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977

发布时间:2023-11-15 12:2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金融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风险管理,金融机构控风险________。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需要管理自己的风险,要对自己负责。因为,通过市场化的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未来将越发成为应对问题的主流,风险________才是市场化。这是一种挑战和约束,有利于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树立一个正向的“市场化预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自担

B:势在必行 均摊

C:大势所趋 防控

D:情有可原 规避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大势所趋”是名词性成语,只能作宾语,正确用法应是“金融机构控风险是大势所趋”,排除C。
第二空,由“民营企业也需要管理自己的风险,要对自己负责”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企业要自己承担风险,“自担”符合文意,排除B、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2、【言语理解】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沆瀣(xiè)一气 刚愎(fù)自用 杳(yǎo)无音信 连篇累(lěi)牍

B:饮鸩(zhèn)止渴 言简意赅(gāi) 恃(shì)才傲物 一曝(pù)十寒

C:如火如荼(tú) 睚眦(zì)必报 纵横捭(pí)阖 繁文缛(ròu)节

D:良莠(xiù)不齐 追本溯(sù)源 岿(kuì)然不动 残垣(yuán)断壁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应为:刚愎(bì)自用。C项,应为:纵横捭(bǎi)阖,繁文缛 (rù) 节。D项,应为:良莠(yǒu)不齐,岿(kuī )然不动。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3、【言语理解】自然是神奇美妙的。自然文学的作者________在读者面前的,是含有风景、声音及心绪的多维画面。这三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形成了自然文学的独特之处,也________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展现 引申

B:呈现 衍生

C:描摹 演化

D:描绘 发展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描摹”“描绘”不能与“在……面前”搭配,排除C、D。 第二空,“引申”指(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衍生”指演变产生。此处说的是自然文学产生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用“衍生”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9题

4、【言语理解】由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炭安全生产状况,无法和发达国家当下的水准相提并论,中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经验,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准。
可以替换画线部分的词语是:

A:同日而语

B:并行不悖

C:异曲同工

D:分庭抗礼

正确答案:A

解析:“相提并论”是指把不同的或差别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谈论或同等看待。“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并行不悖”指同时行进,互不抵触。“异曲同工”比喻不同人的文艺作品同样精彩。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有同样的效果。“分庭抗礼”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相互对立。选项中与“相提并论”意思相近的是“同日而语”,排除B、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5、【言语理解】对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残酷统治怀有深深的愤慨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学上惨淡苍白的历史。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也不为过。然而人类总是要进步,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
这段话显示在欧洲中世纪:

A:

科学发展一片空白

B:

人们完全无法思考

C:

科学仍然有所发展

D:

每天都是漫漫长夜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先说,人们把欧洲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这并不为过。接着用“然而”引出意在说明的重点:即使在宗教神学残酷的统治下,也阻止不了人们的实践、人们的思考。即在这样黑暗的时代,科学仍然有所发展。A、B、D三项均与此观点相悖。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4题

6、【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D: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适用于人,不适用于“大量企业”。感同身受:心里真切的感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这一成语在使用时极容易出错,往往误用为“如同自身感受到的一样”。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D项误作缺乏整体观念,用法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己错听下属的话而判决杀了人以后,就把自己捆起来,请求晋文公判处他死刑。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贵贱之分,处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案子是下属官员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担任官职是最高的,从不让给下属一点权力;享受的俸禄是最多的,从不分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信下属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我还没有听过有这种事。”于是拒绝接受晋文公的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这段材料的主题思想是:

A:狱官李离恪尽职守,严格要求

B:狱官李离不顾安危,以死劝谏

C:狱官李离勇于担当,知错能改

D: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李离错判案后坚持接受惩罚的故事。A项只说明“严格要求”,没有体现出李离的以身作则;B项“以死劝谏”与文意不符;C项中的“知错能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D项李离坚持接受惩罚,体现了“执法守法”,没有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体现了“以身作则”。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8、【言语理解】精准扶贫不能仅仅专注个别事实,埋头解决个别问题,而不知道把个别贫困或特殊贫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联系起来。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虽然各种特殊贫困都有特殊的因素,但特殊贫困也是在当下信息社会背景下存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和能量,应当大力扶持贫困人口或贫困群体尽快了解和适应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新形势,通过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把远离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贫困人口引入这个历史进程之中。
从这段文字中提取的关键词最恰当的是:

A:精准扶贫 信息社会 技术培训

B:精准扶贫 特殊贫困 典型示范

C:贫困群体 宏观背景 信息社会

D:贫困群体 特殊贫困 技术培训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强调的是精准扶贫应当同当下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联系起来,即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培训”等手段,引导远离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贫困人口走入这个历史进程中。“精准扶贫”为文段的主题词,首先排除C、D。
B项未提到“信息社会”这一宏观背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5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2题

9、【言语理解】世界上各地的民族音乐,大都在封闭中自生,成于一方水土,而自成体系。越是古老偏远的民族,其音乐越独特。今天,随着交通、通信的发达,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________________。各个民族都在向着世界开放,打开了自己,汇入新世纪和新生活的海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古老偏远的民族开始丢弃民族音乐

B:自成体系的民族音乐越来越少

C: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D:这种交流导致融合,甚至融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民族音乐大都在封闭中自生,而自成体系;接着指出随着交通、通信的发达,封闭的空间被打开了。承接前文可知,没有了产生民族音乐的土壤——封闭空间,自成体系的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少。B项填入衔接恰当,当选。
A项“丢弃”表述不恰当,C、D两项均与前文衔接不畅。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10、【言语理解】天堂鸟的美直追传说中的凤凰。因为栖息在________的雨林之中,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根据它的画像来________它绝美的风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烟稀少 揣摩

B:荒无人烟 揣想

C:渺无人迹 幻想

D:人迹罕至 遥想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荒无人烟”“渺无人迹”都强调没有人,“人烟稀少”“人迹罕至”都强调人少。由“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可知,并非完全没人,排除B、C。
第二空,“揣摩”指反复思考、推敲,多用于思考、写作。与“风采”搭配不当,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