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出自:
A:《三国志》
B:《论语》
C:《中庸》
D:《道德经》
正确答案:A
解析:本句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指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古代历史上著名改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大融合
B:发生在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鞅变法推行“废井田,开阡陌”的经济措施
D:北宋“王安石变法”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正确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穿汉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大融合;王莽改制的措施严重脱离实际,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商鞅变法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变法失败,北宋没有实现富国强兵。ABC均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遗传病的基因异常是不同的,同一遗传病的基因异常是相同的
B: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C: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D: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DNA分子杂交
正确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的遗传技术。
A项叙述不正确。各种遗传病的基因异常是不同的,同一遗传病也可以有不同的基因异常,但这些异常大体可分为基因缺失和突变两大类型。可见,同一种遗传病的基因异常可能是基因缺失导致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B项叙述不正确。基因探针,即核酸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且顺序已知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DNA或RNA)。一种基因探针的序列是一定的,而各种病毒的核酸序列各不相同,因此一种基因探针不能检测各种病毒。
C项叙述不正确。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可见这一治疗是将正常的基因转入患者机体内,取代致病的突变基因表达所缺乏的基因产物,而不是对缺陷基因进行诱变,使其成为正常基因。
D项叙述正确。基因诊断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
4、【常识判断】人民币升值,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旅游收入增加
B:旅游收入减少
C:进口增加
D:出口增加
正确答案:C
解析: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对于国人出国旅游、留学、投资等都有好处,有利于中国进口,不利于中国出口。
A、B两项不选。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国内旅游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旅游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C项正确,D项错误。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我国国内购买力,从而刺激进口,抑制出口。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5、【常识判断】甲乙二人决定一同毒死丙,于是趁丙不在,由乙在门外放风,甲潜入丙房间内往丙水杯中下毒。第二天,乙发现丙并未中毒身亡,于是持刀将其杀死。上述案件中,甲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C
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实施犯罪行为,并没有自动放弃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A项排除。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实施犯罪,不是犯罪预备。B项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案中,甲乙两人向丙水杯投毒,但由于甲乙意志以外的原因,丙并未中毒身亡,甲乙两人下毒的行为并未造成丙死亡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而第二天乙持刀将丙杀死,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C项当选。
犯罪既遂就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并齐备了所有犯罪要件。甲的行为显然不符合既遂标准。D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0题
6、【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站立服药时食道呈自然垂直状态,有利于药物下行滑到胃内,便于尽快吸收
B: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给伤口消毒用酒精并非纯度越高越好
D:给病人输氧时,输纯氧效果最好
正确答案:D
解析:病人吸入纯氧,可能会发生“氧中毒”。血液中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给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气体,适量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可以刺激人体外围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使人的呼吸加深加快。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果人体中完全不含二氧化碳,正常呼吸就不能维持。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
B:隋朝时期的僧一行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
C: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
D:我国宋代发明的罗盘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B
解析: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发明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A项说法正确。僧一行是目前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出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人,是唐朝人。B项说法错误。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C项说法正确。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南宋时期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年来,全国人大先后五次对宪法内容做出必要的修正。其中,下列按修正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
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规定
③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
④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法写进宪法序言
⑤将国家建设目标修改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②④③①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②①⑤③
D:③②④⑤①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截至2023年,全国人大先后对现行宪法进行了5次修正,修正时间分别为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
①发生于2004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发生于1988年。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③发生于1999年。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发生于1993年。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写进宪法序言。
⑤发生于2018年。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建设目标修改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综上可知,按照修正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为②④③①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公转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气振动发声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转化为动能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地球自转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约为一天。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公转一周约为一年。所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的是地球的自转。
B项正确。“两岸青山相对出”,青山相对于船来说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船相对于日来说,是运动的。这体现了运动的相对性。
C项正确。“风怒号”中的风声是空气震动发出的声音。
D项正确。“飞流直下”是水受重力作用,从高处流到低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6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7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
10、【常识判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在诗句里描述自己的行程是从现在的哪里到哪里?
A:重庆 湖北
B:湖南 四川
C:重庆 江苏
D:湖南 江苏
正确答案:A
解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出现于西汉末年。江陵,又名荆州城,今湖北省荆州所在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