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46

发布时间:2023-09-10 21:39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决策者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不是其正当文化。他们认为,人们会为了投票的机会而放弃近期的安全和稳定。他们利用军事干预来推行民主价值观,而没有考虑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忽视了他们希望去说服的那些人的价值观和利益。
上面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A: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因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而犯了不少错误

B:认为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一味地干预而没有考虑他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利益

C: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三大错误

D:认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犯了四大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第一句首先指出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问题时,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然后由“他们认为”引出决策者是出于何种角度的思考而专注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最后讨论了美国利用军事干预来推行民主价值观所产生的问题。故文段主要说的是美国在海外推行民生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及产生的问题。A项表述正确。
B项中“一味地干预”表述不当。C项的“三大错误”、D项的“四大错误”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2、【言语理解】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A: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但”之后是文段重点,即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会混淆视听。C项是对转折后观点的同义转述。
文段重在说明讨论中的混淆、误导现象,而非“偏离议题”,排除A;B项是用来混淆不同认知方式的事实,非作者想说的;D项与文段观点相悖,由“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可知,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是有优劣之分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6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6题

3、【言语理解】作为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当然有报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具有新闻价值,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首先折射出的是一种舆论导向的迷失和新闻价值观的病态。典型人物的报道固然可以写得更有趣、更人性化一点,但不能为了刺激眼球把它当成娱乐八卦。
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符的是:

A:对刘洋的新闻报道娱乐化是病态新闻价值观的表现

B: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是新闻报道娱乐化的表现

C:刘洋背后的某些“故事”不具有新闻价值

D:所有娱乐八卦的报道都偏离了正确的娱乐轨道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具有新闻价值,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首先折射出的是一种舆论导向的迷失和新闻价值观的病态”可知,A、B、C三项表述正确。文段只是说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把它当做娱乐八卦报道偏离了正确的轨道,D项“所有娱乐八卦的报道都偏离了……”说法过于绝对,与文意不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6题

4、【言语理解】名字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现在的重要和以前的重要还是不一样的,以前要八字合,现在则要考虑到传播。一个好名字,要好记,也要好传播,而且要注意的是,在传播的时候不能走样,不能引起误读,若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就非常完美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一个好名字,起码要八字合

B:一个好名字,其印象分要高

C:一个好名字,其传播力要强

D:一个好名字,不能有歧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与过去起名讲究八字合对比,说明现在起名要考虑传播;然后进一步强调了好名字传播过程中的几个注意事项,包括不能走样、不能引起误读、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等。选项中提到“传播”的只有C。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青藏高原的特殊生物环境和生物资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原创性的工作提供了________的条件。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年富力强、野外经验丰富、多民族________的科研团队,寻找高端人才培养的学术援藏新模式,让西藏的生态学研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比拟 结合

B:独一无二 组合

C:绝无仅有 整合

D:得天独厚 融合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形容青藏高原的特殊生物环境和生物资源对科学家开展探索活动提供的有利条件。“无可比拟”形容没有可以相比的。“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绝无仅有”意为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三者夸大了青藏高原对于科学探索活动的作用,排除A、B、C。“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符合题意。验证第二空,“多民族融合”搭配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2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3题

6、【言语理解】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从美学角度看,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现多样性,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

A:文化视野中的丑

B:丑在美学中的定位

C:不同时期丑的共同点

D:丑在美学体系中的转换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尾句指出美、丑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并在不同中又有共同规定,因此后文应继续对“共同点”展开论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调查发现,中青年“孤岛指数”比老年人更大。虽然在“病痛孤岛”方面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经济孤岛”和“情感孤岛”检出率却呈倒U型趋势,即中青年人群检出率高。有关解释称,这是因为中青年通常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心理负担更重。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老年人病痛孤岛指数比中青年大

B:老年人经济孤岛指数比中青年小

C:中青年情感孤岛指数大于其他人群

D:中青年病痛孤岛指数大于其他人群

正确答案:D

解析:A、D两项,由“在‘病痛孤岛’方面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可知,A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有误。
B、C两项,由“‘经济孤岛’和‘情感孤岛’检出率却呈倒U型趋势,即中青年人群检出率高”可推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题

8、【言语理解】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曾经做过实验,发现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与一般词汇时,脑波无明显差异,而普通人的脑波则表现出不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前者负责辨识字的语言皮质以及负责赋予字义的边缘系统的连接出了问题。正因如此,他们的情感较常人淡薄,在面对痛苦时不会引发焦虑,甚至对于恐惧没有感受。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暴力犯罪者通常是这种缺乏同理心的人,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或同情别人,亦很难受到良心谴责。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

B:普通人与暴力犯罪者的脑波有所不同

C:暴力犯罪者在辨识文字时往往存在困难

D:难以受到良心谴责是缺乏同理心者的特征之一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说的是暴力犯罪者缺乏同理心,不能等同于“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排除A。、
B项偷换概念,并非普通人与暴力犯罪者脑波不同,而是他们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和一般词汇时,二者脑波表现出不同。
C项表述错误,暴力犯罪者在辨识文字时并不存在困难,而是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和一般词汇时脑波无明显差异。
D项可由末句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9、【言语理解】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已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则更像是个结构性问题。但无论在哪里,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梦想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否则,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会让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在哪里生活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B:所有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城市的发展才具备真正的意义

C:年轻人只要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收获成功

D: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是因为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已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可知,发展比较均衡地区的人们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把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归结为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10、【言语理解】报纸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广播电视受播出时间的限制,而互联网媒体没有发布时间的限制,加上制作、发布的简便,使得新媒体的时效性远远胜过传统媒体。原先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现在,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新闻的传播与事件的进程同步。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互联网媒体新闻发布具有实时性

B:新媒体重新诠释了“新闻”的定义

C: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差异

D:新闻的传播应注重与事件同步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互联网媒体的特点使得它的时效性远胜传统媒体,接着借新旧新闻的不同定义,进一步阐述了互联网媒体时效性具体是怎样的,即具有实时性。A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主旨。
文段提到新旧新闻的定义是为了说明互联网媒体新闻的实时性,排除B。C项没有突出文段的主题——新媒体的实时性特点,排除。D项“新闻的传播”应如何做,在文中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40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