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004

发布时间:2023-11-19 13:47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________,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________,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趋势 替代性

B:必然 竞争性

C:方向 优越性

D:途径 倾向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二空,“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是对此处所填词语的解释。由此可知,句意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竞争很激烈。“竞争性”填入恰当,锁定答案B,排除A、C、D。验证第一空,接纳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必然”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

2、【言语理解】最初版本的个税App启用以后,人们对租户必须填写房东信息产生怀疑,担心此举会导致房东多缴一笔出租税,因而房东通过涨房租来对冲损失,客观上造成了房东和租户的零和博弈,这显然不是减税政策的本义。新版个税App,正是意在回应舆论关于国家减税降负诚意的质疑。就实际效果来说,新版个税App一经公布,公众就掀起一片力挺之声,安抚效应可谓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

B:一蹴而就

C:立竿见影

D:卓有成效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说的是新版个税App一经公布就获得公众力挺,很快就安抚了公众的情绪,侧重指效果产生快、显著。A项“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B项“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C项“立竿见影”形容立刻见到功效。D项“卓有成效”指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相较之下,C项“立竿见影”更能体现新版个税App安抚效应快、明显。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8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2题

3、【言语理解】流言常常令人不悦,却很可能有助于丑事的暴露,阻止恶行的继续。对很多公众人物来说,单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可以阻止不良行为。总有人________八卦和流言毁了自己心目中的明星,但事实上,少有哪个坐得正、行得端的明星最终被流言蜚语摧毁;被破坏的仅仅是对偶像的________想象,被________的是明星的为所欲为和不良行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担心 主观 曝光

B:斥责 浪漫 质疑

C:惋惜 片面 揭露

D:抱怨 完美 约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此处修饰的是粉丝对于偶像的想象,应填入褒义词,排除A、C。
第三空,“质疑”指提出疑问。“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质疑”的对象通常是问题,与“为所欲为”搭配不当。“约束”恰与“为所欲为”“不良行径”搭配。
第一空,填入“抱怨”也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7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4、【言语理解】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雾是自然现象,霾是人类活动频繁的产物

C:雾和霾的区别只是湿度不同

D:雾与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常识可知,“霾”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不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项,分析文段并结合常识可知,说法正确。 
C项,由文段“实际上”之后的内容可知,雾和霾的区别并非只是湿度不同。
D项,由文段中“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可知,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5、【言语理解】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________。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 贻笑大方

B:百无禁忌 功亏一篑

C:信手拈来 得不偿失

D:无的放矢 弄巧成拙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中表达的是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没有约束,A、B、D三项填入均恰当。“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强调的是写得轻松,与句意无关,排除C。第二空,“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多用于犯了常识性错误的语境,排除A。“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弄巧成拙”指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对应“弄巧”,“未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对应“成拙”,“弄巧成拙”填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区公安机关利用警用无人机在“非接触式”情境中执行空中巡检、防控、运输、消毒、测温等空域警务任务。在运用警用无人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应对人才供需失衡和空中执法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加强警航队伍建设和完善警用无人机执法流程,从而实现队伍机制和空中执法程序机制的不断健全。警用无人机的发展要注重执法打击能力和防控服务能力之间的平衡,不断促进执法手段和无人机应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好地为政府处置重大疫情工作服务。

这段文字着重说明,警用无人机用于疫情防控:


A:

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B:

面对的挑战及应对

C:

执法流程需要完善

D:

需要灵活快速反应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警用无人机执行的任务;然后说明在这期间面临着人才供需失衡和空中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介绍了应对此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加强警航队伍建设和完善警用无人机执法流程;最后以“要注重”“不断促进”“更好地”强调了警用无人机发展的对策。由此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在疫情防控中警用无人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B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主要任务”是文段开头引出话题的内容,非论述重点,排除。

C项,完善“执法流程”是基本策略的内容之一,概括不全面,排除。

D项,“灵活”只能对应尾句的对策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且“快速反应”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1题

7、【言语理解】

①依据书法史界最新研究成果,有人提出应关注书写工具及其工艺特性、书写姿态、书写目的对于书法样式的决定性意义

②只有从书写工具对于书法样式的决定性影响上加以研究,才能变观风望气式的书法断代为有理可据的科学书法断代

③就书法样式的演变而言,古人很早就有所体察

④他们将书法样式的变迁归纳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⑤以此建立基于书法及风格、笔画、部件、字势分析的书法断代方法论

⑥但是这种说法虚无缥缈,难以把握,更无法用作断代方法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⑤⑥①③④

B:

②③⑤④⑥①


C:

③④⑥②①⑤


D:

③②④⑤①⑥


正确答案:C

解析:

通读六个句子,由③中的“书法样式的演变”和④中的“他们将书法样式的变迁归纳为”可知两句应为承接关系,且④中的指代词“他们”与③中的“古人”对应恰当,故③④应相连,排除B、D。通过时间顺序判断,①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应在③中的“古人”之后,排除A,锁定答案为C。

验证C项,③④⑥说明古人观风望气式的书法断代方法难以把握,②①⑤引出了科学的书法断代方法,行文逻辑无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

8、【言语理解】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朋友热爱纸质的芬芳、翰墨的留香,也依然有很多人经过岁月的  后仍坚守着朴实的  ,渴望真诚的交流,欣赏丰富而  的灵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淘洗 信念 淡定

B:洗礼 理想 平静

C:磨砺 理念 激扬

D:检验 作风 优雅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突破点在第三空。由“朴实的”、“真诚的”、“丰富的”可看出文段的总体基调是平和舒缓的,显然“激扬”与此不符,排除C。“平静”一般用来形容环境或者心情,“优雅”则多用于形容姿态动作,这两个词均不能与“灵魂”搭配,排除B、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9、【言语理解】

我们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穿过瞳孔,再经过晶状体的折射,穿过玻璃体,最后汇聚到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清晰地看到物体。但对于近视的人而言,来自物体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汇聚在一起了,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膜的曲率变了。目前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将角膜雕刻成“眼镜”,虽能立竿见影且效果持久,但风险较高,因此无风险治疗近视,越来越被人们所期待。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不同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

B:

无风险治疗近视取得的进展

C:

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

D:

如何实现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由眼睛视物的正常原理引出近视眼视物不清的原因,接着介绍了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以“因此”引出无风险治疗近视备受期待的话题。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继续围绕“无风险治疗近视”展开,只有B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文段未提及其他更多的治疗近视方法,因此无从比较其优缺点,与文段末尾衔接不当,排除。

C项,“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本文已提及,属于本文内容,不会在下文继续论述,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的内容,脱离文段末尾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10、【言语理解】核聚变能够为全世界提供急需的清洁能源。据估计,1千克核聚变燃料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千克化石燃料。但一直以来,核聚变实验都面临一大挑战,________________。最近,美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产出超过消耗”的核聚变反应,他们借助192台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激光器,对一个小氢球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在随后的几纳秒时间里,小氢球发生爆炸,所释放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消耗的燃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引发核聚变所需的能量超过最后产生的能量

B:即很少有国家能独立承担实验所需要的巨额成本

C:即全球主要国家就核反应堆的建设方案尚未达成共识

D:即核聚变所需的燃料并不像之前设想的那样容易获取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后文的“首次实现‘产出超过消耗’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消耗的燃料”可知,曾经核聚变实验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引发核聚变所需的能量超过最后产生的能量”,A项填入衔接恰当。
B、C、D三项文段均为涉及,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