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856

发布时间:2023-10-27 15:5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仅通过定期有限的考察就想掌握班子,仅依靠数次谈话就想吃透干部,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对精准科学识别干部理解错误的是:

A: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

B:其关键是看干部的平时表现

C:需要多维度、长时间的考察评价

D:必须包括才德、作风等多方面内容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可知,精准科学地识别干部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正确。
B项,文段说的是考察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由此不能推出识别干部的关键是看干部的平时表现,错误。
C项可由“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得出,正确。
D项可由“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得出,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2、【言语理解】34.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这对于      我国互联网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延伸 优化

B:转移 完善

C:渗透 构建

D:拓展 巩固

正确答案:A

解析:结合句意可知,第一空所填词应与“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相呼应,由此可排除B项。第二空,根据题意和常识可知,我国互联网消费结构已经存在,用“构建”不恰当,可排除C项。D项的“巩固”与“结构”搭配不当,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

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报业主要是生产信息故而先于出版业受到互联网冲击;接着指出原先报纸也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日益褪色;最后运用假设的方式给出对策,提出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竞争不过新媒体是难免的。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报纸要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D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的“毋庸置疑”表述绝对,B、C两项均非文段重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

4、【言语理解】在航母舰面上,各战位的人员身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这与传统军舰上统一颜色的着装要求有极大差别。职责不同,工作人员穿戴的头盔、马甲和长袖衫的颜色也不同:紫色代表燃油补给;红色代表危险和安全管控;绿色代表起降和飞机维修;蓝色代表调运和供气保障;棕色代表机务。外行看起来,仿佛在甲板上看到了七色的“彩虹”。
上述文字最可能来自:

A:一则散文

B:科普读物

C:一篇游记

D:企业广告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的主题“航母舰”,介绍的用语“五颜六色”“彩虹”等可知,这是一篇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航母舰知识的科普性文章,故本题选B。航母舰的主题与散文、游记、广告不契合,排除。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5、【言语理解】一位年轻人曾问乔布斯:你的智慧从哪里来?乔布斯回答:来自精确的判断力。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从哪来?乔布斯回答:来自经验的积累。年轻人再问:那你的经验又从哪里来?乔布斯真诚地回答:来自无数错误的判断。
与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最不相符的是:

A:胜败乃兵家常事

B:失败是成功之母

C:实践里面出真知

D:吃一堑,长一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年轻人和乔布斯的问答可知,乔布斯的成功源于无数次失败的经验,即表明经历了失败和实践才能获得提高。B、C、D三项均符合。A项“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含失败后有所提高之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44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44题

6、【言语理解】地球自转促进了地球形状的形成。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物质由两极向赤道运动,从而使地球外形呈现出赤道半径大、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并产生了地球弹性变形。由于日月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海洋面上则表现为海洋潮汐,而地球的自转又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对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其”,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弹性变形

B:日月引力

C:潮汐波

D:海洋潮汐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就近原则,指代词“其”所指代的内容在前文。分析“其”前文的内容,由“……在海洋面上则表现为海洋潮汐,而地球的自转又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传播方向……”可知,“其”前文主要引出了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故“其传播方向”指的是潮汐波的传播方向,“其”指代的应为“潮汐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

7、【言语理解】无论导演还是监制,都是非常复杂的工种,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没有经历过片场的摸爬滚打,在现场的执行能力就会有问题。因此,在一些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新人从学校毕业之后,要先在制片厂当学徒,从写剧本开始,再经过副导演、执行导演等环节,在各方面技能掌握齐全之后,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导演,此后再“导而优则监”。
下列哪句话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所包含的道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天才是1%的天赋加99%的努力

D: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和监制必须经过片场的摸爬滚打的例子,强调了实践经验积累的重要性。A项强调要“躬行”,B项强调要勤奋刻苦,C项强调要努力,D项强调要上进。A项“躬行”与强调实践的语境最吻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5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5题

8、【言语理解】事实上从九十年代开始,绿色经济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尼古拉·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将会实质性地启动这个绿色经济的新长波,并到2020年进入高潮。不管哥本哈根会议的具体结果如何,世界肯定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段文字主要在说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的: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重要意义

D:前景展望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绿色经济的研究者的预言——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的意义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接着指出哥本哈根会议将实质性地启动这个绿色经济的新长波,并强调会议的意义——世界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哥本哈根会议的意义。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都是第一句话论述的内容,不是论述重点。D项,文段只提到在“到2020年进入高潮”,“前景展望”不是重点论述的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9、【言语理解】①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   
②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业化,这就会   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赔偿   扼杀

B:赔偿 抹杀

C:补偿 抹杀

D:补偿 扼杀

正确答案:D

解析:“赔偿”由违法行为引起,旨在恢复到合法行为所应有的状态,具有惩罚性;“补偿”由合法行为引起,旨在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补救,具有补足性。句中是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的征收行为,用“补偿”更合适。“抹杀”指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扼杀”比喻摧残、压制发展中的事物。句中的意思并不是彻底否认“那种精神”,而只是说会摧残、毁灭“那种精神”。所以选“扼杀”比较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在短期内电视广告会影响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
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C: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D: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此句前面都是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铺垫。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