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624

发布时间:2024-01-21 2:13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构思:写作:发表

A:点火:燃烧:熄灭

B:播种:耕耘:收获

C:改革:实验:创新

D:设计:生产:销售

正确答案:D

解析:构思、写作、发表可以针对同一对象“文章”,同时具有顺承关系;同样设计、生产、销售也可以针对同一个对象“产品”,同时也具有顺承关系。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个人高考前对英语成绩进行预测。当时,甲说:“我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了90分。”乙说:“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但是我知道丙能考90分。”丙说:“不会考到80分。”丁说:“乙不会考的比60分还低。”事实上只有一人猜对了。
以下哪个结论不支持乙猜对了?

A:丁考得比甲高

B:乙考得不是最差的

C:甲和丙考得一样高

D:丙和丁考得一样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没有涉及丁的成绩,因此A、D两项为无关项,排除;C项如果成立,则支持乙猜对了这一情况,排除;B项如果成立,说明丙和丁至少一人考的比乙低,则丙可能考不到90分,存在削弱题干结论的情况。故本题选B。
(备注:经研究分析,此题目前给出的条件不充分,不能确定推出答案。因选项A、D中均提及丁的成绩,所以补充题干条件,将丙的话理解为“丁的成绩不会考到80分”,此时可确定推出答案为B项。)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3、【判断推理】神机妙算:老谋深算

A: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B:顽固不化:坚韧不拔

C: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D:生机勃勃:朝气蓬勃

正确答案:A

解析:“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老谋深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二者是近义关系,且两个词项中前者常用作褒义,后者常用作贬义。
A项,“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得意忘形”是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二者都是形容人高兴的样子,是近义关系。且两个词项中前者常用作褒义,后者常用作贬义。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顽固不化”表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形容人十分固执;“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聚精会神”形容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二者是近义关系,但并不存在褒义和贬义的区别。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气活力,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二者是近义关系,但不存在褒义和贬义的区别。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6题

4、【判断推理】有研究小组调查显示,在封闭环境中入睡的人更容易频繁醒来,而且自我感觉睡眠质量不佳。因此,有人认为,就寝时关闭门窗将会降低睡眠质量。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小组调查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

B: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喜欢关闭门窗睡觉

C:门窗紧闭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从而影响睡眠

D:由于安全、保暖等原因,夜间开窗并不适合所有房间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结论:关闭门窗睡觉会降低睡眠质量。
A项,调查的人群是年轻人与关闭门窗睡觉是否会降低睡眠质量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喜欢关闭门窗睡觉,说明题干结论为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说明门窗紧闭确实会影响睡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D项,说的是安全、保暖等情况,与关闭门窗是否会降低睡眠质量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5、【判断推理】近日,有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透视薄膜,它是通过微调热拉温度制造出的一种高强度聚乙烯薄膜,其强度是常规可透视薄膜的10倍。有人据此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屏再也不怕摔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预测?

A:这种新型薄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与太空级铝相当

B:这种新型薄膜价格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制造

C:这种新型薄膜的透明度较差,不适用于手机屏幕

D:这种新型薄膜特别轻,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子产品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高强度的可透视薄膜,其强度是常规可透视薄膜的10倍”,得出“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屏再也不怕摔坏了”的预测。
A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的拉伸强度很大,应用于手机屏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支持了题干预测。
B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价格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制造,说明其可以普及,并具备价格优势,支持了题干预测。
C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透明度较差,不适用于手机屏幕,因此也就不能用这种新型薄膜制作手机屏,直接否定了题干预测。
D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很轻,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子产品,说明这种薄膜也可以用于手机屏幕,支持了题干预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5题

6、【判断推理】补充以下哪项,可以确定该场比赛中3名选手各自的答题编号?

