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995

发布时间:2023-11-18 10:34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接着指出传统的子女养老观念存在诸多弊端,而将养老问题纳入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范围对老人和年轻人都有益。最后引用日本的例子做进一步说明。可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强调社会和政府的责任,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不是论述重点。文段引用发达国家的例子是为了借鉴,而非强调差距,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2、【言语理解】富人有富人的忧愁,穷人有穷人的快乐。立业和成功,是诸多人的幸福理想;生活幸福,工作幸福,则是每个人的平常愿望。幸福密码,似乎像账户密码,一般人都有,但别人看不到,只有自己用心才能体会。
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是:

A:富人和穷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感觉

B:实现平常愿望也能让人感觉幸福

C:幸福与每个人的感受有关

D:物质支撑的幸福才更加恒定持久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富人有富人的忧愁,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幸福密码……一般人都有……只有自己用心才能体会”可知,幸福与物质无关,D项与作者观点不一致,其他选项均可以由文段信息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当前,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智能化家居产品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的概念还停留在电动窗帘或别墅防盗系统。从技术层面来说,一键控制、远程遥控、感应人体、自动开启这些电影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并非“高科技”,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智能家居并未普及。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化已成为家居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B:目前技术上实现智能家居已无屏障

C:普及智能家居必须降低生产成本

D:智能家居的概念模糊影响其普及程度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智能家居并未普及”可知,无法推出“已成为家居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表述有误。
B项,由“一键控制、远程遥控、感应人体、自动开启这些电影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并非‘高科技’”可推出。
C项,文段说的是价格昂贵导致智能家居并未普及,但“价格昂贵”不一定是因为“生产成本”,C项说法有误。
D项,由“很多人的概念还停留在电动窗帘或别墅防盗系统”可知,人们并非对智能家居的概念不清楚,而是认识比较陈旧,D项表述有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5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59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4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9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4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3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4、【言语理解】《史记》中记载:“子产治郑,________;子贱治单父,________;西门豹治邺,________。”子产靠的是亲力亲为,明察秋毫;子贱注意教化百姓,选贤任能;而西门豹则以水利富民,以重典治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不敢欺 民不能欺 民不忍欺

B:民不能欺 民不忍欺 民不敢欺

C:民不忍欺 民不敢欺 民不能欺

D:民不忍欺 民不能欺 民不敢欺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民不敢欺”侧重强调“不敢”,“民不能欺”侧重强调“不能”,“民不忍欺”侧重强调“不忍”。由“子产靠的是亲力亲为,明察秋毫”可知,因为子产明察秋毫,所以民众无法欺骗他。“民不能欺”填入恰当。
第二空,由“子贱注意教化百姓,选贤任能”可知,子贱教化百姓,百姓觉悟提高,因此不忍欺骗他,“民不忍欺”填入恰当。
第三空,由“西门豹……以重典治乱”可知,民众应是畏惧重典,不敢欺骗他,“民不敢欺”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6题

5、【言语理解】最近,四川万源市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各个审批环节“全裸”,来自四面八方的说情风很快销声匿迹。事实上,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已然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更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举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公共利益的治理事项、程序等,公开都应当成为一种价值共识、一种制度设计、一种自觉选择。 
根据文意,对“公开”的价值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次公开,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

B:公开这一价值理念,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

C:公开这一价值理念,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

D: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治理事项、程序,都应当建立一种价值共识

正确答案:A

解析:原文说“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已然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更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意即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而不是A项所说“此次公开,拓展了……”。A项说法错误,故当选。另外,此题D项设置得也不科学,应明确此处的价值共识指的是公开。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2题

