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583

发布时间:2024-01-17 0:4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电视是最普及的传播________,电视工作者更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调整单纯迎合观众需求的________,进一步主动挖掘和引导观众的高层次需求,为满足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助力添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载体 思考

B:载体 思维

C:媒体 思索

D:媒体 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句意表达的是电视是最普及的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填入句中符合信息通过电视传播的语境。“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机构(信息的编辑者、发出者)。此处表达的是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而非论述电视媒体的普遍性,排除C、D。
第二空,“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为动词;“思维”指人认识活动的过程,为名词。此处表达的是调整单纯迎合观众需求的这种思维方式,应填入一个名词,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2、【言语理解】烈士墓前的苍松翠柏显得________。同学们一起列队,怀着________的心情,站立在烈士墓前,开始进行祭奠扫墓活动。学校领导宣布全体________,向革命烈士默哀,少先队员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苍翠巍峨 庄重 肃立

B:庄严肃穆 庄重 肃立

C:苍翠巍峨 沉重 立正

D:庄严肃穆 沉重 起立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庄严肃穆”指庄重、严肃、恭敬;“苍翠巍峨”指翠绿、高大、雄伟。“庄严肃穆”用来形容“烈士墓前”的苍松翠柏给人的感觉恰当。“苍翠巍峨”形容树木本身的姿态,填入与“苍松翠柏”语义重复,排除A、C。
第二空,“庄重”指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沉重”指忧郁,不愉快。二者都可用于烈士扫墓的语境中,较难排除。
第三空,“肃立”指恭敬庄重地站着,“起立”指站起来(多用作口令)。由前句的“站立在烈士墓前”可知,同学们一直处于站立的状态,此处学校领导表达的不是起立,而是要保持站立姿态的庄重,“肃立”更符合“默哀”的语境,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3、【言语理解】①善心、诚心和恒心——刘真茂感动、感染和________着当地几十个村庄的村民积极投入到爱林护林行列中来,形成了强大的群防群护力量。
②影视创作不接地气儿,故事就是无源之水,无法________出精彩。
③在一周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双多边活动,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生动________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化 诠释 演绎

B:感召 演绎 诠释

C:感化 演绎 诠释

D:感召 诠释 演绎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感化”侧重于“化”,即内在的转化;“感召”侧重于召,即召唤。此处表达的是榜样对群众的召唤作用,用“感召”恰当,排除A、C。“演绎”侧重于“演”,即表现、展现;“诠释”侧重于“释”,即解释、说明。②句适用于影视创作出的故事,用“演绎”恰当。③句“诠释大国形象”也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4、【言语理解】一个中年人住进医院,左半边身子没有知觉。有个孩子在病房里大声喧哗,被他父亲拧了一下,痛得直叫。病人说:“我真羡慕这孩子啊!”有人问:“羡慕他无忧无虑?”病人摇头。“羡慕他如花的年龄?”病人说:“不是,我羡慕他有那么敏感的疼痛。如果我能感觉到疼痛,那就意味着康复有望了。”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生命拒绝麻木

B:生命庆幸疼痛

C:生命中的疼痛

D:别样的“疼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讲的是一个半身失去知觉的病人羡慕一个被父亲教训痛得大叫的孩子的故事。病人之所以羡慕那个孩子,是因为孩子对疼痛的敏感。疼痛这种对普通人来说最司空见惯,甚至有些排斥的机能,在半身不遂的病人眼里却那么珍贵,这不得不让我们感慨拥有这种机能的幸运。“生命庆幸疼痛”这个标题很好地概括了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旅行实际上可以让“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时实现。行万里路会________我们读更多的书,所以旅行是生命中________的内容,也是人生不断自我释放、自我重构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励 念兹在兹 机缘

B:引领 多姿多彩 场合

C:引导 无与伦比 场域

D:激发 不可或缺 契机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三空,句意为旅行是人生不断自我释放、自我重构的机会。“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二者都侧重于某种场所,而“旅行”并不是一种场所,排除B、C。
第二空,“念兹在兹”形容对某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不能修饰“内容”,且其主语通常为人,排除A。“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指不能有一点点缺失,不能少一点,用在此处形容旅行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恰当。
验证第一空,行万里路会“激发”我们读更多的书,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36题

6、【言语理解】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当 谴责 检察

B:不周 斥责 检查

C:不善 苛责 检点

D:不力 指责 检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习惯搭配角度入手,迅速得出答案。“监管不力”“检讨自己”为常见搭配,由此即可得答案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7、【言语理解】器具之量,是一定之规,人心之量,则未可猜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水浒传》的作者在白衣秀士王伦被杀后,也引用了这句“古人云”,可见“量”和“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在庙宇里,经常瞻拜弥勒佛,而总能得到一种心胸宽阔、笑口常开的乐天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位菩萨有一个很大的肚子,这袒露的腹部,就象征着他那具有海阔天空、无垠无限的肚量。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A:人心之量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B:中国人的迷信思想依然严重

C:弥勒佛受到人们的爱戴

D:肚量与福气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器具之量”与“人心之量”对比,引出“量”这一话题。后文援引《初刻拍案惊奇》《水浒传》中关于“量”与“福”关系的说法表达作者观点,末句通过弥勒佛腹部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论证了肚量与福气的关系。选项中与“量”“福”关系相关的只有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8、【言语理解】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

B:建筑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关注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中“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可知,B项是称建筑为“石头写成的历史”的原因。A项未体现“精神生活”;C项“美学感受”、D项“审美因素”文段未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9、【言语理解】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不只属于儿童。中世纪的绘图师们在绘制地图时,并不把未知地带留为空白,而是画上海蛇和想象中的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穿越大洋,攀登高山,逐渐在地图上把这些想象替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外太空拍摄照片,感叹地球之美。通信网络造就了“地球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古代”“中世纪”“几个世纪以来”“现如今”等时间词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指出古代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中世纪人们绘制地图时把未知地带画上海蛇和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的做法,体现的也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后来随着探险家们的活动,很多未知变成了已知,地图上的标记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最初对未知充满恐惧到后来的感叹地球之美,人们之所以能逐步克服恐惧,正是因为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C项“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作为文段观点最恰当。A、B、D三项均没有体现对知识恐惧的克服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3题

10、【言语理解】文艺复兴一般被视为一场源自14世纪意大利而后蔓延到整个欧洲的思想与艺术运动,而殖民主义则往往同15世纪末以来欧洲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以至对亚非拉地区的政治奴役、经济剥削、军事占领等历史发展相联系。过去,两者的研究相隔甚远,但最近有学者敏锐地把握到两者实有一种隐蔽的叠合关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文艺复兴如何为殖民主义铺路

B:殖民主义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C:殖民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深远影响

D:文艺复兴如何引发欧洲思想艺术运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与艺术运动,然后说明殖民主义同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相联系,最后指出最近有学者敏锐地把握到两者之间有一种隐蔽的叠合关系。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学者最新的发现。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围绕该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即介绍二者之间的叠合关系具体是怎样的。
A项,“文艺复兴如何为殖民主义铺路”体现了两者的叠合关系,与上文衔接恰当,当选。
其余三项均只涉及“文艺复兴”或“殖民主义”一方面内容,未体现两者的叠合关系,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