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980

发布时间:2023-11-16 1:3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在为中华民族写历史,让我们一起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宏观地看我们两岸合作的意愿。
句中的“意愿”指:

A:愿望和前景

B:心愿和远景

C:心愿和心景

D:愿望和景致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实际上在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搭配。根据语境,说的是两岸合作的前景良好,C、D首先排除。“远景”通常和“目标”搭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丰子恺对待人生世事的冷观态度,在作者1935年写的《车厢社会》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面对西湖美景,       “只宜远看,不宜身入其中”,      “世事都同风景一样,世事之乐不在实行而在希望”,      “世间苦的根本”就在于“身在其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 也 而且 所以

B: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C:假如 却 那么 因为

D:假如 却 既然 那么

正确答案:B

解析:题目首先说明丰子恺对待人生世事采取冷观态度,接着举出例子证明其观念,然后解释原因,解释原因应用“因为……所以……”,同时“假如”与“却”不是一组关联词语,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正确答案:A

解析:“此外”提示文段为并列结构。文段首先论述了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海洋产业活动对沿海陆地空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接着指出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A项表述与此相符。
B、D两项“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此外”后论述的内容,都只是文段的一部分,排除。C项强调两者相互交错,未体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依赖的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9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7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5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0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9题,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8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73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1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6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3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4、【言语理解】在摄影中,大气灰雾就像一枚滤镜,降低了场景远处部分的反差,提亮了影调。多雾的景象会看起来更为深远,就是因为强烈的空间透视。在拍摄时远摄更能展现空间透视,这是由于相机与主体间有更少不受灰雾影响的物体。而用通道混合方法将影像转为黑白的时候,调整蓝色通道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明暗的变化表现了空气灰雾效果,给人一种纵深感,在强烈的逆光下,效果最强烈,从而产生一种虚实结合的神秘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摄影中:

A:利用灰雾可制造空间透视

B:加强空间透视的方法和技巧

C:光线变化对虚实效果的影响

D:通道混合法可制造出灰雾效果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摄影中多雾的景象看起来更为深远是因为空间透视的作用;接着介绍在拍摄时,远摄更能展现空间透视;并分析了原因,最后又介绍利用通道混合的方法也可以展现空间透视,表现空间灰雾的效果。因此文段意在介绍在摄影中使用空间透视的方法和技巧。B项是对主旨的准确表述。由文意可知,使用空间透视可以起到灰雾的效果,并非是利用灰雾可以制造空间透视,排除A。C、D两项均未体现论述主体“空间透视”。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5、【言语理解】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曾经在1999年的时候拿出7500万美元做公益,但事后却花了1亿美元宣传这件事。对于公司来说,这笔公益捐款就是变相广告而已。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问题在于,以广告为目的的慈善要的是出名,捐款的实际效益是没人关心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捐赠经常会适得其反,给社会带来伤害。
上文第三句“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在文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造成转折,反驳前文的观点

B:提出假设,引出全新的问题

C:主动让步,提出反方观点后再进行解释和反驳

D:层层递进,帮助强化前文观点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1999年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花费巨额广告费,宣传自己做慈善这一事件;接着对此事件进行评价,认为这笔公益捐款就是变相的广告;然后通过“有人会说”引出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行为无可厚非。继而用“问题在于”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最后用“事实证明”加以强调。故“也许有人会说”是以退为进,主动进行让步之后,再加以反驳,批驳的效果更为强烈。A、B、D三项均未体现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4题

6、【言语理解】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城市文化地标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以形神兼备的呈现方式

B:

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

C:

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或各类时髦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

D:

承载着无法替代的人文价值,满足着公众的审美旨趣和美好期待

正确答案:B

解析:

横线前指出,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并举紫禁城和拓荒牛雕塑的例子具体论述;横线后指出城市文化地标成为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并介绍其积极影响。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项中“历史文化”对应“北京城的过往”,“时代风貌”对应“深圳的开拓进取”,“鲜明独特”对应“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填入与文段衔接紧密,对应恰当。

A项,文段未提及“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话题,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排除。

C项,“视觉效果”“时髦文化元素”与文段无关,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人文价值”“公众的审美旨趣和美好期待”,与前后文衔接不恰当,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3题

7、【言语理解】26.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句为: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C: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D: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生必修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语序不当,“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应该单独作状语,而不应该作“利用”的宾语。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般我们总认为,文学重视形象思维,而科学需要理性逻辑。其实,科学也可以很文艺,________,充满艺术的想象力。这两者看似关涉领域不同,其实只要有创意,便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趣横生 水乳交融

B:洞若观火 若合符节

C:有声有色 相辅相成

D:入木三分 相映成趣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科学也可以很文艺……充满艺术的想象力”可知,科学不仅严谨理性,也可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指洋溢着美妙意趣,“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A、C两项符合文意。“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入木三分”形容议论、见解深刻,均无法体现“科学”文艺的一面,排除B、D。
第二空,“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看似关涉领域不同,其实……”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科学和文学虽属不同领域,但只要有创意,就能融为一体,用“水乳交融”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9、【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语病与其他三项语病不同的是:

A: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B: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研究并通过”。B、C、D三项均属于成分残缺。B项缺宾语,应在句尾加“的倡议”;C项缺主语,应删掉“使”;D项缺宾语,应在句尾加“的时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10、【言语理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认为_________,于是常常过而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好文创,首先需要激发起人们对文化的浓厚兴趣,然后同样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留住它。如此,人们才会在文化探索的旅程中_________,走得更深、更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夏虫不可语冰 登高履危

B:百思不得其解 斗折蛇行

C:海水不可斗量 登堂入室

D:可望而不可即 拾级而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横线前后的“都是一种仰望的姿态”“于是常常过而不入”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表达“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很高深,人们只能仰望而无法靠近之意。“夏虫不可语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百思不得其解”形容对事情百般思索也没有结果。“海水不可斗量”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三者填入均不符合句意,排除A、B、C。“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只能远望而无法接近。其填入与“仰望的姿态”“常常过而不入”相呼应。
验证第二空,“拾级而上”指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填入此处与“走得更深、更远”相呼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5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