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假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假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B:教师收入的两极化
C: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
D:学校划分的等级化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论述的是如果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就不会产生教师收入两极化和学校划分的等极化。A项概括得最为全面。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古典艺术中有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然后以林徽因的话和《诗经》中有关花草植物的诗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遍布着草木的声息。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文段的关键句,意在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充满花草植物的元素。
A项与首句的“或许”表述不符,且未明确体现“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排除。
B项是对文段首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C项,“先秦民歌”是文段举例论述中的部分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诗经》是作为例子来论证观点的,并非文段重点;且该项未提及“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的表述也与文段的“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3、【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自己”指代不明,既可指代“首长”,也可指代“我”。其他选项无歧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4、【言语理解】这些机构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 )的活动,希望借此能加强对科学研究的( )作用,激励我国科技人员勇于献身科学,攻克科学难题,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A:意义 指导
B:意义 导向
C:价值 指导
D:价值 导向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活动”与“有意义”为惯用搭配,排除C、D“指导”与“导向”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从方法上、理论上进行指点教导,而后者侧重从大的方向上进行引导。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些机构的活动是起方向上的引导作用,故应选“导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黄岩岛拥有________的主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B:毋庸置疑
C:天经地义
D:无可争辩
正确答案:D
解析:“主权”通常不能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来修饰,故排除A、C。“毋庸置疑”指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无可争辩”指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定无疑。“无可争辩”比“毋庸置疑”语气更重,更能确定我国是黄岩岛主权的拥有者,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据报道,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据调查数据和卫星图片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流动沙地从1960年的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0万亩,平均每年增多10万亩,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多,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的频繁是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迄今为止,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700多万亩
C:浑善达克沙地或许是造成京津沙尘暴的影响因素
D: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严重形势直逼京津城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可推出。
B项,由“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可知,原文是“增加”,而不是“增至”。
C项,由“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可推出。
D项,由“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可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7、【言语理解】除了用于作战外,现代头盔经过改良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自行车场地比赛很早就有佩戴头盔的规定,一方面是因为比赛时________,碰撞事故频发;另一方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侧重空气动力学的场地赛车研发,将选手身体纳入设计因素中,头盔也成为________阻力的重要配件之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追我赶 降低
B:短兵相接 提高
C:夹枪带棒 降低
D:针锋相对 提高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另一方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侧重空气动力学的场地赛车研发”可知,佩戴头盔是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降低”阻力,提高速度,“提高”阻力与文意相悖,排除B、D。
再看第一空,文意为自行车场地比赛时竞争激烈,碰撞事故频发。“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与文意无关,排除C。“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8、【言语理解】如今,电脑、手机风行于世,“键盘手”、“拇指族”便与日俱增。如此这般之下,出现年轻一代“提笔忘字”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寻常了。平素里总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打出来的字,怎么换了用笔去写就要抓耳挠腮呢?有关专家对此已是见怪不怪,并给出了一个专业术语,叫作“电脑失写症”。有病就应该去医治,可颇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一时忘记了几个字该如何去写的“病症”,是否真能迅速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又有多少人愿意未雨绸缪地敏锐警觉起来。这种“时髦”的微恙小症,会不会异变为一种“文化断层病”?
文章中的“文化断层病”指的是:
A:“提笔忘字”的“电脑失写症”
B:汉字文化传承中出现裂痕
C:键盘拼写汉字代替用笔写字
D:年轻一代不再习惯用笔写字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文化断层病”所在句子,“这种‘时髦’的微恙小症,会不会异变为一种‘文化断层病’”可知,“文化断层病”是“‘时髦’的微恙小症”异变而来。而通读文段可知“微恙小症”指的就是前文提到的A、C、D这种现象,故“文化断层病”应是由A、C、D中的现象异变的更严重的文化传承上的“病症”,即B。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7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7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9、【言语理解】学术数据库资源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英美学术图书馆分享知识的努力,互联网真正的分享是没有学历门槛的,但目前这种分享仍主要局限于校园内,当网络百科的威力超过任何百科全书时,所谓“非营利资源库”依然以费用的高门槛拒绝学校机构外的个人用户查询论文,虽然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网络公开课让全世界的网民在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中有机会倾听大师的精彩讲课,但保守的“分享但以大学物理围墙为界”原则,的确是在阻止互联网上真正的知识分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非营利资源库”违背了分享知识的初衷
B:学术数据库资源的开放有待进一步拓展
C:互联网使得大学的“物理围墙”真正被打破
D:在互联网上实现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分享指日可待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学术数据库建立的初衷是分享知识,但目前这种“保守的‘分享但以大学物理围墙为界’原则”有违初衷,阻止了互联网上真正的知识分享。由此可知,作者意在说明的是应打破现有原则,使学术数据库资源得到进一步开放。A项非文段论述重点,C项“真正被打破”与文段中“分享但以大学物理围墙为界”的原则相悖,D项无法从文段中得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红色旅游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红色旅游,红色是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旅游是实质,即红色旅游在实质上是一项旅游活动,而不能将其直接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这段短文主要告诉我们:
A:红色旅游能够把旅游事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B: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但首要的还是其旅游的功能特征
C: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
D: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和旅游本身的关系。第一句话提出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第二句话提出了红色的内涵。最后一句强调红色旅游的实质还是旅游。文段未提到旅游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因此排除选项A。选项C政治工程的提法有点牵强,文化工程更是未涉及,故排除之。短文重点强调的不是红色旅游的功能,排除D选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