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金钱槭别名双轮果,是槭树科金钱槭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可高达15米,是我国特有植物。其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初夏开白色花,雌雄同株,圆锥花序;果实分为两个小坚果,周围有广翅,外形如钱。由于林木乱砍滥伐,金钱槭成年植株极为稀少,加上天然更新能力较弱,很难长出幼树,它们像大熊猫一样需要保护。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金钱槭如大熊猫般珍稀
B:亟须加大对金钱槭的保护力度
C:环境破坏导致金钱槭极为稀少
D:天然更新能力不强导致金钱槭极为稀少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金钱槭的属性特征和生长环境,其后说明了由于人为和自然两种原因导致金钱槭十分稀少珍贵,最后由“像大熊猫一样需要保护”指出应加大对金钱槭的保护力度。尾句为文段重点,B项准确表达了尾句观点。A项,文段将金钱槭与大熊猫作比,是为了说明其需要保护的程度,而并非强调其珍稀。C、D两项是金钱槭稀少的原因,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2、【言语理解】这个学术搜索系统以数以十亿计的海量元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集合,实现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
这段广告的语言风格是:
A:准确细致
B:浑厚雄壮
C:佶屈聱牙
D:华美绚丽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四个选项中,A、B、C三项的语言风格的特点均较抽象,不易排除,可直接看D。这段广告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排除D。
第二步,结合文段,由“进而”可知,这段描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且这段文字用词准确,语句流畅,并不拗口。“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C项不符合文段的语言风格,排除。
第三步,文段仅是客观地介绍某个学术搜索系统,并未体现出浑厚雄壮的气势,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3、【言语理解】市场放缓,有实力的车企调整对策,使得自主品牌车企在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趋于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________,越走越好;也有一些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已到________的地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如破竹 如履薄冰
B:所向披靡 进退维谷
C: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D:激流勇进 骑虎难下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备选的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可说通,不易区分,可先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进退维谷”比喻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断,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一些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是说企业发展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而不是进退两难的境况中,“进退维谷”填入不恰当,“骑虎难下”也与句意不符,排除B、D。
第一空,“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由“趋于成熟”“越走越好”可知,“势如破竹”填入更符合语境,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2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4题
4、【言语理解】某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出的民航风切变预警系统,克服了预警难度大、精度低等现实问题,可以为飞机的起飞降落________提供风切变预警信息,还能够提供机场未来48小时的天气预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时
B:及时
C:实时
D:适时
正确答案:C
解析:“即时”指立即。如即时投产。“及时”指不拖延,马上,立刻。如及时解决。“适时”指适合时宜,不太早也不太晚。如适时收割,适时放手。“实时”指与某事发生、发展的实际时间同步(做某事)。如实时报道。句中表达的是新的系统可以为飞机的起飞降落提供当时的风切变预警信息,“实时”填入最能体现信息的同步有效。“即时”“及时”都强调快,未体现精准,排除A、B。“适时”强调择取合适时机,与快速准确提供当下信息的语境不符,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3题
5、【言语理解】随着学校消失,村庄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_________受到了影响;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_________感逐渐增强。特别是以传统农业文明为特征的村庄文化正在大面积_________,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纲维 疏远 消失
B:维系 疏离 式微
C:轴心 隔阂 衰亡
D:衔接 陌生 凋零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随着学校的消失,村庄文化脉络的维持受到了影响,所填词语应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表维持之意。“纲维”指维系、护持。“维系”指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两者填入恰当。“轴心”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的部分。文段未体现中心之意,排除C。“衔接”指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相连,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由“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可知,农村文化是在不断衰落的,“消失”填入此处程度过重。“式微”指事物衰落,填入恰当。
验证第二空,“疏离”指疏远隔离,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6、【言语理解】
拍纪实作品就像熬中药一样,需要慢火,需要工夫。我常常觉得,纪实作品就像齿轮一样,少了哪一个环节也转动不起来——少了哪个阶段的作品,都无法很好地反映整个时代的 。只有把每个时期的东西都 记录下来,才可以好好地进行总结和 。我始终觉得,我要追求的,就是 的效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迁 连续 比照 滴水穿石
B:
面貌 完整 归纳 一鸣惊人
C:
联系 分别 分析 细入毫芒
D:
轨迹 真实 反省 积少成多
正确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一空,“时代的联系”搭配不当,排除C。题干中没有体现“反省”的意思,故第三空填“反省”有失妥当,排除D。一鸣惊人:一声鸣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与题干所强调的注意平时点滴积累的句意不符,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你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宝,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手上拿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口中还在大喊‘亲,给孩子投个票吧’。”这是一个网络段子,但这里说的事每个人都可能“躺枪”,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或者是经历过。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到现在帮领导点赞、帮单位公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人的微信朋友圈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让一些人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疲于应付,身心憔悴。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变味的“朋友圈”已成鸡肋
B:变味的“朋友圈”不是我的菜
C:微信朋友圈,你还能走多远
D:微信朋友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在让一些人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疲于应付,身心憔悴”可知,目前“朋友圈”的状态已经变味且成为人的困扰。“鸡肋”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用于形容已经变味的“朋友圈”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41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41题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学海无涯,公务员要着力持续更新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水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拦路虎。
B:
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的林丹可以堪称羽坛霸主,吊球、撞球、扣球技术精湛,让对手防不胜防。
C:
那些引起较为严重后果和社会较大关注、成为一时舆论热点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充其量不过是属于社会的短期危机,对于这类危机,我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
D:
周恩来同志为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兴亡不辞辛苦地奋斗了一生,尤其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更新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水平”搭配不当。B项中“堪称”意为可以称得上,其中“堪”本身含有可以的意思,故与“可以”语义重复,应删除“可以”。D项“周恩来同志为……国家的兴亡不辞辛苦”中的“国家的兴亡”应为“国家的兴盛”,另外,“长足的贡献”也搭配不当。本题命题不严谨,C项也存在语义逻辑问题,句中“充其量不过是”和“当然不能掉以轻心”逻辑上存在矛盾。综合比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9、【言语理解】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________出的是面对汽车与人口激增带来的交通压力、环境压力,许多城市还没有做好准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映
B:体现
C:折射
D:展示
正确答案:C
解析:“展示”常用于褒义语境中,与题中“交通压力、环境压力”的搭配不当,排除D。“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都符合句意,但通过题干中“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的比喻,可知用“折射”更为恰当,排除A、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10、【言语理解】今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会越来越明显,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也不应该孤立地发展,而是既要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又要有利于未来新兴产业的崛起。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这将使得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技术融合的新趋势
B:未来行业的界限会变模糊但综合竞争力会增强
C:提高综合竞争力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D: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方向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即技术融合趋势这一话题。引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这一观点。接着由“而且”进一步论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和其他产业相融合,也需要行业内部之间融合。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必须顺应技术融合的新趋势,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文段论述的对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首先排除B、C。D项“主力军”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