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读历史,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哲学,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文学,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把书比喻成旗帜和明灯,形象地道出了书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前进的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开头提出问题,接下来自问自答,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A项说法有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2、【言语理解】
《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也许是教育的惰性所致:读书人不需要思考和摸索,只需要单向填鸭式的学习和灌输,奉经典为准则,即可读书成才,成就教育的结果。如今,将经典中的糟粕删掉了事,只剩下与当今时代契合的部分,让孩子们重新仰视经典之为经典,这当然还是教育之惰性的延续,只不过把书多编辑一次罢了。
以下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作品的广泛流传正是教育惰性的体现
B:对经典作品中的糟粕采用“删去了事”的粗暴简单的处理方式,是一次失败的“拿来主义”
C:对《三字经》《劝学诗》等经典作品应该取其精华,真正使之发扬光大
D:对经典作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教育界的败笔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等作品成为经典的分析引出现今对经典中的糟粕的处理方式,由此可知文段的论述主题是“将经典中的糟粕删掉了事”,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故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3、【言语理解】玫瑰也许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复杂的花卉。其花形、颜色和香味千变万化,既有雅致的种玫瑰,也有馨香的园林玫瑰,还有宝石般耀眼的现代杂交玫瑰。如今,世界各地生长着200多个种类的玫瑰,由于人们不断通过杂交试图获得更美、更香、花期更长的玫瑰,因此我们常见的园艺和商业用途的玫瑰品种一直在以每5年一批的速度进行着更新换代。要识别出一种玫瑰非常困难,连专家们的观点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为玫瑰的种类非常容易发生变化,也很容易杂交;杂交玫瑰不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进行选种,也大量地自然形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杂交技术在培育玫瑰新品种中作用显著
B:如何对玫瑰进行科学分类目前尚无定论
C:玫瑰的商业价值刺激着人们不断开发新品种
D:自然属性与人为需求导致玫瑰品种十分复杂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指出玫瑰可能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复杂的花卉,世界各地生长着200多种玫瑰,并且其商业价值还在刺激着人们不断开发新品种。品种的繁多,加之玫瑰种类非常容易变化、非常容易杂交,使得对玫瑰的品种识别非常困难。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玫瑰品种复杂难辨的原因,D项与此相符,当选。A、C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不是重点所在。文段未提及B项内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人体是一个庞大的共生体。人体皮肤表面、口腔、呼吸道、肠道________着大量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是人体本身细胞的数十倍,编码的基因是人体基因的100倍。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会有微生物留存的痕迹,而人体的健康会与体内的菌群________。人们将特定环境中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总DNA称为宏基因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寄生 同气连枝
B:依附 表里相依
C:潜伏 如影随形
D:生存 休戚与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人体是一个庞大的共生体”可知,人体的皮肤表面、口腔等有着大量微生物,它们之间是共生的。“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养分,维持生活。“依附”指附着,依赖,从属。两词均表示自己不劳动而依靠别人生活之意,而文段中的“人体”与“微生物”之间是互利的共生关系,排除A、B。“潜伏”指隐藏,埋伏,与文意无关,排除C。“生存”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休戚与共”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填入形容人体健康和菌群的关系,恰当,且能体现“共生体”这一关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
5、【言语理解】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己看成是万物之主。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经过长达30亿年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A:大多数思想家并不理解进化论的思想
B: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
C:所有物种事实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黑猩猩与人类的进化史实际极为相似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开头以思想家对于黑猩猩的认识为引子,通过“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把话题自然过渡到“自然选择”上,进而得出结论:所有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中“思想家的看法”是作者为阐明观点所作的一个引子,不是文段重点,排除。D项,由“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可知,这里的黑猩猩和人类都是举例,二者进化史的相似性并不是文段想说的,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漂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②⑤③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⑥末尾的“扶桑国”与②的“扶桑国”相对应,由此可知②是对⑥“‘扶桑国’说”的解释,②应紧接⑥后,据此可排除A、C。通过分析可知,④中的“这些说法”指代应是“扶桑国”说、“殷人东渡”说等,它比⑤更适合做总结句。因此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7、【言语理解】50年前,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如今的一半,人类曾希望用所谓的“绿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杂交种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统计显示,与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下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对粮食危机的本质认识不足
B:杂交种子和化肥并非“绿色革命”的本质
C:解决问题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绿色革命”并非解决粮食危机的良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绿色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后给出具体的统计: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是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解决粮食问题不应该以生态环境为代价,C项与此相符。A项“粮食危机的本质”和B项“‘绿色革命’的本质”文段未提及。D项,文段并非说明“绿色革命”不能解决粮食危机,而是强调以“绿色革命”来解决粮食危机对生态的影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说法中,含义和其他几项不一致的是:
A:世界是运动的,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事实,世界的一切形式都是暂时的。
B:就像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一样,也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C:绝对静止是一个抽象概念,根本不存在于自然中,而运动则是一种与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样实在的性质。
D:既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在它之外什么也不能存在,那么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A、B、C三项均强调运动的绝对性,而D项说明了自然和运动的关系,并没有强调运动的绝对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题
9、【言语理解】
(测试1)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________固然可能少犯错、不犯错,但难免落入庸懒颓废的泥潭;冒险突破可能趟出一条新路来,但要遭受种种挫折,付出不少代价。因此,鼓励创新,就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给创新者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政策的保证,尤其要营造________的创新环境,容忍出错、允许试错、坚决纠错,在激励人们创新的同时,防范和降低人们为创新所承担的风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按部就班 和谐
B:
扬长避短 融洽
C:
上行下效 多元
D:
墨守成规 宽松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空,与“冒险突破”相对应,此处所填词语应表达不创新的意思。“扬长避短”“上行下效”明显不恰当,排除B、C。第二空,由“容忍出错、允许试错”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环境的“宽松”。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
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
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
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由此可知,“因此”后的内容为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非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