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为了更加壮大这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美国交通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可能性很大”在文段中体现不出来。文段表述的是“开始调查……作为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并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其他三项在文段中均有所体现。
由文段前两句话可知,B、C两项正确。
由文段末句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中国人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些罪行确凿的腐败犯罪分子可以在一些国家逍遥法外,以各种借口逃避法律惩处。
D:习近平表示,中国同国际市场密切关联,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除“能不能”。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3、【言语理解】中国陶瓷,凡一新品种诞生,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脉络清晰。但元青花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你看见它时,它俨然已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人善武而不善文,所以如此精美的青花瓷出自蒙古人之手太让人不可思议。再有,元青花出现之前,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鲜有蓝色的身影。近年在南海打捞出的多套精美的蓝色青花瓷器,经考证为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入东南亚的明青花。这更让世人质疑元青花的身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元青花没有清晰的演变过程
B:元青花让世人质疑
C:元代陶瓷的发展状况
D:元青花被世人质疑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元青花不像别的陶瓷品种那样有一个清晰的演变脉络,然后从元青花出自不善文的蒙古人以及传统色调鲜有蓝色两方面对元青花质疑,最后通过近年考古发现再次质疑元青花。由此可知,文段从几个方面列举了元青花被质疑的原因。D项概括恰当。
A项是元青花被质疑的原因之一,C项未提到“元青花”这一对象,排除。文段并非指出元青花被质疑这一事实,而是从几个方面对其被质疑的原因进行分析,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4题
4、【言语理解】外交问题的最终决策不能过于追随网络民意。________关注网上反映出来的“民意”,________重视互联网反映不出来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民意”,________兼顾国内、国际局势,以外交大局为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要 也要 更要
B:只要 就要 还要
C:既要 还要 又要
D:只要 只要 就要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第一、二空为并列关系,“以外交大局为重”表明第三个句子意思比前面的句子更进一层。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5、【言语理解】6.目前很多市场上的汽车,80%的材料使用了可再生物质。在时尚界中,也有了跟报废汽车结合的产物,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 Freitag设计的FREITAG背包,就使用了集装箱卡车车厢涂焦油的防水布、汽车安全带以及报废自行车轮胎的内胎,这种充满创意的资源再利用也是一种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途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现在已经全部用可再生物质生产汽车了
B:可再生材料及物质用途广泛
C: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 Freitag设计的产品都是用报废材料制作的
D:时尚界使用的产品都很有创意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题时应注意正确选项的非绝对化倾向。此题A项中的“全部”和C、D两项中的“都”过于绝对,明显与文段意思不符,均可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饱经20世纪沧桑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争取、也不必要妄想取得与当年歌德相当的成就,但是决不应该因为自己难以望其项背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愧疚不已
B:自惭形秽
C:捶胸顿足
D:痛悔不堪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无法取得与歌德相当的成就,但不必因此感到惭愧。A项“愧疚不已”形容十分惭愧和内疚。句中并无内疚之意,排除A。“捶胸顿足”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适用于“中国知识分子”不恰当,排除C。“痛悔不堪”所含的“悔”也与句意不符,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4题
7、【言语理解】实际上,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该成为一切社会科学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遗憾的是,有些学科在迅速发展它的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言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这个优秀的传统,研究者仅仅依赖那些来自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计量建模,而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社会科学”的:
A:分析工具
B:数据处理
C:优秀传统
D: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成为社会科学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然后由“遗憾的是”引出有些学科存在的过于依赖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言,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的状况。“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和“逻辑推理和计量建模”讨论的都是研究方法问题,D项当选。
A项“分析工具”是研究方法的一种;B项“数据处理”文段未提及;C项“优秀传统”是指“实地调研、田野考察”的研究方法,文段也论述的不好的研究方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执拗(niù) 发轫(rèn) 蹊跷(qī) 悄然落泪(qiǎo)
B:拘泥(nì) 不啻(chì) 思忖(cǔn) 翘首以待(qiáo)
C:青荇(xìng) 商榷(què) 创伤(chuàng) 长歌当哭(dāng)
D:犄角(jī) 长蒿(hāo) 喋血(dié) 一叶扁舟(piān)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无错误。C项创(chuàng)伤应为创(chuāng)伤,长歌当(dāng)哭应为长歌当(dàng)哭。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9、【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B:对
C:追
D: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的正确读音应为蹊(qī)跷;C项的正确读音应为追溯(sù);D项的正确读音应为万马齐喑(yīn);B项读音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唐朝是丝绸生产的________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________较前代大大扩大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鼎盛 规模
B:重要 范围
C:繁荣 种类
D:成熟 领域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知,唐朝时丝绸生产达到了顶峰,故填“鼎盛”或“繁荣”合适。
第二空,“种类”一般与“增多”搭配,与“扩大”搭配不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6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