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019

发布时间:2023-11-20 19:07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精神防御机制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回避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该机制包括几种方法:转移作用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合理化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投射作用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
根据定义,下列反映了上述三种防御机制之一的是:

A:小琴的父母不喜欢体育运动,小琴被校羽毛球队选去当优秀苗子来培养,父母认为这样会耽误学习而坚决反对

B:小风在住院期间长时间和高护士接触,很感激高护士对自己的照顾,出院后他始终感念,对在护士学校上学的妹妹更加关心爱护

C:小宁不喜欢数学,数学考试也常常不及格,他认为不是自己学不好,而是老师教得不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

D:小何在宾馆做前台接待,最近和家人发生了矛盾,心情很低落,在接待客户时常常心不在焉、丢三落四

正确答案:C

解析:精神防御机制是人们遇到困难时采取的回避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包括转移作用、合理化作用和投射作用。  
转移作用定义的关键信息:将无法直接表现的情感转移到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合理化作用定义的关键信息:给自己找理由。   
投射作用的定义的关键信息: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  
A项,小琴的父母反对小琴进校羽毛球队,但并未体现小琴采用哪种精神防御机制,不符合定义。  
B项,小风感激别人对自己的照顾,但并未体现小风在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采用了哪种精神防御机制,不符合定义。  
C项,小宁把自己的数学不好解释为老师教得不好,即个人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属于精神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作用。  
D项,小何因为和家人发生矛盾而心情低落,工作时心不在焉、丢三落四,但并未体现小何采用哪种精神防御机制,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判断推理】学生:男学生:女学生

A: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B:整数:正数:负数

C:餐具:盘子:筷子

D:词语:实词:虚词

正确答案:D

解析:男学生和女学生是矛盾关系,两者都属于学生。
A项,顺时针和逆时针是矛盾关系,但两者与旋转不构成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正数和负数是反对关系,还有0的存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盘子和筷子是反对关系,两者都属于餐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实词和虚词是矛盾关系,两者都属于词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0题

3、【判断推理】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棘轮效应的是:

A:赵老板生意失败,变卖了公司资产和名下房产后,还欠银行20多万元,但为了出行方便,他没有用自己的高档汽车抵债

B:李某买彩票中了500万大奖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把钱存到银行,还和从前一样正常上班、下班,而且工作更积极了

C:一夜暴富的老朱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很快就入不敷出,回到了之前的生活状态,旁人都唏嘘不已,他自己倒安之若素

D:王老汉从农村来城里带孙子,因心疼电费舍不得用空调,借口说不习惯空调吹出的冷风,让儿子买了一台和老家一样的落地电扇用来降温消暑

正确答案:A

解析:棘轮效应的定义要点:①消费习惯形成后不可逆;②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
A项,即使破产了也不愿改变之前的出行习惯,难于向下调整,符合定义。
B项,消费习惯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要点②。
C项,回到之前的生活状态也安之若素,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不舍得用空调而用风扇,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9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4题

4、【判断推理】

几年前,某市开始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餐厅征收处理费,餐厅每使用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缴纳2元的处理费。自从征收这项处理费后,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

由此可以推出:

A:

该市餐厅的营业额不断下降

B:

该市餐厅非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不断上升

C:

该市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的收入不断减少

D:

该市征收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导致餐厅利润下降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题干并未涉及该市餐厅的营业额是否下降,不能由题干推出。

B项,题干只是提及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并未涉及非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根据题干可知,该市餐厅每使用一个一次性塑料餐盒就要缴纳2元的处理费,而该市餐厅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量逐年下降,则该市一次性塑料餐盒处理费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可以由题干推出。

D项,题干并未涉及征收一次性餐盒处理费与餐厅利润之间的关系,不能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

5、【判断推理】

风雨如晦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衣锦还乡

A:

风雨飘摇  告老还乡

B:

风和日丽  背井离乡

C:

云淡风轻  落叶归根

D:

和风细雨  荣归故里

正确答案:B

解析:

