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63

发布时间:2023-09-13 8:38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每种植物都有自己________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________。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也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特 交际 壮大

B:特有 对话 延续

C:独到 沟通 发展

D:特殊 交流 繁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独到”多指在学识、见解等方面与众不同(多指好的),不能用来形容“气味”,排除C。第二空,“交际”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指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二者均不能用于“植物和动物”之间,排除A、B。验证第三空,由句意可知“吸引授粉者”“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是有利于种群“繁衍”的行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2、【言语理解】茶艺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艺术,但对“茶艺”的________诠释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即使开茶艺馆的人,也多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人云亦云

B:准确 语焉不详

C:精确 各执己见

D:全面 一知半解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精确”指精密准确,误差小,常用于可量化的事物。句中用于对“茶艺”这一概念的解释,不恰当,排除C。“合理”意为合乎道理或事理,是从逻辑上进行衡量,也与概念的解释无关,排除A。
第二空,句子说的是即便是开茶艺馆的人,对“茶艺”这一概念也说不清楚。“一知半解”意为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侧重于“知”,即理解的层面;“语焉不详”意为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侧重于“语”,即说的层面。与“诠释”“众说纷纭”相对应,此处填“语焉不详”更贴切。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3、【言语理解】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             。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             
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
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
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
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开头提出了鉴赏和研究两个概念,先分析的是“鉴赏”,接下来要分析的自然是“研究”,为了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前面的形式为“鉴赏是……”,后面应为“研究……”,而不是“……是研究”。并且②比①语气要重,更能突出研究的特点。所以第一空应选②。排除AD项。第二空要填的内容要和前文照应,“观花的游人”可以随意的评论与谈话,对应的是“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植物学家”需要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对应的是“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不屑于干平凡小事和不肯下苦功夫学习的青年,即使他的理想多么壮丽,也只能是一个      的肥皂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切实际

B:五彩斑斓

C:司空见惯

D:虚无缥缈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不能用来形容“肥皂泡”,排除A。“司空见惯”比喻经常看到,不足为奇,与句意不符,排除C。“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若有若无,排除D。“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用来形容“肥皂泡”最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

田山歌,是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曾广泛流传于长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区。田山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有着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田山歌的历史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太湖流域开始有原始的栽培水稻农业时,整个江南就已经产生田山歌的原始形态。作为我国典型的稻作农业区,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因此,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田山歌特有的艺术价值

B:

田山歌特殊的环境条件

C:

田山歌独特的创作手法

D:

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田山歌的表现形式及曾经的流行区域;然后指出田山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价值;接着指出田山歌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后以“因此”总结,指出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故整个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特有的艺术价值”、B项“特殊的环境条件”概括均不全面,排除。

C项“独特的创作手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

6、【言语理解】黄河以西地区形成了端午插柳的风俗,受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影响,人们利用了杨柳的象征意义和辟邪、祈雨抗旱功能,________了纪念屈原的意义,是特殊环境下人们对北方端午基本形态的一种合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现 理解

B:融合 改造

C:发展 外推

D:表达 存在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实现”“发展”与“纪念屈原的意义”搭配不当,排除A、C。
第二空,分析文意可知,北方用插柳纪念屈原是在北方端午基本形态上的一种新发展,用“改造”恰当,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原本发挥的是抗菌作用,英国拉夫巴勒大学研究人员发觉唾液中这一蛋白的数量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他们花费了三年多时间,对38位参加过美洲杯帆船赛的赛手进行了测试,观察到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赛手在患上感冒前的两周时,尽管当时感觉良好,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水平已经急剧下降。
英国的研究人员对唾液进行的此项研究,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通过检测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数量,人们可以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在免疫力低下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疾病袭扰

B:明确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越高,则人体免疫力越强,这是因为免疫球蛋白A在发挥作用

C:发现了感冒的潜伏期为两周,在此期间,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而人们不会有免疫力下降的感觉

D:颠覆了人们对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的抗菌作用的认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与人体的免疫力呈正相关,接着用他们的具体试验说明了这个结论。题目问的是研究的意义,医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故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通过检测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能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文意相符,当选。
B项虽然能够从此项研究中得出,但并不是该研究的意义。C、D两项并不能由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8、【言语理解】网络诗歌写作给了诗人充分的自由。年轻诗人有可能利用网络的作用力,消解某些文学刊物的话语霸权。与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相比,网络诗歌有明显的非功利色彩,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淡薄,作者写作主要是出于表现的欲望,甚至是一种纯粹的宣泄与自娱。这里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更为独立的品格。网络为任何一个想要写诗并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向诗坛的门。
下列选项中,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诗人写作的目的是宣泄与自娱

B: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C:网络诗歌是年轻诗人消解文学刊物的工具

D:网络诗歌充分张扬着自由精神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说的是“作者写作主要是出于表现的欲望,甚至是一种纯粹的宣泄与自娱”,“目的是宣泄与自娱”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文段说的是“与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相比,网络诗歌有明显的非功利色彩”,即网络诗歌具有非功利色彩,不能由此推出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有可能”利用网络来消解“某些”文学刊物的话语霸权,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可由“网络诗歌写作给了诗人充分的自由”“这里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9、【言语理解】诗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_____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________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具一格 明察秋毫

B:独树一帜 力透纸背

C:别具匠心 点石成金

D:别开生面 目光如炬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诗人的目光能使“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意味”。“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目光如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选项中能体现诗人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性的只有C项的“点石成金”。
第一空,“别具匠心”填入符合文意,且能与“打量”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4题

10、【言语理解】从结绳记事到竹简纸张,从计算机存储到光盘刻录,人类从未停止________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方式,信息存储方式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也________着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求 塑造

B:追逐 制造

C:探求 创造

D:探究 缔造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从……到……,从……到……”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人类一直寻求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方式,所填词语应表达寻求之意。“探究”意为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多与“问题”“真理”等搭配,不能与“信息存储方式”搭配,排除D。
第二空,此处说的是信息存储方式变革对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的影响。“塑造”侧重影响、形塑,“制造”“创造”均侧重从无到有。“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一直存在,“制造”“创造”填入此处不恰当,排除B、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