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当遇到我们熟悉的事物,大脑会在“登记处”搜索,当发现匹配的模板,大脑便不再费心纠结于眼前这个事物的细节,而是直接向下级知觉系统通报“这个是人脸,下一题”,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当面对新的事物时,大脑无法对照既有的模板进行识别,便不得不仔细加工眼前的事物,再将细节组合,从而构成对新事物的知觉。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更加费时费力。最后,大脑会将新事物存储到“登记处”,以便下次可以进行省时省力的“自上而下”加工。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大脑根据既有模板来分析新事物
B: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
C:大脑更倾向于“自上而下”加工信息
D: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当我们遇到“熟悉的事物”,大脑会采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接着又列举出另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时,大脑会采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故文段为并列结构,说明了大脑中存在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B项正确。
A项表述错误,与“当面对新的事物时,大脑无法对照既有的模板进行识别”不符,应为“大脑根据既有模板分析熟悉的事物”;C项,两种信息加工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更倾向”无法得出;D项,“视觉感知”非文段强调重点,文段着重介绍的是大脑的两种信息加工方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7题
2、【言语理解】( )原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某地区在金融、行政管理、涉外经济等领域不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
A:依据
B:依托
C:依仗
D:依赖
正确答案:B
解析:“依据”侧重于“据”,即按照、根据,常与“规定”搭配;“依托”侧重于“托”,即依靠、凭借,常与“优势”搭配;“依仗”侧重于“仗”,即凭借、依靠,常与“权势”搭配;“依赖”侧重于“赖”,即倚靠,仗恃,常与“补贴”搭配。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新闻不仅是报道中每一个要素都符合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能给读者构建一个能正确认识该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框架。无论是以镜头为信息载体的电视新闻,还是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新闻都是结构事件的元素,通过一个个镜头或者一个个文字、词语按照特定顺序的组合形成对事件整体描述的框架。但是,叙事结构告诉我们,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意义。犹如田忌赛马一样,调整顺序也能产生质的飞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闻真实的实现有赖于受阅者的认识、理解
B:新闻的真实有赖于新闻主宰者——记者的把握
C:新闻内部要素的完全真实并不能代表这条新闻的完全真实
D: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同样影响着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新闻框架(即叙事结构)对于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A项强调受阅者对于新闻真实的决定作用,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属于无中生有。C项未点明“叙事结构”,不如D项概括得准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随着春节临近,各大互联网企业推出的五花八门的“手机抢红包”活动再度引发各界关注。专家表示,作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项“全民指尖新年俗”,手机红包已成为当前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要地;而愈演愈烈的“红包大战”,实质则是互联网巨头都不愿错过的一场用户之战、移动支付地位之战、生态场景之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手机抢红包”内置的利益链
B:互联网企业黏住用户的新方式
C:红包大战背后的互联网巨头之争
D:手机红包缘何成为“全民指尖新年俗”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手机抢红包”的话题;然后以“专家表示”表明手机红包已成为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要地;最后以“实质则是”指出红包大战的实质,即红包大战的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用户之战、移动支付地位之战、生态场景之战。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红包大战的实质,标题应涵盖此内容,对应C。
A项,“内置的利益链”文段未提及,排除。
B项,“黏住用户的新方式”表述笼统,未提及文段主题词“红包大战”,排除。
D项,文段并未提及手机红包成为“全民指尖新年俗”的原因,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5、【言语理解】没有精神内核的娱乐,即便一时热闹,________流于空虚。网民需要文化产品、需要轻松娱乐,但不需要无下限、无道德的“秀”。应该肯定的是,依法净网,不只是约谈平台、关停账号,而是持续发力、________治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终 固定化
B:难免 长效化
C:终归 常态化
D:终将 平常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提示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持续发力”并列,意思相近,表达“连续不断”的意思。“固定化”“平常化”均无此含义,排除A、D。第一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一时”相对应,表达这样的热闹最终将流于空虚之意。“难免”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B。“终归”指最后将要,与“一时”对应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28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6题
6、【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天都有很多人值得我感谢,因为他们在无形中教会了我一些事情。
B:对于在如何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问题上,该校的教师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C:老师不应该把分数看得过重,不应该忽略而应该重视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否则就有点过分了。
D:当我静静地缅怀往事,尤其是当我紧紧地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许许多多善良人的面容。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犯了句式杂糅的错误。“对于”或“在……上”去掉其一即可。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7、【言语理解】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这段文字的主旨为: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实践中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成果
B: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
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D: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就要先认识二十四节气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节气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智慧,接着说明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其文化内涵的肯定,后文强调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论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A项论述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未涉及其意义,排除;
B项,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偏离文段主旨,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8、【言语理解】云南是“生物王国”,而且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曾有一段时间,云南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现在看来,如果工业或者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云南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较多困难
B: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C:在云南单纯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
D:云南经验证明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两者并举不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讲云南曾想通过不发展工业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接着进行转折,“现在看来”若工业发展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也难以持久维持。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与此对应的是B项,故B为正确答案。D项迷惑性比较大,但文段只说了要保护环境必须发展工业,并没有说发展工业对保护环境没有任何坏处,故D项“并举不悖”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9、【言语理解】动物和植物经过进化都发展成为多细胞体,每一个细胞都获得全套基因的完整拷贝。这个进化过程始于何时,为什么会发生,整个过程经过几个独立的阶段才告完成,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道。有人以“群体”(colony)来比喻动植物的躯体,把它们说成是细胞的“群体”。我却宁愿把躯体视为基因的群体,把细胞视为便于基因的化学工业进行活动的工作单位。
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人类依靠基因在延续自己
B:基因统治着我们这个世界
C:所有生物都是基因得以延续自己的工具
D:基因对于人就好比人对于汽车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观点,即基因通过生物得以延续,基因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将基因置于被动地位,与文意不符,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规模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农业发展是否适应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还值得商榷。美国多年的大农场生产方式已经证明,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更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水平,所以美国的大农场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发展。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农业科技还是经营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现代化的“步子”骤然迈得太大,很有可能造成上下层“脱节”。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农业改革不应操之过急,而应稳扎稳打
B: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应吸取国外教训
C: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应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D:生产环节的脱节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国农业发展是否适应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接着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是美国大农场模式存在弊端,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有限,不一定适合大农场模式;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及经营管理方式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不宜“步子”迈得太大。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下文最有可能延续首句的问题,提出解决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问题的对策。C项的“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是具体对策,符合文意。A项“农业改革”和D项“生产环节的脱节”均与文段话题“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不符,排除。B项的“吸取国外教训”文段已有相关论述,不应在下文重复,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