风雨如晦指风雨交加,白天如黑夜一样昏暗,后用来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

代入A项,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与风雨如晦是近义关系;告老还乡指年老辞职,回到家乡,与衣锦还乡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与风雨如晦是反义关系;背井离乡指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与衣锦还乡是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云淡风轻形容天气晴好,与风雨如晦是反义关系;落叶归根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乡,与衣锦还乡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和风细雨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形容方式和缓,不粗暴,与风雨如晦无明显关系;荣归故里指光荣而体面地回到家乡,与衣锦还乡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75题

6、【判断推理】

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企业家如果符合时代要求,就会真正得到社会认可

B:

企业家如果施展才华,企业就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

C:

企业家如果真诚回报社会,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D:

企业家如果没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就不会真正得到社会认可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推理关系:①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的企业;②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③企业家得到社会认可⇒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A项,推理关系: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真正得到社会认可,题干并未涉及“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与“企业家真正得到社会认可”之间的明确关系,不能由题干得出。

B项,推理关系:企业家施展才华⇒企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题干并未涉及“企业家施展才华”与“企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之间的明确关系,不能由题干得出。

C项,推理关系: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符合时代要求,肯定了②后件的一个肢命题,无法进行有效推理,不能由题干得出。

D项,推理关系:企业家没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会得到社会认可,否定了③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可以由题干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91题

7、【判断推理】整合营销,指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并注意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下列属于整合营销的是:

A:某品牌饮料独家冠名赞助某省级卫视开办一档技能竞赛类的公益节目

B:某网店搞活动,网民购满一定金额的书籍后,加几元即可换购紧俏小商品

C:某传媒集团的多个部门协调工作,受众越来越多,广告收入也随之迅速增加

D:某新品牌化妆品采用广告联盟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投放广告

正确答案:A

解析:整合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②实现价值增值。
A项,冠名赞助可以在节目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植入式广告,属于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实现价值增值,符合定义。
B项,仅是促销手段,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C项,是传媒集团的内部协调工作,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D项,化妆品在各门户网站投放广告,只是普通的互联网广告,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9题

8、【判断推理】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质具有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将其转化为假言命题:物质具有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该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
A项,认可了“包含原子”与“导热性”之间的联系,对题干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
B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C项,题干论据中指出X分子具备Y结构,可以串联起大量原子,则分子不具有Y结构就无法串联起大量原子,因此该项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此时题干命题为假,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6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9、【判断推理】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果不使其他某个(或某些)人境况变坏,他的情况就不可能变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断定的是:

A: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社会里,只有在有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才有人境况变好

B:如果有人境况变好,但他人境况没有因此变坏,说明社会并非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C: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使其他人境况变坏,他的境况就可能变好。这样的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D: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使其他某个(或某些)人境况变坏,他的情况才可能变好。这样的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正确答案:C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定义的关键信息:如果不使其他某个(或某些)人境况变坏,自己的情况就不可能变好,即“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自己不可能变好”。
A项的推理关系为“有人境况变好→有人境况变坏”,通过否定题干命题的后件推出否定的前件,是正确的推理,符合定义,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该项说法正确。
B项的情况为“有人境况变好,他人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即肯定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其后件,是题干命题的矛盾命题,因此这种状态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该项说法正确。
C项的推理关系为“其他人境况变坏→自己的境况可能变好”,通过否定题干命题的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是无效的推理,不符合定义,即并非帕累托最优状态,该项说法错误。
D项的推理关系为“自己情况可能变好→使其他人境况变坏”,通过否定题干命题的后件推出否定的前件,是正确的推理,符合定义,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该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富裕起来的这一代中国父母,仍然处在家庭教育的“初级阶段”内,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金钱砸下的“抢跑”来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不肯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快乐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有爱心的父母,没有那么多期望与要求,放下怀抱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多对社会、制度、他人的怨愤,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一起度过快乐美好的一天。
由此可以推出:

A:关心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快乐

B: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C: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

D:孩子希望父母陪伴而不是把他们送进补习班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不肯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②有爱心的父母,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一起度过快乐美好的一天。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关心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快乐,可以推出。
B项,根据题干可知并非“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而是通过“抢跑”来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错误的想法,此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未涉及孩子有对物质欲望需求的认知,无法推出。
D项,题干未涉及孩子对“补习班”的态度,并非所有“补习班”都是用于“抢跑”,此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