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551

发布时间:2024-01-13 12:06     浏览量:29

1、【判断推理】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国际多式联运的是:

A:将货运汽车直接开上火车车皮进行铁路运输,到达目的地再把货车从车皮上开下来

B:某公司为员工采购进口商品,通过厢式货车运送到公司楼下,员工再开车将商品带回家

C:电商从海外采购生鲜商品,由物流公司通过航空冷链进口到国内,然后由冷链车运至全国各地

D:船运公司将从外海打捞的海鲜运输到沿海地区,再由买家分销到各个生鲜市场

正确答案:C

解析: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要点:①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②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
A项,将货运汽车直接开上火车车皮进行铁路运输,到达目的地再把货车从车皮上开下来,在运送货车的过程中,只用了铁路运输这一种运输方式,且未体现是从一国境内运送至另一国境内,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某公司为员工采购进口商品,通过厢式货车运送到公司楼下,员工再开车将商品带回家,都是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且未体现是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电商从海外采购生鲜商品,由物流公司通过航空冷链进口到国内,然后由冷链车运至全国各地,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商品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符合定义。
D项,船运公司将从外海打捞的海鲜运输到沿海地区,再由买家分销到各个生鲜市场,未体现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且不是从一国境内接货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88题

2、【判断推理】“翻异别勘”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行刑时提出申诉,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宋代的“翻异别勘”分为原审机关的“移司别勘”和“差官别推”两种形式。“移司别勘”是指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推”是指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负责差派与原审机关不相干的另外一个机关的官员重新审理。这种情况下,往往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

A: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可以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进行重审

B:宋代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分左、右两厅,对其中一厅审理的案件,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另一厅重审

C: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

D:宋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

正确答案:D

解析:移司别勘的定义要点: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
差官别推的定义要点: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
A项,由上级长官重审,属于差官别推。
B项,由同级别的另一厅重审,属于移司别勘。
C项,由上级长官到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属于差官别推。
D项,县上诉至州后,犯人提出申诉又发回县重审,是发回下一级机关,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3、【判断推理】

抗疫:疫苗

A:

修路:路基

B:

投诉:诉状

C:

反驳:数据

D:

医疗:患者

正确答案:C

解析:

疫苗可以用来抗疫。

A项,修路需要夯实路基,并非用路基修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诉状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文书的总称,和投诉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数据可以用来反驳,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患者是被医疗的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67题

4、【判断推理】思维定势: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会自然地沿着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下列认识不包含思维定势的是:

A:纨绔子弟少伟男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

正确答案:C

解析:思维定势定义的关键信息:固定的思维模式。
A项,是对纨绔子弟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B项,是对读书入仕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C项,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并未体现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符合定义。
D项,是对汉字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钢笔:书写

A:

水瓶:保温

B:

春天:播种

C:

手表:计时

D:

眼睛:阅读

正确答案:C

解析:

钢笔是一种工具,书写是钢笔的功能。

A项,水瓶是一种工具,其功能为盛水,与保温没有必然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手表是一种工具,计时是手表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阅读是眼睛的功能,但眼睛是一种器官,而非具体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

6、【判断推理】拘泥:潇洒

A:粗犷:精致

B:帅气:促狭

C:勤俭:消费

D:才华:粗鄙

正确答案:A

解析:拘泥指拘束、不自然;潇洒指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二者是反义关系。
A项,粗犷指粗豪,豪放;精致指精巧细致。二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帅气多形容青年男子英俊、潇洒;促狭指爱捉弄人。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勤俭指勤劳,勤快;消费指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或接受有偿服务等。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粗鄙指粗俗。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7、【判断推理】晕轮效应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变本加厉

A:欲扬先抑 增减效应

B:举一反三 蝴蝶效应

C:扬长避短 墨菲定律

D:以偏概全 破窗效应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其与欲扬先抑没有明显关系;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其与变本加厉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晕轮效应与举一反三没有明显关系;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其与变本加厉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晕轮效应与扬长避短没有明显关系;墨菲定律是指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其与变本加厉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晕轮效应的本质是以偏概全;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其本质是变本加厉。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0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9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

8、【判断推理】即发侵权,是指侵权活动开始之前,权利人有证据证明某行为很快就会构成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侵犯,或该行为的正常延续必然构成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依法予以起诉。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事例可以以即发侵权进行起诉的是:

A:知名乐队黑眼豆豆新出的专辑“夜空”正在大卖,同时,另一个知名度不高且取名为黑米果果的乐队也正抓紧制作名为“星空”的专辑

B:小雪人形状的雪糕深受孩子们喜爱,最近市面上又出现一种形状非常相似的山寨小雪人雪糕

C:小张是某软件开发公司的研发部经理,掌握该公司某项专利产品的核心技术,后来小张被另一公司高薪挖走,正在开发类似的产品

D:小小读书郎的电子产品上市之后深受好评,另一家公司也紧跟着研发小小状元人机互动学习机

正确答案:C

解析:即发侵权的定义要点:①侵权活动开始之前;②有证据证明行为很快就会构成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侵犯或该行为的正常延续必然构成侵权行为。  
A项,黑米果果和黑眼豆豆,“星空”和“夜空”只是名称相似,不一定构成侵权,不符合要点②。  
B项,和小雪人雪糕相似的山寨雪糕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了,说明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了,不符合要点①。  
C项,小张掌握着该公司某项专利产品的核心技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开发类似的产品,正常延续必然会构成侵权行为,符合定义。  
D项,另一家公司的小小状元互动学习机是自己研发的,不构成侵权,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9、【判断推理】多年以来,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论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能给人带来成功。这个理论使老师们倾向于在学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此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调查发现,类似“你真聪明”的表扬具有负面影响,那些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B:研究发现,对于教师们模糊的表扬,许多孩子们并不真正在意,他们更愿意获得同伴的肯定

C:相比含糊的“空表扬”,真实的赞扬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聪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D:研究表明,相比外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从教师真实的表扬中获得动力,从而建立自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A项,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说明“空表扬”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可以支持。
B项,同伴的肯定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D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外向和内向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

10、【判断推理】所谓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的是:

A:乙捏造“文某强奸幼女”的事实,并向司法部门举报

B:甲与丁某长期不和,便捏造丁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丁某与妻子离婚

C:丙捏造同事万某受贿10万元的事实,并印刷大量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

D:丁匿名举报李某抢劫他人50万元。事后查明,李某只抢劫了5000元

正确答案:A

解析:诬告陷害罪的定义要点:①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②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③情节严重。
A项,乙通过捏造强奸幼女的事实来诬陷文某,向司法部门举报也是意图使文某受到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符合诬告陷害罪的全部定义要点。
B项,甲某捏造丁某包养情人符合要点①,但使丁某与妻子离婚不符合要点②③,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C项,丙的行为是捏造事实诬陷他人,但其目的不是使万某受到刑事追究,且情节不严重,不符合要点②③。
D项,丁某虽然弄错了抢劫数额,但李某抢劫是事实,并不是捏造事实,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