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近代以来,怎样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这些________的观点当然受到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即用________的思维来看待复杂的文化现象。这种思维模式在今天的研究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的:
A:荒谬 泾渭分明
B:偏颇 非此即彼
C:片面 针锋相对
D:极端 水火不容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可知,学者的这些观点过于偏向一方,所填词语应含偏向一方的含义。“荒谬”指极端错误,强调非常不合情理,而非偏向一方,填入此处与句意不符,排除A。
第二空,由“即”可知,所填词语与前文“有人主张……也有人主张……”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所体现的思维构成解释说明关系,表示两者必须选其一之意。“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均侧重双方对立,不含两者必选其一之意,排除C、D。“非此即彼”指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2题
2、【言语理解】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②句,“缩小差距”为习惯搭配,由此可排除B、D两项。再看第①句,“胜地”是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是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此处应该用“圣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阁下的口才纵使可斡旋于元老院的众位元老之中,为生存计,眼下却只能屈尊当一名化妆品推销员;出众的将才也只能在棋盘上略略施展,或更糟,将漂流长江,壮行西藏的雄心转化为麻将桌上的一碰一杠之中;大量的卡夫卡们龟缩在办公室里,成为丧失飞行能力的穴鸟;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遮蔽了城市的黄昏,若干个电视频道抚慰着人心的不平;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帮助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宣泄过剩的欲望,而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络甚至已使人丧失承认“生有涯而学无涯”的勇气。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很多的人的才华被无情的现实埋没了
B:现代人由于诱惑过多,所以难以成才
C: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很多有潜力的人
D: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容易沦于平庸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棋盘”“麻将”“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若干个电视频道”“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络”等当下社会普遍存在且具代表性的事物可知,很多人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中选择依靠某种标志性物件来抚慰心灵、消耗青春,在沉溺的过程中渐失勇气、甘于平庸。D项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这层含义,当选。
“很多的人的才华”和“很多有潜力的人”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A、C;B项所谓的诱惑,实际上是当今时代的常态和组成部分,因此B项不如D项准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7题
4、【言语理解】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文化的_________,城市才能_________其特色与气质。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即将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融入城市形态当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 凸显
B:融入 定格
C:继续 形成
D:浸润 彰显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文化对城市的深入渗透。“传播”指广泛散布,侧重散布之广,而文段侧重渗透之深,排除A。“继续”指延长下去,不间断,多用来形容“行为”“活动”,用在此处与“文化”搭配不当,排除C。
第二空,由前文“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可知,此处是说只有文化渗透浸染,城市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与气质,所填词语应表显示之意。“定格”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不含显示之意,排除B。“彰显”指鲜明地显示,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5、【言语理解】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对非侵入式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________——准确、及时且按需实现患者监测。因此,如果一项技术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反复测量个体的健康状态,且成本不高,那么它将有助于预防和预测疾病,提高诊疗决策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求 精准性
B:门槛 前瞻性
C:期望 创新性
D:标准 主动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横线前的“准确、及时且按需实现患者监测”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个体的健康状态将有助于提高诊疗决策的准确程度之意。“精准性”指精确、准确,填入符合句意。“前瞻性”指预测将要发生的事的能力;“创新性”指创立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动性”指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的能力。三者均不符合句意,排除B、C、D。
验证第一空,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对非侵入式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
6、【言语理解】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的保值作用增强
②一般来说,珠宝具有易保存、体积小、价值高的特点,可被人们制成项链、手链、戒指、耳环佩戴于身上作为装饰品,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③对于家庭来说,珠宝可以作为保值的奢侈消费品,作为投资并不可取
④国际上也重视以黄金作为保值并将其作为对付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之一
⑤但珠宝初始投资主要是制成品,价值已是高估,其增值潜力有待投资品种的验证
⑥珠宝广义上可分为宝石、玉石、珍珠、黄金等制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⑥⑤④③
B:②③⑥①⑤④
C:③①⑥④②⑤
D:⑥②①④⑤③
正确答案:D
解析:⑤以“但”开头,其后句子表达了对珠宝投资的谨慎态度,则其前句应表达对珠宝投资看好的内容。⑥介绍珠宝的范围,②介绍珠宝的装饰作用,均与此不符,排除A、C。④强调国际上对黄金保值作用的认可,由并列词“也”可知,其前句也应论述人们对珠宝保值作用的重视,①与此相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
7、【言语理解】中国要想在21世纪里有较大的作为,就绝不应该仅仅在国际竞争和互动的一般技巧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及时认清世界政治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战略智慧,敏锐洞察未来世界可能的走势,及时消除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弊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国际战略的使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为世界设计某种自以为是的结局。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国的国际战略应该认清世界政治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
B:中国的国际战略应该消除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弊端
C:中国的国际战略应当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谋求全面发展
D:中国的国际战略应该适应世界政治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由“更重要的是”引出中国想要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及时认清世界政治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第二句用“换言之”再次说明采用上述国际战略的必要性,即国际战略不能为世界设计解决,中国的国际战略应该根据世界的发展大势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D项表述正确。
A项未涉及认清形势后如何做的问题,排除。B、C两项未体现对大势的顺应,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18题
8、【言语理解】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不是“达成共识”的目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才是目标,排除A。由后文的“经济手段”可知此处填入“手段”不恰当,排除B。
第二空,由“良性发展状态”可知,此处应填入一个表示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关系和谐的词语,“制约”明显不合句意,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9、【言语理解】岁末年初,一场“泄密风波”突如其来,包括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天涯社区等数家知名网站的用户信息外泄,在网上曝光的用户信息条数过亿,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泄密事件”。一时间,短信、电邮、网站弹窗纷纷发出警示,强烈建议用户修改密码,“今天你改密码了吗”俨然成为网民之间的问候语。“谁来保护我的信息安全”成为公众的揪心之问。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须予以重视
B:知名网站的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C:及时修改密码是保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D: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普遍担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到了岁末年初的一场“泄密风波”,数家知名网站的用户信息外泄,使公众个人信息网上曝光,然后讲该事件导致广大网民乃至公众人心惶惶,因此文段意在强调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应予以重视,A项表述正确。B项的“知名网站”非文段论述重点,文段是由知名网站的泄密事件反衬信息安全形势的严峻,排除;C项,文段并非论述及时修改密码对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排除;D项,网民的担忧非文段重点,文段意在强调应有所作为以回应网民的担忧,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别看王老师日常穿着不修边幅,他其实是很有________的人,而且在授课时语言________,不带冗余,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位 简捷
B:品位 简洁
C:品味 简捷
D:品味 简洁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句意为王老师是有格调的人。“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意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形容人,“品位”恰当,排除C、D。再看第二空,“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简单快捷。与“语言”“不带冗余”相对应,“简洁”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