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技术的革新可以带来阅读方式的变革。印刷术的发明使阅读变得更为普及和便捷,电子技术的发展则缔造了书刊的新形态,催生了“随时随地随心”的自由阅读方式。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人们可以用于专心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利用碎片时间的微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技术发展推进阅读方式的演变
B:阅读时间的减少推动了微阅读的流行
C:出版社应根据阅读方式的变化做调整
D:微阅读迎合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观点句。后文分别从“印刷术”“电子技术”“手机智能技术”对阅读方式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举例论述。A项为首句的同义转述。
B、D两项的“微阅读”是分说的内容,C项的“出版社”无中生有,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2、【言语理解】现代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的根本原则是由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所提供的理性原则和科学原则,以及体现理性精神的现代组织原则。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使得农业文明长期停滞不前
B: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C: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模式的转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D:文化模式的转变在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农业文明长期停滞不前”、B项“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文段中均未提及,排除。由“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可知,D项只提到了“文化模式的转变”,表述不全面,且“根本上”无从体现,排除。C项可由前两句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3、【言语理解】中国传统诗的历史表明,文学吟诵乃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当最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清人方世举《兰丛诗话》评说杜律云:“唐之创律诗也,五言犹承齐、梁格诗,而整饬其音调。七言则沈、宋新裁,其体最时,其格最下,然却最难,尺幅窄而束缚紧也。能不受其画地湿薪者,惟有老杜,法度整严而又宽舒,音容郁丽而又大雅,律之全体大用,金科玉律也。”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他不仅“吟”出了人间最好的律诗,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一把量尺,帮助我们从良莠不齐的诗歌遗产当中,选择出最好的诗来承传文学的吟诵。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
B:如何从良莠不齐的诗歌中选出最好的诗
C:文学吟诵的发展与近体律诗有紧密关系
D: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前两句提出观点——文学吟诵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最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然后通过引用《兰丛诗话》对杜诗的评说,说明杜甫是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他不仅“吟”出了最好的律诗,而且促进了文学吟诵的发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文学吟诵与近体律诗发展的关系。C项是观点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4、【言语理解】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与重要性的关系,研究者萌生了一个网络排序的思路,就是通过网页之间的相互________来确定排序,即一个网页被其他网页引用得越多,越多地被排序靠前的网页所引用,其排序就越靠前,所以想知道一个网页的排序,不仅要知道有多少网页引用了它,还要知道那些网页各自的排序——因为排序越靠前的网页的引用就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用 重要
B:顺序 隆重
C:衔接 宝贵
D:链接 值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网页链接”为计算机领域的专用术语。
第二空,空缺处词语加了引号,“值钱”填入其中能更形象地表达“排序越靠前的网页的引用”的价值所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题
5、【言语理解】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三维动画技术在最近两年进入一个________期。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无法再________,而是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________这些技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台 革新 应用
B:瓶颈 创新 驾驭
C:停滞 突破 消化
D:平稳 发展 适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停下来思考一下”可知,最近两年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停下来了。“平台”“平稳”与此不符,排除A、D。
第三空,与“脚步太快”相对应,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消化不良”。因此选“消化”比“适应”更贴切。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5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6、【言语理解】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个自治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作为一个充分的自为者,不仅有建立自己的宗旨、品格、学术与道德标准和荣誉的必要,而且也有联合其他大学共同捍卫大学的声誉、学术和道德标准的动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中国大学和学术界种种腐败以及更为普遍的灰色学术,才会失去所以滋生的土地和庇护的依靠。中国大学就能走进它们从来就没有进去过的象牙之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如何才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B:中国大学真正自治的重要性
C: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产生的根源
D:中国大学如何才能摆脱象牙塔的限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然后具体介绍了大学真正自治后的好处,包括其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制约和对更纯粹的学术环境营造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文段一直围绕建立中国大学真正自治展开,与此相关的为B。
A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过于宽泛,文段主要围绕其建立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大学自治”展开。C项“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问题是介绍大学真正自治的好处时提到的,并非主旨所在,排除。D项“摆脱象牙塔的限制”表述错误,文段表达的是“走进真正的象牙之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7、【言语理解】咖啡馆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地方,让你的心沉静又沉静,没有多余的声音也没有多余的事情,咖啡宽解了一切,把你保护在它的领地里。
对上文理解较适当的一项是:
A:咖啡馆让你的心沉静下来,似乎没有任何的杂音杂事
B:咖啡馆不宜多去
C:咖啡解愁,多喝有益健康
D:咖啡可以保护你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段中“咖啡馆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地方,让你的心沉静又沉静,没有多余的声音也没有多余的事情”可知,A项理解正确。
B项无中生有,且文段开头就说“咖啡馆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地方”,“不宜多去”无法得出。
文段描述了咖啡对于人的心灵、情绪等的释放、宽解作用,但不能由此得出C项“多喝有益健康”的结论。
D项“咖啡可以保护你”的表述过于片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1题
8、【言语理解】所谓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但是这种类比只是机能性质的,也就是在行为水平上的类比,而不管作为其物质构成的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的区别。换句话说,这种类比只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
这段话中“硬件”指代的是:
A:机能性质
B:行为水平
C:物质构成
D: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换句话说”可知,“这种类比只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对应的是“这种类比只能是机能性质的,也就是在行为水平上的类比,而不管作为其物质构成的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的区别”。即“软件”指的应是“机能性质”“行为水平”,排除A、B。则“硬件”指的应是“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D项与此相符。C项“物质构成”是“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的修饰语,表述不明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
9、【言语理解】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文创产品不再________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传统样式。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都在跨界融合中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拥抱新领域,________让市场认可且具经济价值的创新产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拘泥 研发
B:倾向 立志
C:挑战 争取
D:束缚 渴望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拥抱新领域”可知,此处意为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样式。“拘泥”指拘束;“束缚”指使受到约束限制。两者填入均符合文意。“倾向”指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中的一方);“挑战”指刺激对方出来和自己较量。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B、C。
第二空,此处是说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都在跨界融合中研制创新产品。“渴望”指迫切地希望,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D。“研发”指研制开发,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
10、【言语理解】一个思想家或艺术家,没有比把作品写到生命上更令人 。本雅明是这种人如其文的思想家,文字与生命贯彻着忧郁的气质。忧郁性格的人,建立的同时永远潜藏一股自我毁灭力,以否定来肯定一如从忧郁撷取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
B:动人心魄
C:胆战心惊
D:触目惊心
正确答案:A
解析:惊心动魄:使人受到极大震动。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动人心魄:震动人的心灵,使人震撼。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令人”与“动人”语意重复,故此处不能填“动人心魄”。根据成语的含义和语境,答案为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