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41

发布时间:2023-09-10 6:3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美丽的脸往往只是平均化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用计算机把越多人的面孔合成在一起,新面孔就越有吸引力。两张脸合成出来的只是普通人,32 张脸就可以合成出美女。这可能因为平均脸遮掩了原有的不协调,也可能因为这张平均脸非常对称,而对称正是健康的标志之一。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普通人因为脸型常见而成为长相一般的人

B:独具个性的脸常常因为非平均化而显得不够美丽

C:人脸具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协调,也可能是因为健康

D:美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计算机合成的面孔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末句“这可能因为平均脸遮掩了原有的不协调,也可能因为这张平均脸非常对称,而对称正是健康的标志之一”可知C项说法正确。A、B、D三项均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2、【言语理解】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是实现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的最有效方式。但必须看到,标准竞争仍是核心技术硬实力的体现,美、日、欧等标准有其历史优势,在市场上已形成体系优势,我国标准制定和输出想要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还需要不断努力,一方面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成果的转化欠缺动力,另一方面,技术之外的配套工作也有待持续完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中国标准走向全世界仍然任重道远

B: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C:中国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D:核心技术硬实力不足阻碍了中国标准的输出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是实现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的最有效方式;然后以“但”进行转折,引出我国标准制定和输出想要追赶发达国家还需要做出努力的观点,并以“一方面……另一方面……”具体说明了我国标准制定和输出存在的问题。故转折后的内容是文段重点,即我国标准制定和输出想要追赶发达国家还需要努力。A项是对转折后的内容的同义转述,正确。
B项的“技术创新”无中生有,排除。
C项,脱离了“中国标准定制和输出”的话题,排除。
D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说明中国核心技术硬实力不足,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题

3、【言语理解】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________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________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凭借 附属

B:通过 呈现

C:依照 展现

D:融汇 依附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句意为借助透视这种手段来表现三维空间,强调的是“借”,“依照”“融汇”均不合句意,排除C、D。
第二空,“附属”指依附归属。“呈现”指展现、显现。由句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浮雕的依附、归属性。“附属”填入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有歧义的一句是:

A: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

B:小路边长着青草,小溪流唱着歌谣。

C:人类对外物的认识比对自己的认识要早得多,也深得多。

D:两个单位的代表都来到了现场。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中“两个”既可理解为修饰“单位”,也可理解为修饰“代表”。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中国古代,清雅幽远的古琴是“士”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热闹火爆的吹打乐则是民间社火中缺少不了的。追究这两类音乐的产生,会发现其间有许多偶然性。但人们又会看到:古琴与中国的“士”那样的协调,吹打乐又是那样为社火增添光彩,若把二者交换个位置无疑是十分可笑的。这样的对比到处可见,我们不能设想在封建桎梏下的中国舞台上产生女演员双腿裸露的芭蕾形式,而这种舞蹈艺术产生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却又那样自然。
对这段话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艺术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B: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阶层,喜爱的文化艺术自然不同

C:研究人类的文化,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偶然性

D: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生土壤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两个方面来论证主旨:一,中国古代古琴与士、吹打乐与社火的协调性;二,芭蕾形式自然产生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而不可能产生在封建桎梏下的中国舞台上。这两点足以说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即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生土壤。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没有强调不同文化的产生原因。B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6、【言语理解】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有望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传统的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并用一层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而在这种新型锂电池中,电池的正负极被融合到一起,制作出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看起来是固态的,但其中70%的成分是液体电解质,可以很好地起到导电作用。新型锂电池功能与传统锂电池相当,突出优点在安全方面。传统锂电池如封装工艺不好,起火和爆炸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使用胶状物的新型锂电池相比之下就要安全得多。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新型锂电池的胶状物燃点更高所以更安全

B:传统锂电池不需要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

C:新型锂电池已广泛使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

D:两种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相异但导电原理相同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胶状物燃点更高”无中生有;B项偷换概念,不需要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的是新型锂电池;C项混淆已然与未然,原文说的是“有望广泛用于”。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7、【言语理解】29.要坚持权为民所_____,情为民_____,利为民所_____,_____倾听群众呼声,_____反映群众愿望,_____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 系 谋 真诚 真实 真情

B:谋 系 用 真诚 真实 真情

C:用 系 谋 真心 真诚 真实

D:用 系 谋 真实 真心 真诚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段文字选自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用权”、“谋利”为常见搭配,由此排除B。“真实反映”也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近年来,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边境接壤最长的是云南省,所以各国学者注意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云南一隅。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云南的确有很多文化因素与东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异常密切。不过我们在全面审查此种关系的来龙去脉时,却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古代四川、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

B:各国学者日益关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

C: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四川

D:东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指出各国学者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文化关系的研究焦点在云南,之后用“不过”转折,指出通过“全面审查”,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的“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由此可知,转折之后的新发现是文段主旨所在。C项是对此的同义转述。
A项未突出“四川”;B项非文段重点,D项“开启新的视角”表述不明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

9、【言语理解】古人早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________,更直言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足见读书对人心善良与审美韵味的________价值。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赋予人不同的读书境界,这就更使人一生________与书为伴。清人张潮就写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生历练助读书得真意,而读书本身________不是借他人之笔丰富自我的人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慨 培养 须 未尝

B:叹息 培养 需 如何

C:感叹 塑造 需 怎么

D:喟叹 养成 须 何尝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三空,句中强调的是一生与书为伴的必要性,与侧重需求的“需”相比,表“必定、一定要”的“须”填入更恰当,排除B、C。
第四空,“未尝”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尾句为问句,填入“何尝”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这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谁知道自己哪天要求到谁呢?

B:有人说水儿去南方打工了,也有人说她出国了,谁知道呢?总之,我心里真的对她很怀念。

C:“那么,谁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他笑着问,然后一屁股坐在前排中间的一个课桌上,自嘲地说:“一个政客,是不是?”

D:他已经一个月不见踪影了,对此司空见惯的老婆说:“谁知道又跑哪儿疯去了?我才不想管呢!”

正确答案:C

解析:四句话中,只有C项的“谁知道”是在提问别人“有谁知道”,A、B、D三项中的“谁知道”表达的都是一种不确定的语气,疑问中已经包含了答案,即“谁都不知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