A:陈佳答了4道题

B:赵义回答的是第1题、第7题

C:陈佳回答的是第2题、第4题和第6题

D:赵义回答的是第3题、第5题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题目顺序为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历史。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确定答案。代入A项,陈佳答了4道题,无法由此确定选手各自的答题编号,排除。代入B项,赵义回答了第1题、第7题,还剩下中间的5道题,由王冰和陈佳回答,而王冰只回答1道题,且每个选手连续回答不能超过2题,因此王冰只能回答第4题,陈佳回答第2题、第3题、第5题、第6题,可以确定选手各自的答题编号。代入C、D两项均无法确定另外两人的答题编号,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10题

7、【判断推理】某刑事人类学家在对260名杀人犯的外貌进行了考察后,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理特征,于是得出“杀人犯具有广颚、颧骨凸出、头发黑而短特征”的结论。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

A:24~28之间没有质数

B: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C:植物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可增产,所以玉米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也可增产

D:某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我校同学学习态度普遍较好”的结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方式:通过对260名杀人犯的调查,得出了杀人犯的整体特征,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A项,对24~28这几个数字进行调查,得出没有质数,属于完全归纳推理,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B项,通过对部分八月十五以及部分正月十五的观察,得出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整体特征,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   
C项,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属于演绎推理,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D项,通过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得出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状况,属于完全归纳推理,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8、【判断推理】暑假期间,学校组织高二(五)班的同学于7月20日外出旅游,小明说:“如果我去,小强与小林就一定都会去。”小强说:“如果我去,那么小燕与小芬至少有一个人会去。”小燕说:“只有不下雨,我才会去。”小芬说:“只有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我才会去。”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小雨,32~37摄氏度。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选项中可以推出的是:

A: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没有外出旅游

B:小燕与小芬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小林与小强外出旅游

C:小燕、小芬与小强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与小林外出旅游

D: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外出旅游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如下:①小明去→小强和小林都会去;②小强去→小燕和小芬至少有一人会去;③小燕去→不下雨;④小芬去→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
根据天气预报可知,7月20日小雨,否定了③的后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小燕不去。同理,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的气温在32~37摄氏度,即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否定了④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小芬不去。由“小燕和小芬不去”否定了②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小强不去。由“小强不去”否定了①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小明不去。
由此可排除B、C、D。故本题选A。
(备注:实际上,由题干信息无法确定小林是否外出旅游,但通过排除法解题只能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通常情况下,报刊的记者和编辑在文章的措辞上极其小心,但在基于激发读者好奇心与报刊发行量的压力下,“体面”报刊与“垃圾”报刊之间的品位差异似乎在缩小。加之,人们的注意力持久度似乎也很短暂,这使得上述困境加剧。
下列各项判断不能从上述文字中推出的是:

A:报刊迫于销售压力在尽量准确报道的同时还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记者和编辑对怎样才能在文章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更在意了

C:如果人们对报刊报道的注意力持久度并不短暂,则“体面”报刊的品位会提升

D:记者和编辑在文章措辞上的极其小心,不能与其应怎样吸引读者注意力相提并论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加之”后面一句话可知A项正确;由“但是”一词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如何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故B项和D项都正确;题干中人们对报刊报道的注意力短暂是报刊品位降低的充分条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不能推出C。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0题

10、【判断推理】在人们的印象中,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而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颠覆了人们的这一传统印象。研究人员发现,生物燃料可能因其未完全燃烧而转化为乙醛,进而污染空气,这种污染会导致M国每年有1400人早亡。因此,有M国医疗机构人员认为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会最有力地质疑医疗机构人员的观点?

A:现阶段M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使生物燃料充分燃烧的新技术

B:目前M国正在使用的其他燃料的污染每年会导致超过3000人早亡

C:石油等传统燃料已经得到技术改善,由燃烧所带来的污染大幅降低

D:科学家预计,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5年后新型生物燃料将不会再产生乙醛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生物燃料可能因未完全燃烧而转化为乙醛污染空气,进而导致M国人口早亡,推出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  
A项,指出科学家已研制出使生物燃料充分燃烧的新技术,说明无须暂缓推广生物燃料,也不用限制其使用,质疑了题干观点,保留。  
B项,指出其他燃料的污染每年会导致超过3000人早亡,即如果限制生物燃料的推广而使用其他燃料,则造成的危害要比生物燃料还大,在一定程度上质疑了题干观点。但与A项比较,A项直接说明了生物燃料不存在污染问题,因此该项的质疑力度不如A项,排除。  
C项,指出石油等传统燃料的污染大幅降低,但不能说明现阶段是否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不能质疑题干观点,排除。  
D项,指出5年后新型生物燃料将不会再产生乙醛,说明目前生物燃料产生乙醛的问题尚无法解决,则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限制其使用,支持了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