析:“十足”含有两层意思:(1)成分纯,如“十足的黄金”;(2)达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如“十足的势利小人”。“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分量实足”“实足年龄”“实足200人”。由此可知, ①、②句应填“十足”、③句填“实足”。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9、【言语理解】“先老”即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意味着我们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变得昂贵了,意味着我们会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未富”则意味着,我们并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这个阶段就比较优势来说,我们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不准确地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未富先老”的局面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B:过去的发展方式会使我们丧失比较优势,不能支撑经济持续增长

C:中国面临的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困境

D:“未富先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先老”会使我们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接着指出“未富”会使我们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不到足够的比较优势,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我们面临“比较优势真空”。可见“比较优势”是文段的中心词,四个选项只有B项体现了这个中心词,为正确答案。
A项“制约”程度过重,表述不准确;C项“集中表现”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也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10、【言语理解】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他新建的经济区________。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莫及 纷沓而至

B:望其项背 跃跃欲试

C:望洋兴叹 趋之若鹜

D:无可企及 门庭若市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是南沙区的发展优势另其他新建经济区很难赶上。“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明显不合句意,排除B。第二空,句意是由于众多条件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来到南沙区。“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其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排除C。“门庭若市”指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不能适用于“国内外投资者”,排除D。“纷沓而至”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