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169

发布时间:2023-12-06 13:5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猴子听说牛老大要请一名家庭教师,于是前往应聘。他在水田里找到了正在耕作的牛老大,双方商定了相关事宜。第二天,猴子要去任教。临走时,他拱到水塘里把身子涂了一通污浊泥水。母猴见了觉得奇怪,问他为何如此。猴子说:“昨天我见牛老大就是这模样,大概他们家就兴这个,我是入乡随俗,拉近关系。”牛老大望见猴子脏兮兮的模样,满心不高兴,大声呵斥其离开。猴子惊诧地问道:“你昨天不就是这样吗?”牛老大边关门边鄙夷地回了一句:“我那是在水田里劳作!”
这则寓言故事给基层公务员的启示是:

A:努力工作才是群众最欢迎的

B:了解人民诉求才能解决人民疾苦

C:拉近群众关系并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D:深入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正确答案:D

解析:寓言中提到猴子去牛老大家应聘家庭教师,牛老大在水田里耕作满身是泥,它就误以为这是牛老大的喜好,决定入乡随俗,然后在当天就遭到了牛老大的拒绝。这则寓言给基层公务员的启示是凡事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搞清楚了,这样才能做好服务工作。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当国大业大、兵强马壮的时候,非我莫属、称王称霸的心理优势不免同步膨胀,进而,就会很自然地顺应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外扩张、威胁他国,成为________的思维惯性。而此时,属于文明的力道,才真正凸显出来。顺从欲望本能而为,________,那是动物天性的暴力遗存;依照价值观念而为,约束自我,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理所当然  顺其自然

B:

水到渠成  以暴制暴

C:

顺势而为  放任自流

D:

因势利导  随心所欲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很自然地顺应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思维惯性”可知,此处表达的是在国大业大、兵强马壮的形势下,对外扩张、威胁他国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惯性思维,所填词语应体现顺应形势、自然而然之意。“理所当然”指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强调的是合乎情理,而不是顺应形势、自然而然,排除A。“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文段没有强调成功的条件,排除B。“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文段没有体现引导的意思,排除D。“顺势而为”指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由“顺从欲望本能而为……那是动物天性的暴力遗存”可知,所填词语表达凭欲望的驱使去做某事之意,且为贬义词。“放任自流”指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约束或干涉,符合句意和文段感情色彩。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

3、【言语理解】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


A:

中国人民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B: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美丽繁华


C:

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


D:

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创造之上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亮明观点,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要幸福就要奋斗;然后具体阐释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开发和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海疆,开垦广袤粮田,治理大江大河,战胜自然灾害等,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应与首句观点相符,表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靠的是艰苦奋斗。A项表述与此一致。

B、C、D三项均与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无关,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题

4、【言语理解】研究源,是为了流。研究远古,是为了现实。创造物可以过时,创造的哲理不会过时。只要找到了中华先贤创造中华文明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只要找到了中华先贤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辉煌。换言之,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解答西方文化不能解答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A:研究先贤智慧,发展现代文明

B:我们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

C:中华先贤的文化可以解答西方文化不能解答的问题

D:创造物可以过时,创造的哲理不会过时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指出研究中华先贤创造中华文明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性,即可以在研究先贤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辉煌;最后“换言之”具体解释。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B项偷换概念,将“新的辉煌”偷换为“新的文化”,且没有体现出“只要找到了……”这个重要前提。C项,文段说的是“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解答西方文化不能解答的问题,而不是先贤文化直接解答。D项是论述部分,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将自重2吨的预制板直接架在砖墙上,大大超过了安全标准,非常危险。

B: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的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C:在省级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较量中,广东和北京并列成为全国第三名,这一成绩靠的是政府不断创新问政平台,提高服务水平,重视政民沟通取得的。

D:深圳市政府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开发高科技项目的目的出发,创办了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深圳虚拟大学园。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自相矛盾,应把“超过了安全标准”改为“低于安全标准”;B项不合逻辑,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以后者为主体,应改为“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C项句式杂糅,“靠的是……”和“是……取得的”择一使用。D项没有语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6、【言语理解】中国人喜欢用石头来代表仪式与权力,一个突出的例证是,人们喜欢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有所区别。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与选项可知,从第四空入手比较容易。“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扬长避短”指发扬长处,避开短处。由“各自发挥长处”可知,石头与纸张之间并未相互补充,而是各自发展,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排除B、D。第一空,“亘古不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结合“气质”“永存文字的理想”可知,句意强调的是不会改变,排除A。验证第二空,“质朴无华”指朴实、不浮华,恰能体现石头的特性。第三空,“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7、【言语理解】老字号拥有品牌优势,在做精做强、发展壮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老字号所________的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________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们________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持 名利双收 凝聚

B:传承 不可估量 承载

C:恪守 管中窥豹 发扬

D:弘扬 守正创新 锤炼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快速解题。由“老字号拥有品牌优势,在做精做强、发展壮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知,所填词语应包含“价值大”之意。“名利双收”指既得名声,又获利益;“管中窥豹”意为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守正创新”指在恪守正道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方向。三者词义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C、D。“不可估量”指难以估计。其用于形容价值大契合句意。
验证:第一空,文意为老字号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继承了下来,“传承”指传授和继承,填入符合语境,且与“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搭配恰当;第三空,“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其填入能体现老字号的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意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个从小吮吸母文化长大的人一旦来到异国他乡,往往会遭遇“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有人更      地译为“文化休克”。这种不适应所在地文化、怀念故国文化的现象,就是乡愁。为了排遣深深的乡思、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大多数人都采取了            
的态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妙 事在人为

B:形象 兼容并蓄

C:生动 入乡随俗

D:夸张 顺其自然

正确答案:C

解析:“事在人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用于劝诫人要树立信心。不能形容人的态度,排除A。“顺其自然”指听之任之,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纯粹只让其自身发展。这种态度倾向与“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所表达的积极适应环境的倾向不符,排除D。“兼容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入乡随俗”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与来到异国他乡的语境相适应,这里选“入乡随俗”更贴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动物和植物经过进化都发展成为多细胞体,每一个细胞都获得全套基因的完整拷贝。这个进化过程始于何时,为什么会发生,整个过程经过几个独立的阶段才告完成,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道。有人以“群体”(colony)来比喻动植物的躯体,把它们说成是细胞的“群体”。我却宁愿把躯体视为基因的群体,把细胞视为便于基因的化学工业进行活动的工作单位。
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人类依靠基因在延续自己

B:基因统治着我们这个世界

C:所有生物都是基因得以延续自己的工具

D:基因对于人就好比人对于汽车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观点,即基因通过生物得以延续,基因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将基因置于被动地位,与文意不符,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有理不在声高

B:公道自在人心

C:此时无声胜有声

D:针尖不必对麦芒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
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2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75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