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089

发布时间:2023-11-28 13:16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回望中华民族,因为有那些熠熠生辉的华彩诗章留存,漫长的朝代更迭便不再单调,中华文明愈显璀璨。今天我们在谈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时,不妨先从古诗词中感受美、培养提高审美能力。毋庸讳言,诗词已日渐小众化,能从中有深切体会者,也不在多数,这是无法强求的。但通过大众化形式的包装,让更多人通过诗词贴近自然,感受变化,体会生命的节律,从而领略自然之美,并由此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无疑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华民族有热爱诗歌、爱护自然的传统

B: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

C:诗词日渐小众化,需要大众化形式包装

D:赏析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华彩诗章使中华文明愈显璀璨引出“今天我们在谈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时,不妨先从古诗词中感受美、培养提高审美能力”的观点,后文进一步强调通过对古诗词进行大众化形式的包装,让更多人通过诗词领略自然之美,从而生发出环保意识。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论述古诗词对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作用,D项与此相符。
A、C两项未提到古诗词与环保意识的关系,排除;B项“传统文化”表述过于笼统,文段论述的对象为“古诗词”,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2、【言语理解】“城市行走”作为一种以文化探索为核心的城市旅行方式,________让人们在城市中游走,________让人们在其间走马观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不是 也不是

B:如果要 就

C:是 而不是

D:不但 而且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以文化探索为核心的城市旅行方式”可知,文段对于“走马观花”的方式持否定态度,对于“在城市中游走”的方式是肯定的,故表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C项填入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介绍了在不利的环境(浮冰面积减小,食物海豹的数量减少)下,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下水,抓鱼)这一现象。文段一直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D。A项“聪明的物种”无法体现。文段只讲了北极熊因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性,没有讲到不适应环境而灭绝的现象,所以文段没有充分说明B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项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6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6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4、【言语理解】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相似的经验知识曾产生了相似的理论洞察力,比如亚里士多德和《墨经》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但是,古希腊的初始力学理论很快发展成理论知识的综合体,而中国墨家的力学传统在战国之后就中断了。不擅长观察、认识物体运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软肋”。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建树更加突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B: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中断的原因

C:古代中国对于力学最初的研究不逊于古希腊

D:力学理论的不完备是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弱点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以古希腊为参照进行对比,总结出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一个“软肋”,接着又指出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优势。归纳总结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说法有误,文段中“中断”的力学研究。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力学理论”不是文段论述的对象,且说法明显有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

5、【言语理解】广义的对话的目的是寻求“对于相关主题的真正理解”,即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视界的融合”,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
根据这段话,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对话是为了消除误解和差异,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达到平等协调统一

B:对话是为了更好地彼此沟通,建立友谊

C:对话是对于不同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的自由表达

D:对话是为了寻求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理解和阐释,但并不否认差异的存在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最后提到对话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重大科技创造中很少有能像大型水坝这样让人痴迷的。可能正是因为人类长期遭受旱涝灾害的摆布才使得让水听从人的调遣如此令人痴迷。但令人着迷有时也就使人盲目。有几个巨型大坝项目就有弊大于利的危险。
建造大坝的教训是大的未必总是好的。建一座巨大的、功能强的水坝已成为那些努力显示自我的国家和人民的一个成就的标志,但对国家和民族并没有多大益处。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因阿斯旺大坝而得以巩固。土耳其在力图跻身第一世界的计划中也包括修建阿塔特克大坝。但大坝往往不如预期的那样发挥功效。
第一段第三句话暗示了:

A:人们若对现实视而不见便会很高兴

B:盲人可能比看得见的人更幸福

C:过于兴奋的人往往忽视至关重要的东西

D:迷恋使人们丧失判断

正确答案:D

解析: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大型水坝令人痴迷的同时,也会使人盲目建设而不考虑“利弊大小”,阿斯旺大坝和阿塔特克大坝就是最好的教训,故“但令人着迷有时也就使人盲目”这句话暗示了“迷恋使人们丧失判断”。D项与此相符,其他三项均理解不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7、【言语理解】从全球范围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大数据应用不可阻挡。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产业性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活动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数亿网民的海量个人信息时刻都在看得到的光纤网络和看不到的4G网络上奔流不息。营造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治环境、执法环境,是产业繁荣和用户安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突破执法瓶颈,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背景

B: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意义

C: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D: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形势和我国个人信息数量的庞大引出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由“是产业繁荣和用户安全的基础”“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意义”。A、C两项非文段重点,D项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8、【言语理解】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其方法和神秘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奉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历史上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

B:

人类早期预测主要是日月食预测

C:

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

古今中外科学预测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历史上很多的“预测”都带有“神秘”的特点;然后引出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的预测,说明其预测与神秘主义不同;最后通过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成功预测日月食的例子说明自然科学的预测是基于规律总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古代自然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自然的观测和规律总结,并不是神秘的。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与文段论述重点相悖,排除。

B、D两项是文段举例内容,属于举例论证的论据,非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0题

9、【言语理解】20世纪70—90年代,带有多个短波波段的便携式收音机是全球流行的小电器,人们通过短波收听国际新闻,追逐世界流行,甚至通过短波学外语、交笔友。“十波段”便携式收音机的落魄始于20世纪末网络时代的到来,同样是追逐国际信息,网络资讯不论速度、数量、覆盖面各方面都远胜传统的短波电台,强大的网络冲击令许多老资格的短波电台或关门大吉,或转入在线服务,或缩减语种、波段、广播时长,红极一时的“十波段”自然也就“_______________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是说“带有多个短波波段的便携式收音机”随着短波电台的发展而流行全球,然后说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短波电台或关门大吉,或转入在线服务,或缩减语种、波段、广播时长”。结合前文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达随着短波电台的衰落,红极一时的“十波段”也走向了没落,强调了“十波段”对短波电台的依赖。B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指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比喻事情没有基础,就不能存在。“皮”和“毛”的关系与短波电台和“十波段”的关系对应恰当,与文意相符。B项正确。
A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强调的是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C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D项“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指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三项均与文意无关,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10、【言语理解】湿地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使用湿地概念的国家,如今至少有25个州已制定了湿地保护方面的法规。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路易斯安那州,甚至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恢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大片湿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像美国这样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因为湿地一旦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样。为此,世界各国已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成立湿地保护区,并适当在区内发展旅游业,从而使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美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存在弊端

B:保护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C:成立湿地保护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

D:湿地保护应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先破坏后重建的湿地保护方式存在弊端,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应将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选项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D,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