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尽管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上看,农业所占的比重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但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无粮不稳。没有广大农民的普遍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会不稳,实现全面小康和高水平小康的战略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大局,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只算GDP贡献率一本账,更要算改革发展稳定全局这本大账。
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
A:农业的基础地位
B:农村的经济发展
C:农民的生活质量
D:农村的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讲的是农业的重要地位,农业是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第一句强调无粮不稳。第二句强调农村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第三句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稳定全局。三句话都围绕农业的基础地位展开论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非文段强调内容。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从监控摄像机到无人机,很多城市已在公共安全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称,到2030年,人们会高度依赖“预言性监管”。机器学习技术可使电脑自主学习,该技术已经在打击犯罪活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机器学习技术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预测犯罪事件的能力,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预言性监管”不久之后将会成为现实
B:机器学习对打击犯罪活动的意义
C: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的作用
D:人工智能技术是打击犯罪的新型武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很多城市已在公共安全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然后通过引用专家的话,强调了未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后两句以“机器学习技术”为例,阐述其对打击犯罪、预测犯罪的作用。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对公共安全的作用。C项与此一致,故当选。A、B、D三项均为论证观点的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3、【言语理解】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中“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
由文段中“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并不能推出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
4、【言语理解】允许媒体发言,是一种文明,( )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 )这种文明,( )祛除任何对于真实的畏惧。
A:一旦 只有 才能
B:甚至 只有 才能
C:一旦 只要 就能
D:甚至 只要 就能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语境,第一空后一分句“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出于真实的谬误”与前一分句“允许媒体发言”存在递进关系,再结合句中的“也是”可知,第一空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甚至”更恰当,排除A、C两项。最后一句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且“只要……就能”代入,句子不通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应急科学普及能够及时解疑释惑,提升公众认知力,还可以________伪科学和谣言,________社会和网络环境。正因如此,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中的应急科普措施,极为必要,更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驳 净化 未雨绸缪
B:抵制 维护 重中之重
C:对抗 清理 居安思危
D:拆穿 建设 防微杜渐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解题,由“应急科学普及能够及时解疑释惑,提升公众认知力,还可以……伪科学和谣言”可知,句意为应急科普可以使社会和网络环境变得更好,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体现此意。“净化”指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使纯净,填入符合语境。“维护”指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清理”指彻底整理或处理;“建设”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三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C、D。
验证其他两空:“批驳”指批判驳斥,“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二者填入均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威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事后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误差时间只有15秒。能对直径不足3米的小行星进行如此精确预测,并在临撞阶段进行观测,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8TC3也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该成就将对今后小天体撞地的预报和预防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一批顶尖天文学家已向联合国提出拨款申请,以建立“太空卫士网”,监视、防范甚至摧毁在“碰撞路线”上的小行星。
下列说法能够概括以上文字主要内容的是:
A:2008TC3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
B:人类首次准确预测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C:人类应该加强小天体撞地的预报和预防工作
D:建立“太空卫士网”可以监视、防范甚至摧毁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精准推测了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间,由此引出文段的主旨句:能对直径不足3米的小行星进行如此精确预测,并在临撞阶段进行观测,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并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描述。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准确表述。A项未提到“精确预测”,排除。C、D两项为该事件产生的影响,非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7、【言语理解】有时候真正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可以用理性分析来解释的,有时候甚至是伴有几分癫狂特征的。美国当代诗人露丝·斯通(Ruth Stone)说她年轻的时候在地里干活,忽然感到有一首诗朝着她走过来,就如在地里出现了一阵闪电,脚下的土地也在震动。斯通赶紧跑回家里把那诗写下来,感觉到那首诗就在她的背后追着她。有时候,跑得不够快,那诗就要离她而去了,就一手拿铅笔,另一只手伸出去把诗的尾巴拉回来,这时,斯通就把诗从最后一个字写到第一个字,也能把整一首诗写下来,只是顺序会倒了过来。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露丝·斯通诗兴大发,是因为她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B:天才最优秀的特质或许就是某种伟大的力量借给他的
C:人们并不会认为天才就是无所不能的圣者,因为这么高的期望值会给艺术家带来压力
D:天才其实凭借的就是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的结合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说的是真正的艺术创作有时是伴有几分癫狂特征的,并举了诗人露丝·斯通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A项错误,不能把露丝·斯通诗兴大发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其非凡的创造力,而且文段中的描写其实更侧重于其灵感的突发。B项属于主观臆断,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也排除。D项体现了文段的主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是永恒的主题。而最集中的竞争是生源的竞争。大学开设特色专业项目是竞争的战略,目前国内高校竞相开设丰富多样的主修、辅修专业和证书课程等。在此基础上,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为高校实现独特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启了新通道,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下列对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等教育竞争主要表现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目标
B:
专业设置个性化是增强高校吸引力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C:
个性化专业设置是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普遍采用的方式
D:
独特人才培养计划是各个高校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其中生源是竞争核心;接着说明目前大学以开设特色专业项目作为竞争战略;最后由“在此基础上”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个性化专业设置在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B项表述与此一致。
A、D两项,未提到“个性化专业设置”对于大学之间竞争的作用,排除。
C项“普遍采用的方式”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9、【言语理解】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有时会突然发病”与原文“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不符。
B项,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在文段没有提及。
C项,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问题文段也没有提及。
D项,由“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知,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6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10、【言语理解】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 群众舆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持
B:控制
C:掌握
D:操纵
正确答案:D
解析:“把持”指抓住不放、独占;控制内心冲动使不爆发。词义不符合语境,故可排除A项。“掌握”与“舆论”不搭配,排除C。题意是指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来支配群众舆论,使其为自己所用。“操纵”不仅含有“控制”的意思,还包含“支配”之意,故横线处填“操纵”更合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