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50

发布时间:2023-09-11 13:5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加热后食物中维生素损失的比例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有人对各种食物在“生”“熟”状态下维生素含量的统计,接着由“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表达的转折含义可知,文段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在强调这个“有意义的印象”。“:”后是对这个印象的具体论述,分别介绍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在加热后的损失率。由“受温度影响不大”“10%左右”“16%”“26%”“基本上也在这个范围之内”“大致在10%~25%之间”这些词语可知,食物加热后维生素的损失率并不算大,即C项所提及的“破坏是有限的”。
A项“没有差异”说法有误。B项“不同维生素”不是文段论述重点,文段比较的是加热前后维生素的差异。D项没有体现出“有意义的印象”的内涵,没有突出文段强调的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3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2、【言语理解】有报道称,微软将以200亿美元收购雅虎搜索业务。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消息纯属      。报道称,包括莱文索恩在内的多个可靠消息均对此给予了否认。雅虎和微软的高层也否认了该消息,同时表示,近期不会有类似的交易谈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虚乌有

B:人云亦云 

C:捕风捉影

D:欲加之辞

正确答案:A

解析: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欲加之辞:指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强加给某人或某事的言辞、评论。由题意可知,“微软将以200亿美元收购雅虎搜索业务”的消息是不真实的,故本题选“子虚乌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后来,他把木工手艺传给了女婿。女婿不负岳父的________,通过几年________的努力,技艺日益精进,终于成为________的能工巧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 卧薪尝胆 大名鼎鼎

B:厚望 锲而不舍 名扬一方

C:愿望 不离不弃 闻名遐迩

D:期望 日夜兼程 名噪一时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日夜兼程”指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赶路。与句意不符,排除D。“不离不弃的努力”不搭配,排除C。“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文意没有体现“雪耻”的含义,排除A。
第一空,“不负厚望”是常见搭配。
第三空,此处填入“名扬一方”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9题

4、【言语理解】发轫于泥土间的许多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和舞台下与这个剧种同宗同源的乡里乡亲。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离不开那片高天厚土;烟雨朦胧中的黄梅戏,离不开白墙黑瓦的徽派风情;川剧就该根植于川蜀的青山绿水;花鼓戏也离不开三湘四水一地一乡音……那是孕育这一剧种的山水,台下是最懂得这一剧种的戏迷,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走进“高大上”的剧场,但他们是最懂这门戏曲艺术的行家。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与戏曲研究专家相比,乡里乡亲才是最懂传统戏曲艺术的行家

B:川剧一旦离开川蜀的青山绿水,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C:传统戏曲门类只有在田土间的那方舞台上演出,才有最广泛的受众

D:很多传统戏曲门类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色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5、【言语理解】①谣言止于智者,粉碎谣言靠的还是民众自身的审慎与理性
②流通的信息不仅要多,更要有质量
③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会内生出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
④信息够不够有说服力,不是权力可以命令的
⑤消除谣言的最好方式并非杀鸡儆猴式的惩罚,而是保证提供充分信息
⑥一万个流言也抵不上一个权威的信息,虚假信息反令民众茫然失措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②⑥④

B:⑤⑥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⑥⑤④

D:⑥④①③②⑤

正确答案:B

解析:通读六个句子可知,③讲的是“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①中“粉碎谣言靠的还是民众自身的审慎与理性”,③、①从信息的鉴别入手,从机制到民众,排序合理,故③①承接;且纵观六个句子,⑤具有较强的总起句特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8题

6、【言语理解】克黎利引述《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 而是帮助我们走向未来。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那么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是来自这段记忆,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
与上文观点不符的是:

A:似曾相识不是“心灵能力”

B:似曾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见未来

C: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

D: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由“如果似曾相识……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可知,似曾相识并不是“心灵能力”。
B项说法错误。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人们并无预见未来的能力。
C项说法正确。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
D项说法正确。由“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可知,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

7、【言语理解】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节点。今天又有了另一个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比较来说,印刷文化孕育的是一种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催生了一种全新浏览式阅读,它所建构的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浏览式阅读在不同对象间切换转移,无法忍耐阅读单一文本时的长时间单调。这有些像人们的美食体验,品尝美味佳肴之后,对粗茶淡饭便难以忍受。同理,习惯于浏览式“悦读”之后,对单一文本的长时间阅读便会感到乏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B:印刷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

C:阅读文化直接影响认知模式的转变

D:文献载体变化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由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引出话题,指出今天阅读文化正经历由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接着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别,指出印刷文化孕育的是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文化产生的是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接着具体解释了为什么电子媒介催生的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不再是深度注意力模式。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阅读文化的转变对认知模式的影响。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历史进程”范围太大,文段只介绍了两个历史转变,排除。B项两个文化的“区别”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文段重点介绍的是两个文化的转变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文献载体”的说法欠妥当,“文献”指的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文献”的相关内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9题

8、【言语理解】哲学家们长久以来都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饶有兴致,许多人相信内部语言(也可叫做内在声音、内心独白或言语思维等等)在科学的范畴之外。这一观点正在被颠覆。人们有了新的实验方法激发内部语言的出现,对之进行干扰,并得到神经成像。研究者开始了解这些内部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的、具有哪些主观特质以及在人们的思维和决策过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03题

9、【言语理解】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如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不了已有的人口数量时,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事实上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比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C: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引导我们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对抗可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相关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可推出,A、D两项符合文意。由“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推出,C项符合文意。B项“更为重要”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6题

10、【言语理解】微信一开始就嵌入了传媒属性,无论是社交用户还是媒体内容用户,都很青睐微信。不过,微博与微信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比如前者强调公开,后者侧重私密;前者突出内容制造,后者倾向内容传播;前者重心在社交,后者重心在媒体。于是,避免与微信正面交锋并谋求错位发展,构成了微博的战略主动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微博的:

A:销售渠道

B:应用前景

C:市场效应

D:发展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微信的传媒属性使其深受欢迎,然后列举微博和微信的显著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微博想要得到发展,战略主动脉是避免与微信正面交锋并谋求错位发展。由此可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微博的发展策略。A、B、C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3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