6、【言语理解】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到供给需求

B:从对产品的保量要求转变到保质要求

C:从强调产品转变到强调服务

D: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

正确答案:D

解析:尾句“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中的代词“这”提示,横线处句子讲的是前文所述的质量观的变化。文段首先指出早期人们对质量的定义是从生产角度进行,接着说明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从顾客需要即用户的角度来定义质量。由此可知,质量观的转变对应的是从生产角度到用户角度,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错误,文段是说质量观从关注生产转变为关注消费者需求,而不是说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为“满足供给需求”,排除。
B项错误,“保量要求”文段未提及,且“保质要求”对应“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应是早期质量观,排除。
C项错误,文段是说“满足顾客需要”,而不是“强调服务”,偷换概念,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26题

7、【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和商业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黄金”。

B:越来越多的乡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

C:民意测验表明,至少8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普京交出总统权力以后,不管他未来的政治命运如何,他对俄罗斯的发展仍然有决定性影响。

D:无论是历史的追忆或是都市的怀旧,人们所要寻觅的似乎是这座城市曾有过的精神渊薮和人文家底,成为一种文学语码的“回望凝视”。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中的“黄金周”是一段时间,不能与“延伸”搭配;B项,两面对一面,“交通是否方便”表达的是两面内容,与后文不搭配,应删除“是否”。C项中“至少”与“以上”搭配不当,可删除其一。D项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8、【言语理解】短短30年间,中国人寿的市值已经位居全球寿险行业之首,中国平安也跻身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之列。究竟是高值泡沫,还是真实增长?究竟是统计数字的幻觉,还是制度进化的蝶变?究竟是竭泽而渔对于保险资源的掠夺式开掘,还是已经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向上力量?到底该如何解释中国商业保险的猛然崛起?
这段话中的“蝶变”是指:

A:中国保险业猛然崛起的力量

B:中国保险业质的蜕变与升华

C:中国商业保险业的飞速发展

D:中国商业保险业的市值泡沫

正确答案:B

解析:“蝶变”指在蛰伏中向更好或更完美的方面极大蜕变,由此可知,“蝶变”指的是向好发展,可直接排除D。A项“崛起的力量”、C项“飞速发展”均不能体现出“蜕变”,排除。“蜕变与升华”与“蝶变”含义相符,当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去某处时,返程的路程似乎更短,花费时间更少。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旅程的确切长度,只是通过一些其他线索来估算。当我们前往陌生之处时,去时的路似乎比返程的路更长,因为当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新鲜的事物。然而,在返程时,我们仅仅需要识别一些路标,而非形成新记忆,因此大脑感觉时间缩短、空间变小。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外在刺激影响我们的时间感知

B:时间影响我们的空间感

C:时间感知影响我们的旅程长度

D:空间影响我们的时间感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感觉返程的路程更短,花费时间更少。后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影响“时间感”的因素,首先排除B、C。人们感觉去时的路比返程的路更长,是因为去时置身于一连串新鲜事物构成的空间中,故应是空间影响我们的时间感。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苔藓是地衣、苔类植物和藓类植物的非正式统称。它们属于非维管植物,没有根部或维管组织,而是通过表面(即叶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大多数苔藓只能长到几厘米高。此外,由于苔藓没有根部,它们可以生长在其他植物无法生存之处,比如砖块、墙壁、人行道表面等。苔藓植物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但它们的栖息地其实十分丰富多样、有些甚至颇为极端,从沙漠到极地,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关于苔藓,这段文字未提及:

A:非维管构造限制了苔藓生长高度

B:苔藓植物具有比较顽强的生命力

C:极地能够为苔藓提供合适的环境

D:苔藓生长处其他植物或无法生存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文段有提及,由“它们属于非维管植物,没有根部或维管组织,而是通过表面(即叶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大多数苔藓只能长到几厘米高”可知,苔藓的非维管构造限制了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其长不高。
B项文段有提及,由“它们的栖息地其实十分丰富多样、有些甚至颇为极端,从沙漠到极地,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可知。
C项文段未提及,由“苔藓植物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但……”可知,虽然苔藓可在极地栖息,但并不能说明极地环境是适合苔藓生长的环境。
D项文段有提及,由“由于苔藓没有根部,它们可以生长在其他植物无法生存之处”可知。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