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148

发布时间:2023-12-04 6:49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       ),同时也给个人信息被他人非法泄露、搜集、公开、传播和利用提供了(       )。

A:方便 可能

B:便利 可行

C:便利 可能

D:方便 可行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方便”和“便利”是近义词,“便利”书面色彩更重,更符合句子语境,排除A、D两项。第二空,“提供可能”为固定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压电陶瓷之所以能发电是因为这种陶瓷的每一个微小的晶粒内都存在可永久保存的自发极化。在强大的外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排列整齐,使整个晶体具有极性。它们受应力或温度的变化对外可感应电现象。外加应力愈大、变化频率愈高,发电功率愈大。在共振频率下可获得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需要电压高电流小的压电电源时,可选用块状压电陶瓷;需要低电压较大电流的压电电源时,可选用薄片压电陶瓷集成。目前文献报导已有各类产品,用于各种类型的充电电源。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带,特别是在没有电源的高山区或沙漠地。它可利用各种各样的机械动力、畜力发电,不受磁场以至核辐射的影响,不老化。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外界的应力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压电陶瓷可能会产生电现象

B:选用的压电陶瓷形状不同,所产生的电流电压不同

C:压电陶瓷电源可以使用机械力发电,且不受外电场的干扰

D:压电陶瓷电源在恶劣的环境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它们受应力或温度的变化对外可感应电现象”可知,A项正确。
由“需要电压高电流小的压电电源时,可选用块状压电陶瓷;需要低电压较大电流的压电电源时,可选用薄片压电陶瓷集成”可知,B项正确。
文段说的是压电陶瓷可利用机械动力发电,不受磁场以至核辐射的影响,C项“不受外电场的干扰”与文段第二句“在强大的外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排列整齐,使整个晶体具有极性”不符。
由“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带,特别是在没有电源的高山区或沙漠地”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3、【言语理解】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________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

B:分毫不差

C:不遗余力

D:滴水不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强调的是世界级优秀企业的执行力强,战略规划的落实效果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这种精准性。“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不遗余力”形容做事卖力。这两个词语均描述的是人的态度,不能说明规划的落实效果,排除A、C。“分毫不差”侧重于没有一点差错;“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周密严谨,毫无漏洞,侧重于严密,没有漏洞。“分毫不差”更符合执行力强、具有精准性的语境,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1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1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为:

A:科技工业园文化是生活在科技工业园中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员(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技术工人等)所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念、制度环境和工作规章。

B:身为中国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活上的交流,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历史价值,难道不是很悲哀吗?

C:虽然目前禽流感人传人的现象不明显,但不排除将来会像SARS一样从动物到人,在人身上发生变异,进而有人传人的可能,因此在疫情出现早期就杀灭疫禽的决定是正确的。

D:网络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标志”与“贡献”无法构成递进关系,“而且”应改为“不仅”,前面一个“不仅”删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5、【言语理解】关于枕头,现代人比前人的认识和经验都要多得多,但是人们记得最________的话,却是古人说的“高枕无忧”,现在被________最多的,恰恰也是这句话,“高枕”被认为是颈椎问题的诱因之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刻 指责

B:清楚 批评

C:牢固 谴责

D:广泛 批判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广泛”与“记得”不能搭配,排除D。“清楚”“牢固”“深刻”填入均可与“记得”搭配。第二空,“指责”“谴责”两词责备意味过重,且对象多为人,而“批评”程度适中,用于描述人们对“高枕无忧”这一说法的不认可态度最恰当,排除A、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8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8题

6、【言语理解】鉴于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意见很不一致,有人提出:文化也许天然是个模糊的概念,其内涵的不确定导致外延的不确定,很难下一个清楚而________的定义,我们与其追求一个简单而________的定义,不如从集合的角度来确定一个有________的范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宏大 独特 意义

B:全面 精确 弹性

C:宽泛 唯一 逻辑

D:完全 严谨 深度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清楚”并列,表达下定义的要求。只有“全面”填入恰当。代入验证,正因为“外延的不确定”,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义。
第二空,与后句“集合”表达的范围的概念相对,此处的定义应体现出确定性,“精确”填入恰当。
第三空,“弹性”比喻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等伸缩性,描述“范围”也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6题

7、【言语理解】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鹿为马

B:削足适履

C:自欺欺人

D:掩耳盗铃

正确答案:B

解析:空缺处所填词语是对前句“有人”行为的概括,即“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三者均不能体现对“有人”行为的准确概括,排除A、C、D。“削足适履”指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其中“削”对应于“开除”,“适履”对应于“维护定义的纯洁性”,符合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3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3题

8、【言语理解】

________________。各级立法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履行职责,无论是审议修改法律案、开展立法调研,还是进行制度设计、研究重大问题,都应始终坚持以宪法为依据,把宪法确立的国家重大制度、重大事项转化为具体法律制度,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的法律规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宪法将起到引领作用

B:

严格执法是关键环节

C: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D: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正确答案:C

解析:

空缺处位于文段开头,应起到引出话题或引领全文的作用。文段介绍了立法机关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履行职责,坚持以宪法为依据,进而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的法律规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此可知,横线后内容强调了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性,C项表述与此一致。

A、D两项均强调宪法的重要性,而文段强调的是立法机关在具体立法时应遵循科学立法的原则,话题不一致,排除。

B项,文段讨论的是立法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执法”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4题

9、【言语理解】英国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热气球上载有三人。一是环保专家,他可使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厄运;二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三是粮食专家,他能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问该丢下谁?应答信如雪片飞来,结果,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最胖的下去。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的实例

B:这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典范

C:这是棘手事情快处理的选择

D:这是小顽童解决大难题的故事

正确答案:B

解析:故事中小男孩在思考问题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如何避免热气球坠毁),不为其他迷惑因素(乘客身份)所干扰,直奔主题,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乘客体重的比较),最终给出了最合理的答案。B项符合题意。A项的“办法总比问题多”强调的是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C项的“棘手事情快处理”强调的是处理问题的高效率,均与题意不符。D项也错误,文段旨在强调的不是“小男孩”的聪明,而是强调通过小男孩体现出来的那种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10、【言语理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

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

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果认识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就会误导舆论和政策,接着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A项“可靠性”表述太笼统,C项并非文段主旨所在,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