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43

发布时间:2023-09-10 11:56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说:“中国的算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把算盘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那么,算盘为何有如此魅力,得到两位学者这样高的推崇呢?就是它以框梁档珠的简单结构,配以形象精妙的珠算口诀,解决了加减乘除乃至开方的计算问题。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里,它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算盘的结构和原理

B:算盘受推崇的原因

C:算盘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D:算盘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两位学者对算盘的高度评价;随后提出“算盘为何有如此魅力,得到两位学者这样高的推崇呢”的问题;接着以算盘的原理以及算盘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作答。由此可知,文段用设问句的方式重点说明了算盘受推崇的原因,B项正确。A、C两项属于对部分原因的论述,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的“科技史上的地位”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2、【言语理解】某机关原计划用十天时间召开一次会议,由于会议组织得当,安排      ,会期比计划缩短了四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紧密

B:紧缩

C:紧凑

D:紧迫

正确答案:C

解析:紧凑:连接很紧,没有空隙、间隔或多余的部分,符合题意,选择C。紧密:指十分密切,多而连续不断。会议不能连续不断地开,故A项用在此处不合适。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开始超越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看待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到了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文化之间的频繁互动和交流。而一些跨国公司,利用现代社会信息传送的发达和便利,其各个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电信技术和互联网加以沟通。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互联网使当今世界进入信息交流十分便利的时代

B:当今世界的交流和沟通已经完全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

C: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当今世界走向全球化

D:以互联网的普及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改变了交流与沟通的传统模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互联网使人们跨越地理的界限,加强互动和交流的观点,然后以跨国公司为例,证明互联网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A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内容。B项“完全突破”过于绝对;C项“全球化”无中生有;D项,文段未体现“改变……传统模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37题

4、【言语理解】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公务员招考门坎也水涨船高,报考条件中的高学历要求并不鲜见。在高学历日渐成为公务员考试“敲门砖”的今天,广东省却反其道行之,决定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报考。广东省此举可谓突破“常理”。
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追求高学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公务员待遇好,工作稳定,用人的要求应该高

B:提高门槛可以为“国考”降温,广州的做法不科学

C: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是应当使用高学历人才,而是要人尽其才

D:高学历高能力是用人单位提高要求的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讲了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的增加,公务员考试中越来越追求高学历,但广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在部分地区降低报考门槛。原文是肯定了广东的做法,即公务员考试不应该过于追求高学历。A项中的“用人的要求应该高”不符合原文,排除A。B项中的“广州的做法不科学”错误,排除B。D项原文没有体现,属于主观臆断,排除。C项体现了原文的主要观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美感有时类似于灵感,只有在特定状况下才能产生。当公式的推导终于成功,或是忽然看懂一种繁难的理论,那一时刻的强烈感受不仅难以重现,也是不可转述的。晚唐的贾岛是有名的苦吟诗人,他和韩愈共同推敲“僧敲月下门”之句并结为忘年交之事自古传为佳话。然而他还有两句诗更是苦吟了数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对于这两句诗他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然而后世却有人认为此句稀松平常,“有何难吟”。这里自然也有文化底蕴的差别,但美感之难以传递也是极重要的原因,是以诗人自己也说“知音”方才能赏。
文中举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写诗就是在寻找灵感、创造美感

B:世上知音难觅

C:欣赏诗歌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D:美感很难向他人传递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问的是“文中举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而文段在举贾岛的例子后,提出“然而后世有人认为此句稀松平常,‘有何难吟’”这一问题,接着给出明确答案,即“这里自然也有文化底蕴的差别,但美感之难以传递也是极重要的原因,是以……”。由此可以看出,举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美感很难向他人传递,D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仅停留在例子本身。B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6、【言语理解】县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不只是属于整体社会的一部分。每个县域有自己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和语言传统,因此是一个亚社会。而且县域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由各种村落、乡镇和城镇等子体系构成,各个子体系之间以不同方式和机制形成关系,从而构筑成县域社会。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

A:县域的现实意义

B:县域的相对独立性

C:县域的社会学概念

D:县域的子体系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共包含两个层次,首先介绍了县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然后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具体说明县域是一个亚社会;接着由递进词“而且”进一步指出县域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体系以及县域社会如何构成。综合而言,文段是在论述县域的社会属性,C项正确。
A项,“县域的现实意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B项,“县域的相对独立性”是文段的部分内容,非论述重点,排除。
D项,“县域的子体系构成”是文段的部分内容,非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

7、【言语理解】太阳能在地面上的利用率不高,因其会受到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季节、昼夜更替的影响而________很多,能量密度变化也很大、很不稳定。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可为地面提供商业化的、大规模的电力供给,解决人类长期对于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问题。同时,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也将为更为长远的月球太阳能电站的发展________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弱 积累

B:缩小 打造

C:散逸 铸就

D:衰减 奠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提取句子主干可知,此处说的是太阳能能量的减弱。“缩小”通常形容范围。不能用来形容“太阳能能量”,排除B。第二空,“积累”常与“经验”搭配。“铸就”常与“奇迹”搭配。与“基础”搭配,“奠定”最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8、【言语理解】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了生活就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这篇作品我选择了画身边的人,去表现一种最      但也最温情的存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忽略 平实

B:违背 淳朴

C:脱离 熟悉

D:扭曲 普通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可知,生活对于艺术创作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强调的是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而不是不能“违背”或者“扭曲”生活。故排除B、D项。句意说选择“画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往往容易忽略。故第一空填“忽略”比“脱离”更合适,更契合句中“身边的人”的特点,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当下,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冲击是________的,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________开来,最终连离别也被赋予了一层新意,出现了“网上饯行”这种全新的离别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面俱到 延伸

B:前所未有 扩散

C:旷古未有 发散

D:史无前例 蔓延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面面俱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不能用于描述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排除A。
第二空,“发散”指(线、声音、气味等)向四周散开。不能用于范围的拓展,排除C。“扩散”侧重于分散,“蔓延”侧重于延展。用来形容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冲击,“蔓延”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95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10、【言语理解】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C: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前两句为“同时”连接的并列结构,说明的是把人类的进程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最后一句为主旨句,说的是同一发展阶段或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作用,B项是末句的同义转述。
A项,文段说的是有“类似的需要”,而不是“同样的需要”,且缺少“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这一前提,排除;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同一进程的人类”,C项“同一个种族的成员”与其不符,排除;D项“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的表述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5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