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2578

发布时间:2023-09-15 13:27     浏览量:8

1、【常识判断】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

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B: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D: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被农药污染的食品煮熟后仍有污染,不能食用。
B项错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C项错误。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D项正确。确认自己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素吸收;用手帕、布带或绳索立即在伤口近心端3~5厘米处捆绑,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但每隔20分钟松绑2~3分钟,以免肢体缺血坏死。经紧急救治后,应迅速到医院抢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某驴友在长白山徒步时,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的一面朝向是:

A:东

B:北

C:西

D:南

正确答案:B

解析:苔藓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长白山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树的北面是背光面,较为阴暗潮湿,所以生长苔藓一面的朝向是北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器皿盛放食物可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B:

医用酒精并非纯酒精是因为稀释后的酒精渗透能力更强

C:

天然气燃烧时火焰呈紫蓝色说明缺氧,此时可适当调整灶具风门

D:

煮熟的豆浆破坏了豆类原有的营养成分,因此豆浆最好不要完全煮熟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说法错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食物通过吸收微波,把微波转换成热能。微波是不能穿透金属物体的,所以不能用金属器皿盛放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否则不仅阻挡了微波加热食物,还会因微波在金属中激发电子产生大电流放电火花,严重时会烧坏炉体或者器皿。

B项说法正确。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一层坚固的包膜,阻碍酒精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经过测定,浓度为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当酒精浓度低于75%时,其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所以,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杀菌消毒能力,浓度为75%时其杀菌消毒效果最好。

C项说法错误。天然气燃烧时火焰一般呈蓝色,如果较长时间内火焰均呈红黄色说明缺氧,产生“脱火”现象则说明空气过多,此时可适当调整灶具风门。

D项说法错误。生的豆类含有毒物质,食用生豆、未熟透的豆类、豆浆等,可能导致中毒。因此,豆浆应该煮熟再喝。一般当豆浆加热至80 ℃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但此时豆浆中的有害成分并未完全被破坏,仍需继续煮沸。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

4、【常识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解析: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应统一贯彻,协同推进。由此可知,①③④说法正确,②⑤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3题

5、【常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扑火,并迅速熄灭炉火

B:电路保险丝(片)熔断,用铜线代替以保护电器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D:停电的夜晚发现煤气泄漏后,点燃蜡烛查找泄漏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遇油锅起火,要立即关闭燃气开关,用锅盖或大块湿抹布盖住起火油锅,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比水轻,给起火油锅浇上水后,油会浮在水面上,仍然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起不到灭火的效果,且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容易引发火灾。
B项说法错误。铜丝或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电器的作用。
C项说法正确。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D项说法错误。使用明火检查漏气,如果真有泄漏问题出现,明火就会点燃泄漏的燃气,发生危险。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7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6、【常识判断】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国家监察机关的内容。关于国家监察机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罢免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C: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监察机关的职务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四)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B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该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C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一)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此可知,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而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题

7、【常识判断】下列各大洲中,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正确答案:D

解析:

亚洲和欧洲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非洲虽是第二大洲,但是三分之一的面积为沙漠,且非洲人口众多,已超过10亿,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可开发利用资源占全洲90%以上,且人口只有4亿多人,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东坡居士苏轼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名句的作者一起推杯换盏、吟诗作对:

A: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正确答案:D

解析: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A项诗句出自《长恨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B项诗句出自《行路难》,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C项诗句出自《观书有感》,作者是南宋理学家朱熹;
D项诗句《鹊桥仙·纤人弄巧》,作者是秦观,他是北宋文学家、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自然界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植物的叶片都呈现绿色,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绿光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绿光

C:叶片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D:叶片表皮覆盖着一层绿色物质

正确答案:C

解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植物叶子是不透明的。当阳光照在叶片上,阳光的七彩颜色被叶片吸收,只有绿色光被反射。所以,植物的叶子大多是绿色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79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3题

10、【常识判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下面关于风筝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筝起源于中国

B:纸风筝出现于春秋时期

C:古时风筝曾被用于军事通讯

D:风筝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称为“鸢”,一般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
B项说法错误。春秋时期,造纸术还未发明,因此纸风筝不可能出现于这一时期。
C项说法正确。风筝在制作之初,作为军事工具,常被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
D项说法正确。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3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