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华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期,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学派与观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农家——无为而治
B:墨家——兼爱,非攻,尚同
C:法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兵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正确答案:B
解析: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体现。A项对应错误。墨家,墨家创始人为墨子,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B项对应正确。法家,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李斯等。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著有《韩非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兵家的思想内容。C项对应错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说的是法家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判断。D项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
B:煮饭、烧水时主要是运用热传导方式进行传热的
C:使用炉灶炒菜时,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外焰温度高
D: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降低了水的沸点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该项中“直接转化”说法有误。
B项说法错误。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如煮饭、烧水,都是通过蒸汽来形成对流煮熟。而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如炒菜就是通过锅底热量传递炒熟。
C项说法正确。火焰从内向外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的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
D项说法错误。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得越快。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一年半之前,孙某病危时曾当着2个儿子和4位医护人员的面说:“我死后家里的一切财产都留给老大”,后经抢救治疗,孙某病愈出院。一年半后,孙某旧病复发死亡。孙某大儿子把孙某的全部遗产据为己有,理由是一年半前孙某病危时立了口头遗嘱。孙某的口头遗嘱:
A:有效
B:无效
C:由大儿子告知其他亲属后有效
D:经医护人员证明后有效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4、【常识判断】下列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固若金汤
B:初出茅庐
C:殃及池鱼
D:高阳酒徒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B项正确。“初出茅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C项错误。“殃及池鱼”出自《吕氏春秋·必己》。
D项错误。“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5、【常识判断】家里的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A:灰尘
B:钨蒸气凝华
C:钨丝烧断
D:灯泡变旧
正确答案:B
解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家里的白炽灯的钨丝受热会发生升华现象,然后钨蒸气遇到较冷的灯泡玻璃时,在灯泡壁上凝华,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关于地球生物演化史,下列哪组排序是正确的?
A:蓝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节肢动物→草履虫→软体动物→脊椎动物
C:细菌→腔肠动物→爬行类→鱼类
D:苔藓→绿藻→菌类→双子叶植物
正确答案:A
解析:地球植物演化史排序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项排序正确。地球动物演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早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B项排序错误。鱼类的出现早于爬行类,C项排序错误。菌类、藻类早于苔藓,D项排序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适当食用粗粮,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有益人体健康。下列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在胃肠中可被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有效吸收
B: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够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利于减肥
C:纤维素能够吸附一些有害物质,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D:纤维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吸附大量水分
正确答案:A
解析:食物中的纤维素(即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并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作用。故B项正确,排除。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协助人体清除肠道内的有毒物质,起到润便、治便秘和痔疮及及时排除体内有害毒素的作用。故C、D两项正确,排除。
同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并且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一种多糖。故A项错误,应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A:地级市与地区、自治州、盟属于同一行政层级
B:地级市一般管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
C: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地级市不具备立法权
D: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总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地级市属于市级行政单位,接受省级行政单位领导,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
B项正确。地级市一般管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
C项错误。我国设区的市具有行政立法权。
D项正确。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3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题
9、【常识判断】关于我国宪法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是以满清光绪帝的名义颁布的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否定了内阁制而采用了总统制
D:《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是一部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临时宪法
正确答案:C
解析:《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仍然保留了较多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色彩,在整体上继承了《临时约法》的责任内阁精神,随后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记约法》)否定了责任内阁制而采用了总统制。C项说法错误。AB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
下列与病毒、细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是细菌的一种
B:
病毒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C:
病毒可以被细菌感染
D: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病毒是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而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可以独立完成代谢活动。病毒与细菌有很大的不同,病毒不是细菌的一种。
B项说法错误。二分裂是细菌、鞭毛植物、硅藻和大部分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C项说法错误。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过程。因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成为宿主,所以病毒不能被细菌感染;而细菌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可以感染细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其可以感染细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