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余光中所写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有关“这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B:民族英雄郑成功曾收复此地
C:在我国古代曾被称为“瀛洲”
D:曾因《南京条约》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正确答案:D
解析:“这头”是指台湾。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A项说法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B项说法正确。
台湾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其中瀛洲是其称呼之一。C项说法正确。
台湾于1895年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而沦为日本殖民地。D项说法有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7题
2、【常识判断】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有错的是:
A:歌德——《巴黎圣母院》
B: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C: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D:海明威——《老人与海》
正确答案:A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歌德的代表作品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会出现不同的气候现象。下列描述局部地区特殊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意思是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未体现局部地区特殊气候。
B项正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梅雨在我国主要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局部地区的特殊气候。
C项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未体现局部地区特殊气候。
D项错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意思是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该诗描绘的东方阳光明媚,西方却雨水纷纷。这种气象是由于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所引起的。因为云体较小,能笼罩的范围窄,形成的雨区也很狭小,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内西边有雨东边无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也是局部地区的,但不是就全国而言的,范围较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致橡树》是中国诗人海子的作品
B:《基督山伯爵》是英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
C:《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D:《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的作品。
B项错误。《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
C项正确。《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D项错误。《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5、【常识判断】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辨证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C:积累与生产的辨证关系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辨证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破窗理论”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使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从而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打破了窗户就要再买新的,即消费;新的玻璃门窗需要制造,即生产。说明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表述准确的是: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C:微波炉产生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
正确答案:A
解析: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并使食物中的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便被“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开展反腐倡廉斗争,以保持自身肌体的先进与纯洁。在192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第一个专门机构——________。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中央纪律执行委员会
C:中央监察局
D:中央监察委员会
正确答案:D
解析: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
某小区业主拟将其住宅改变为经营性民宿,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的是:
A:
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公共防疫的规定
B:
应当遵守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的管理规约
C:
应当获得该业主所在楼栋的其他全体业主同意
D:
应当获得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
正确答案:D
解析:
A、B、C三项不选,D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据此可知,某小区业主拟将其住宅改变为经营性民宿,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公共防疫的规定和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的管理规约,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而非“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题
9、【常识判断】下列与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的决策机构为军机处
B:宋朝的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省
C:明朝废除了中书省,设置内阁
D:元朝在地方一直设置有节度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唐朝中央政府的体制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制衡,共同组成最高政权机关。三省的长官集体出任宰相,相权分散,共同对皇帝负责。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长官为中书令,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为侍中,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尚书省是执行机关,长官为尚书令,负责执行政务,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
B项说法错误。宋朝时,设置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宋朝为制约相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项说法正确。明朝为加强君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把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由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设置内阁及锦衣卫、东厂等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内阁是明朝初年设立的咨政机构,后来随着权力的逐渐增大,成为明朝行政中枢。
D项说法错误。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它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节度使是唐朝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长官。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题
10、【常识判断】
某单位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邮寄一批学习用品,想在物资上写上两句古诗词。下列诗词最合适的是: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确答案:D
解析:
某单位给贫困地区孩子邮寄学习用品,写在物资上的古诗词应该寄托对孩子们的期待与鼓励。
A项不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其与题意不符。
B项不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意思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想念之情。其与题意不符。
C项不选。“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意思是只有门前镜湖的水,无论春风怎样吹拂都依然荡漾着微微波涛。作者运用水的不变,反衬世间万事万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是物是人非。其与题意不符。
D项当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期盼有一天施展自己的抱负,以及其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的气概。题干中某单位给贫困地区孩子邮寄学习用品,用这两句诗寄托对这些孩子们的期待与鼓励最合适,相信他们能够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2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