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964

发布时间:2023-11-13 9:32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尽管人工培育和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起到保护野生中草药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并非________,因为有的品种可以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很多草药品种无法实现这一突破。面对越来越多野生中草药濒危的现状,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 为期不远

B:一劳永逸 势在必行

C:事半功倍 任重道远

D:万无一失 恰中要害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但是”提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构成相对呼应,“无可厚非”强调不需要过分责难。“事半功倍”强调用力小,收效大。二者均与语境不符,故排除A、C。
第二空,句意为面对野生中草药的濒危现状,必须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恰中要害”指正打中致命的部位。与语境不符,排除D。“势在必行”指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2、【言语理解】松树当然是不同的。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那绿色十分古拙,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它们________是有花的,________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来,带给人的是成熟的喜悦,________不是凋谢的惆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虽 竟

B:虽 却 并

C:也 但 而

D:竟 但 却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总说松树的不同,后面从几个方面将松树与其他树进行对比。第一空,“有花”是松树与其他树的共同点,区别在于“不显著”。“却”填入暗示其他树没有花,松树却有花,不合句意,排除A。“竟”表示意外,没有体现出与其他树对比的意思,排除D。第三空,文段中“是……不是……”表达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关系,用“而”衔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3、【言语理解】

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或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测试其表现状况,看能否经受这些市场变量突变所带来的压力。银行压力测试就是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极端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

B: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C:压力测试有助于考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状况

D:压力测试能有效避免或降低极端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灵感,一个很美的词汇,天生带有古灵精怪的流动感。它如同一尾滑溜溜的金鱼,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让人________,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到底如何才能在________灵感的游戏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筹莫展 追寻

B:望洋兴叹 激发

C:不知所措 捕捉

D:爱莫能助 点燃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可知,灵感让人难以把握,无法应对。“望洋兴叹”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文意强调的是不知如何应对,而不是力量不足以应对,排除B。“爱莫能助”指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其与文意不符,排除D。“一筹莫展”指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两者填入均能体现无法应对灵感,保留。
第二空,对应前文将灵感比作“金鱼”和“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的表述,所填词语应体现捉住灵感,控制灵感,使灵感落入自己手中。“捕捉”指抓,捉,填入符合文意,且“捕捉灵感”搭配恰当。“追寻”指跟踪寻找,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5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0题

5、【言语理解】文化节目应当追求“慢”与“深”,要坚持自主原创,应提高外国版权引进门槛,________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实现从“模式引进”到“中国创造”的改变,并形成________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为中用 良性

B:因地制宜 广泛

C:精雕细琢 持久

D:群策群力 强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前面的“追求‘慢’与‘深’”“坚持自主原创”可知,此处强调的应是要沉下心来打造本土精品文化原创节目。“洋为中用”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与“自主原创”的语义不符,排除A。“群策群力”指大家一起出主意,一起出力量,与“创新”的句意不相符,排除D。“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填入符合句意。“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与“追求‘慢’与‘深’”对应恰当,符合句意。
第二空,“广泛”指涉及面大、范围广,与“竞争力”搭配不当,排除B。“持久”指维持长久,与“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搭配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3题

6、【言语理解】①网坛女将郑洁几经________,才进了国家队。
②我将于18日________去上海参加比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折 启程

B:周折 起程

C:周折 启程

D:转折 起程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周折”意为波折,曲折,指不顺利;“转折”意为转变,变化。由“几经”可知,文句侧重于不顺利,排除A、D。
②句,“启程”和“起程”都有“动身、出发”的意思,区别在于“起程”对于动身、出发的时间和指向更明确,而“启程”则泛指行程,不强调“具体时间”。由“18日”这一具体时间可知,此处填“起程”更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7、【言语理解】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近年来,一大批优秀乡土人才在农村       。他们既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科学致富的一代新型农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

B:崭露头角

C:闻名遐迩

D:扬名天下

正确答案:A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闻名遐迩:远近闻名。扬名天下:大名远扬。由题意可首先排除C、D。题中表述“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这是强调一个时机,“一代新型农民”强调与传统的农民有区别,故这里选“脱颖而出”更贴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是什么水果,给我再来一个。

B:算了吧,散伙吧,我们肯定没有希望了。

C:人家二班女生都走了,你说咱们能不去吗?

D:许多想抄近道走捷径快些达到目的地的人却往往欲速不达。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既可理解为“二班的女生都离开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去了”,也可理解为“二班的女生都去了,我们怎么能不去呢?”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世人心灵深处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们将这种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称为“救赎”。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当现有的水草用罄时,要找出路永远是寻找外在的绿洲。相反地,中国文化反映了大陆性农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办法不外是就地从自我努力开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进土壤与种子等,以期来年的庄稼生产有质与量的增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形成东西方“救赎”观念差异的背景

B:东西方“救赎”观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内涵不同

C:东西方文化对“救赎”有着不同的认识

D: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提出“救赎”的概念,然后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救赎”是寻找外在的出路,而中国文化是从自我努力开始。而二者的不同缘于一个反映的是游牧民族的感受,一个反映的是大陆性农民的感受。即二者的差异缘于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此表述最相符的为B,当选。
A项“背景”、C项“认识”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10、【言语理解】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

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

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汪曾祺认为语言与内在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接着对此进行了具体阐释,指出语文课学的不仅是语言,还有如何为人处世;最后由“从这个意义来讲”作总结,指出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这个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可见,文段最后落脚在语文教育必须重视诗歌,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脱离了“语文教育”,B、D两项脱离了“诗歌”,均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56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58题,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8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3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3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